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奴律陀王在位时,国号蒲加雅马 注 。该国历代君王均信奉居于德马梯的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受其谬误信念蒙蔽。阿利僧众摒弃佛法,自立异说,妄撰经书,迷惑民众。在其教义中竟有如下是非颠倒荒诞之说:杀害他人者,若能背诵阿利僧所授避邪消灾经文即可免遭业报;弑死父母者,若能背诵阿利僧所授避邪消灾经文亦可免遭业报等等。
此外,不论王公大臣、乡吏士绅、黎民百姓,凡有女出嫁,皆须在成亲前夜,将女送至阿利僧处,名之为:献童贞。次日晨放回后方可成亲。不向阿利僧献童贞即出嫁者,以破坏习俗论,受王法严惩。
是时,将献童贞说成为供奉。学者们皆把毗哈耶玛霍 注 一词解释为:送往庙中供奉。碑铭镌刻者们在碑文中有以下写法:“献给寺庙之时……”。诗人那瓦德 注 在他的《王妹埃钦》诗中也有以下诗句:“向维扎亚佛塔,将吉祥珍宝,供奉献上之时”。
阿奴律陀王具有真知卓识。当其知悉竟有此等荒诞绝伦之说时极其不悦,震惊异常,渴望尽早获得妙法真谛。
(135)阿罗汉长老自直通来到蒲甘
是时,法号达摩达蒂的阿罗汉长老从名为苏陀摩伐提的直通来到蒲甘。阿罗汉的身世如下:众罗汉共议苏那波兰达和丹巴提巴两地佛教尚不发达便齐到天帝释前,请求派一能传道者前往传道。天帝释向忉利天一神提出此项请求。该神遂投胎于一女婆罗门腹中。足月生一子。由有道罗汉底拉菩提守护。成年后,出家为僧,精通三藏,后修成罗汉果位,法号阿罗汉。名震整个南赡部洲。
法师闻苏那波兰达、丹巴提巴两地佛教尚未建立,便来到蒲甘,住在京都附近林中。天帝释指引一猎人遇到阿罗汉长老。猎人见长老气宇非凡,肃然起敬,知定是一位贵人。遂引至京城参见国王。阿罗汉携带八法器随猎人进宫。猎人向国王奏明在林中遇此高僧,特带来御前。国王见阿罗汉威仪庄重,绝非一般,必是一满腹经纶之人。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遇到阳光一样,国王大喜。
国王想常言道:“卑贱者下座,高贵者上座”,便对阿罗汉长老说:“请随意落座。”长老为表明自身尊贵便巍然登上王位就坐。国王见状,认定此人必有来历。遂问道:“法师宗系如何?从何处来此?受何人教诲?”
阿罗汉答道:“我乃属一切智 注 佛的宗系,我佛具有九圣品 注 、六尊荣 注 、四不思议 注 。问我受何人教诲?我乃受一切智佛所讲的最美妙深奥的教诲。”国王听罢大喜,恳求道:“法师能否讲解部分佛陀教诲给弟子听?”阿罗汉遂将尼乔陀沙弥为阿育王讲述的《不忘品》等讲给国王听。
是时,国王的心就像经过百次精弹的棉花浸在百次滤制的油中一样,充满了虔诚与坚定。讲完后,国王又问道:“我主一切种智佛在何处?讲过多少法?除法师外,还有多少弟子?”
阿罗汉长老说:“一切种智佛陀仪态轩昂,具三十二大相、八十种好、六道光轮 注 ,享有无比崇高的威德,具备十种智力。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后,在整整45年中,对一切人、神、梵天及其他众生,大慈大悲谆谆劝导,使他们品尝到甘露般的佛法。后来,佛陀在拘尸那罗城末罗王族吉庆之地娑椤园内涅槃,震撼了整个环宇,有11位国王 注 将神圣的舍利带回各自的国内供奉。”
“在第三次佛经结集时,与会的长老们将国王们取走的全部舍利的八分之七带回献给阿育王,建成佛塔84000座。另一分舍利被神龙等藏于腹中,后为苏摩那沙弥得到,献与锡兰岛国王阿巴亚陀塔加马尼建一大塔珍藏。佛的右上牙由天帝释带回忉利天供奉 ;右下牙由神龙们带到那伽国供奉;左下牙从羯陵伽国送到锡兰 注 ,为世代锡兰国王所供奉;左上牙由称作妙香国的中国世代君王所供奉。”
此事,《缅甸大史》载:左上牙在锡兰。 注 与《佛牙史》 注 所述不同。
“佛陀所说之法计有二乘 注 、三藏 注 、五部 注 、九分教、八万四千法藏。上述佛法在中天竺经过了三次佛经结集之后,在锡兰被录于贝叶之上。高僧们抄录后献给直通国王,现直通国内存有经书30套。”
“大王问佛陀弟子除我外,尚有何人?除我外,还有勃亚马塔僧、萨穆蒂僧等。”阿奴律陀王听阿罗汉讲述之后,对佛陀产生无限虔诚的信念,说道:“除高僧外,吾等再无他人可依靠了。今后,吾等身心均献与高僧。吾将遵从高僧教诲。”国王在林中建一寺献给阿罗汉。寺上全部镶嵌着瑰丽珍宝。阿利僧的异端邪说遂被排斥。
此事,《直通史》中记载如下:摩奴哈王在位期间,逢三灾 注 。直通境内大饥,一沙弥在林中云游,与猎夫相遇,猎夫引沙弥见蒲甘阿奴律陀王。阿罗汉原名达摩达蒂,到蒲甘后始改名阿罗汉。
阿罗汉的宗系是:佛陀在世时有弟子优婆离。佛陀涅槃后,至佛历30年,长老寿满75岁圆寂。优婆离长老有弟子达德;达德长老有弟子须那;须那长老有弟子私伽婆和姜陀伐纪;私伽婆和姜陀伐纪两位长老有弟子目犍连子帝须,在以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为上座,召集一千罗汉进行佛经第三次结集时,曾请须那长老到金地弘扬佛法。按:须那长老有弟子须比达;须比达长老有弟子须摩陀达;须摩陀达长老有弟子苏摩那帝须;苏摩那帝须长老有弟子须巴伽;须巴伽长老有弟子阿瑙摩陀悉;阿瑙摩陀悉长老有弟子阿蒂悉拉;阿蒂悉拉长老有弟子比亚那陀悉;比亚那陀悉长老曾每日从直通到中天竺摩诃菩提处拜谒,他有弟子摩诃加拉和底拉菩提;摩诃加拉和底拉菩提两位长老的弟子达摩达蒂长老来到蒲甘布教。
此后,国王和民众都抛弃了过去的信仰,改尊佛法。阿利僧所获馈赠礼品大减,遂对阿罗汉怀恨在心。国王担心阿利僧萌生恶念,谋害阿罗汉,派出足够的卫士防范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其时,大批僧众从直通国纷至沓来。阿罗汉又将虔诚于佛教者收为僧伽。国王命30名阿利僧及其6万门徒还俗,并征他们充任刀枪手和象粪清扫夫等。阿奴律陀王说:“统治吾国的历代先王曾信奉阿利教。如信奉该教果有益处,吾愿重新信奉。”
[1] 一切智。佛教名词,亦称:一切种智。即谓无所不知。
[2] 九圣品。即:受人、神、梵天、一切生灵供奉;尽悉诸法;具达涅槃彼岸之诸智;为世人之福而善生于世好灭涅槃;全知世俗之事;能使一切歹徒、恶神、各种兽类温驯折服;为一切生灵之师;善使他人明悉苦、集、灭、道四谛;有高于一切的福威。
[3] 六尊荣。即:善变身形;智慧非凡;随从人众;气宇威昂;五欲皆空;威力无穷。
[4] 四不思议。即:佛身、禅定、业报、世界四者不可思议。
[5] 按缅甸常规解释,六道光轮即:紫、金、红、白、粉等五色及闪烁不定各色之光,共六道光轮。
[6] 本书在(39)节中说有8位国王将佛陀舍利带走供奉。此处又按《缅甸大史》的说法由11位国君带走。
[7] 据传,4世纪初南印度羯陵伽国国王将佛牙赠给狮子国(即锡兰、今日的斯里兰卡)国王供奉。至今斯里兰卡每年皆举办盛会————佛牙节,届时有佛牙巡游仪式,供世人瞻仰。
[8] 此处与本书(39)节所述矛盾。该节说左上牙分给羯陵伽国,左下牙分给妙香国。
[9] 《佛牙史》南传上座部佛教三藏的经外著作。锡兰达摩揭帝长老所著。全书五章。系受锡兰国王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1153-1186年在位)之请,据僧伽罗文编年史编成。记载羯陵伽王子檀多鸠摩罗把佛牙送到锡兰的经过,是一部优秀的巴利文史诗。
[10] 二乘。即谓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两种方法、途径或教说。一般称声闻、缘觉为二乘。
[11] 三藏。即:经藏(素怛缆藏、修多罗藏)、律藏(毗尼藏、毗奈耶藏)、论藏(阿毗达摩藏、阿毗坛藏)。
[12] 五部即指: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13] 三灾即:饥馑、刀兵、疾疫三灾。
(136)印度兄弟两壮士
其时,有兄弟二人乘船行至直通境内,船翻。兄弟二人攀一木板,漂至直通,投奔国师。国师非常喜爱,将二人留于身边不离左右。
一日,国师带兄弟二人到林中采药。见一仙人身伤数处倒毙在地。通晓经书、占卜、药草、符箓的直通国师见此尸体对二人说:“如将此尸焙干吃下,不但可以却除百病,还能益寿延年;步履轻捷,十日路程一日可达;力大无比,能负千斤;抓住象牙能将雄象摔倒。如将尸体浸于药中服用,则能长生不老。此尸将给我和你二人带来极大好处,速将尸体扛回庙中,我将配齐各种药物再做处理。”国师说后,兄弟二人遂将该尸扛回庙中。仙人之尸大小如七月婴儿。因其终年以上好芒果、番樱桃等为食,故有香蕉之香,芬芳袭人。回庙后,将尸体妥善收起。
一日,国师进宫。兄弟二人乘机将仙人尸体焙干后吃下。食毕,二人想验证国师之言,便去找来一块长10肘尺宽8肘尺的大石板。果然,毫不费力一举而起。二人将石板放在庙阶之前。国师从宫中回来,见庙阶下石板,已料到几分。进庙后询问,兄弟二人也直言:“让我们吃掉了。”国师闭口不语。从此,兄弟二人力大如象。天长日久,引起直通国王惧憎,令拘捕二人。其兄正在妻子房中熟睡,被捕获斩首。弟逃出直通,直奔蒲甘。到蒲甘后,参见阿奴律陀王。王见壮士剽悍骁勇,非常怜爱,收为内侍,跟随左右。
直通国王杀死印度壮士后问国师:“如何处理为好?”国师奏道:“可将尸体剁开,右臂埋于某地,左臂埋于某地,右腿埋于某地,左腿埋于某地,头颅与内脏则埋于另一地,埋时如此如此施些法术,则任何敌人也休想攻克直通城。”国王按国师所说作了安排,将尸体埋掉。果然,从该日起,没有任何敌人能威胁直通国。
阿奴律陀令印度壮士到卜巴山采集缅桂花送至宫中,每日往返十次。据说壮士均能按时送至,从未延误。其时,卜巴山有一魔女,因前世缘分,见壮士后产生爱慕之心。魔女遂变幻人形,与壮士发生关系,后生二子。二子成年后,壮士将他们献给阿奴律陀王。王见二子均有神力,留于左右,赐名瑞品基、瑞品艾。
(137)阿奴律陀王赴直通取三藏
阿罗汉向阿奴律陀王奏道:“无经典就无法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有观念,我所指经典即三藏,而今我国尚无。应以重礼向藏有佛陀圣物和三藏之国索取,以使佛法永存于世。”阿奴律陀问:“向何国可以求得?”阿罗汉答道:“直通有三藏经30套,并存有许多舍利圣物。”王即命准备厚礼,遣一精干大臣出使直通。使臣好言向直通国王面陈阿奴律陀王之请求。但直通王心地邪恶,出言不逊,予以拒绝。
阿奴律陀闻言大怒。尽起全国兵马水陆两路进军直通。水路计有战船80万只、水军8000万。陆路派江喜陀、鄂推友、鄂隆赖佩、良吴毕四员大将为先锋,阿奴律陀王亲率大军殿后,计有战象80万头、骏马800万匹、士卒1800万。据说水军先锋行至白古 注 时,后卫水军尚未尽离京都蒲甘。同样,陆路先锋已抵直通国界,后继队伍亦未尽从京都开拔。
直通国王摩奴哈闻阿奴律陀亲率四员神骑骁将与无数兵勇来取直通,惊恐万状,紧闭城门加强城防固守。阿奴律陀水陆大军抵直通后,四员大将遂率部攻城。直通城因有魔力护卫,屡攻未克。阿奴律陀王问印度婆罗门占星家和缅甸占星家们:“何以如此?”占星家们答道:“此城因有魔力护卫,故难以取胜。”
此时,印度壮士上前奏道:“大王欲取直通,必先破其魔法。昔日臣兄被杀后,直通王曾用种种法术,将其头颅和四肢等分别埋于城内各处。如取出臣兄尸骨,破其法术,城必陷。”阿奴律陀王遂下令:“你去埋藏处取来。”是夜,印度壮士潜入城内,向其嫂问明各埋葬地点后,前去挖出尸骨,带回献给阿奴律陀王。王问占星家们:“如何处置为妥?”占星家们答道:“可将尸骨丟入大海。”王按他们所述,派船将尸骨抛进海中,只见海面升起一股水柱冲向天空,高丈余,宛如一棵棕榈树。法术既破,大军攻陷直通。国王摩奴哈和王后、王子及大臣们被俘,献于阿奴律陀王前。
阿奴律陀王将直通历代国王供奉盛在宝盒内的圣物舍利及30套三藏经,用直通王的32头白象驮回。国王亦将大批武士和象、马带回。
此外,还带回许多雕刻匠、镟匠、画匠、瓦匠、泥塑匠、金银首饰匠、铁匠、铜匠、乐师、宝石加工匠、象马驯养师和兽医、弓箭盾牌枪炮等武器制作工、厨师、理发师和香料配制师等。并按工种分队,不使混杂。还迎请了一批精通三藏经书的高僧法师。直通国王摩奴哈和王后、王子、公主等也被带到京都蒲甘。
直通国第一代君王是悉哈罗阇,当时佛陀仍在世。从悉哈罗阇王传到摩奴哈共48世,威名显赫,笃信佛教。民众以施舍行善为乐事,国内安定繁荣,如同神国仙境。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达马亚扎 注 摩奴哈作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大国直通国君,拥有32头白象的圣主,仅因对阿奴律陀王的来使出言不善致使个人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