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 丹巴提巴,我国史籍上称之为擔泊者,即今日的蒲甘。
[3] 五件武器,缅甸人谓:弓、剑、叉、棍、枪。也有大同小异的其他说法。
[4] 意即:猪逃入处。
[5] 意即:猪未湿。
[6] 意即:杀猪。
[7] 蓓达莉的传说非常类似于本生经第523号或526号故事。
(107) 素拉丹婆瓦与摩诃丹婆瓦两兄弟
统治太公国的德多摩诃罗阇大王,命其姻弟————王储除掉野猪之年,乃佛历40年(公元前504年)。是年太公国王后生下一对孪生盲兄弟————素拉丹婆瓦与摩诃丹婆瓦。国王深感羞惭,遂对王后说:“汝可将现生之盲兄弟弄死,勿让他人知晓。”因是自己骨肉,王后便暗中将二子藏起。佛历59年(公元前485年),王得知王后藏子之事,道:“哼!王后,汝此种作为岂不有损朕的荣誉?现在必须立即将他们兄弟二人杀死。”王后慑于国王之威,不敢再违命私藏,想:现在马上杀之不如让他们离开,听天由命。于是便命人造一上好坚固的筏子,备足可食用许久的干粮和糕点妥善安放在筏子上,并告诉了王子们,叫他们乘筏子顺江漂走。
两位王子吃着母后为他们准备的干粮糕点,顺流而下。一日,漂到实皆 注 ,撞在一垂到江面上一棵阿拉伯橡胶树的树杈上。此时,该地的女妖姜陀牟纪便跳上筏来,不断地偷吃两位王子的干粮。此地因阿拉伯橡胶树的树杈下垂江面,所以至今仍被称之为实皆。
另有史籍记载,似乎是王子的筏子到了蒲甘郊外的勃鲁德羌 注 女妖才登上筏子的。
两位王子说,原来每餐饭包都足够我们吃的,现在却不够了,内中定有蹊跷。于是兄弟二人将各自的双手都作了记号,打算探明虚实。果然,抓到了女妖姜陀牟纪的手。兄弟二人速取出短剑要杀女妖。王子乃是有造化之人,女妖在其面前无法脱身,怕自己命丧黄泉,忙求饶道:“请二位王子饶奴一命,今后王子如有差遣之处,奴定尽力效劳。”王子问:“你能否使我兄弟二人重见光明?”女妖答道:“可以!”二位王子让女妖发誓后,才放了她。女妖将事情原委告诉威力无穷的神妖。神妖预见到:从此二位王子开始,今后历代国王将承担起传播发展佛教的重任,便赐给了上好眼药。
女妖随王子们的筏子漂流,并着手为王子们医治眼疾。开始医治的地方叫“色固” 注 ;王子们见到光明的地方叫“育瓦林” 注 ,此地名一直流传至今。王子们见到光明之后,把天空叫做盖子,把大地叫做里面,所以后来就有了“摩布翁” 注 和“美德” 注 两地名。
《缅甸大史》也说,女妖姜陀牟纪到“色固”之后始为二王子治疗眼疾,二王子的眼睛是在到达“育瓦林”后才看到光明的。在《新史》中则另有一说,即王子们的眼疾开始治疗是在实皆附近的“色固莫” 注 ,治好是在“色林” 注 城。
卑谬的《卑谬佛发塔史》载:二王子多次吃不饱才捉住女妖,并叫她治眼疾的。至岱内羌女妖上岸寻药,至色固开始为二王子治眼,至育瓦林二王子获得光明,故有此地名出现。据说王子眼睛看到光明后曾说:“天为盖地在中”,故该地名为“摩布翁”和“美德”。《古蒲甘史》的记载也与此吻合,二王子在“亚林” 注 一地得到女妖的两粒神丹妙药,眼睛遂获光明,因此该地名为“亚林”。从马龙城郊的亚林与摩布翁、美德此二地间的距离看,此种说法也是合乎情理的。
根据某些古老史籍的记载,二王子到马龙才获得光明,女妖在良吴河岸才登上王子们的筏子。此说也颇合情理。因为从色固和亚林两地之间的路程分析是合适的。倘若说女妖是在实皆登上王子筏子,并多次偷吃王子们的佳肴才被捉住,那么女妖登筏之地与被捉之地必然相距甚远。但是实皆与色固莫二地却几乎连成一片。说多次偷吃糕点,实难叫人信服。
其他史书没有一部记载,眼开始治于色固莫,眼明于色林的,仅《新史》中有此说。至摩布翁、美德方见到天地之说,显然也不合乎逻辑,因为眼明之地与见到天地之地相距甚远。学者们认为“色林”实为巴利文“色林伽补罗” 注 之简称。一般史籍关于色固和亚林的说法,观点大多比较一致。因此《新史》中关于眼开始治于色固莫,眼明于色林的观点,仅能作为一种个别的说法对待。
两位王子眼睛治好后,继续随筏子漂到白鹤飞翔之地————贡萨宾 注 筏子靠岸后二王子便带着五件武器上岸,来到国舅仙人修行处。“贡萨宾”今称为“贡德林” 注 。
根据《瑞喜宫佛塔史》记载,王子们到达此地时曾说:这岗子真亮。故后人称此地为贡德林。
两位王子沿着国舅之女蓓达莉去打水的足迹而行,见到蓓达莉打水的情景,王子们说道:“你这姑娘真傻!打水的葫芦怎么不打眼儿?”随手拿过葫芦用短剑切开葫芦头,倒出葫芦籽,还给她汲水。水灌满了竹筒。从此,“葫芦不打眼儿” 注 这句话便成了一句俗语。
蓓达莉灌满水后便回到父亲————仙人的寺庙。仙人惊讶道:“今天你怎么这么快就打满了水?”蓓达莉将事情经过告诉了仙人。仙人请来两位王子,向他们详细询问。二王子说:“我们两人是太公国王后紧那梨黛维所生。出生时因中了瘴气,双目失明,得到姜陀牟纪女妖的医治才重见光明。”仙人听罢大喜,说道:“你二人原来是我的甥儿啊!”后来佛历60年(公元前484年)仙人将女儿蓓达莉嫁给摩诃丹婆瓦为妻。
是时,旦迎瓦底打败并掳走了骠王丹补罗,南坎王后仍在该地。事后,干延族垂涎该地,随之发生了干延族与骠族之战。骠族得胜,干延族败北逃遁。所谓干延族实际就是对丹兑至山区七县居民的称呼。后来,骠族又发生了南坎王后与兄弟争位的事。结果,南坎王后夺得其位,并带领众将士在德加因建立村庄驻扎下来。她的兄弟则带领手下兵勇逃往博乌。
《缅甸大史》和《新史》中一般都称南坎为骠王后。为了交待清楚和与《古蒲甘史》相一致,我们将丹补罗王之后南坎的全名记录下来。是时,上自骠王后,下至德加因一带的臣民,均将太公王的国舅仙人奉若佛祖。仙人具禅定神通,威德极高,精通十八般技艺 注 ,通晓治国安邦之道。
仙人对骠王后说:“吾甥摩诃丹婆瓦,具备君王之美德,通晓佛典,熟悉兵法,骁勇善战,可立其为王,继承你之王位。”骠王后思忖:“我乃女流之辈,倘若敌寇来犯,需以武力与韬略制胜,国家始能太平。”遂立摩诃丹婆瓦为王。骠王后是太公释迦族的后裔,所以将其住地称为德加因。骠王后之所以是释迦族,是因为当年大甘罗阇王尚在格礼当纽的王舍城称雄之际,骠族首领提婆堵陀前来求赐释迦族王储。大甘罗阇王便将16岁的王子穆杜塞达送到骠族地区接受王位。
阿毕罗阇王在世时,其子大甘罗阇与公主苏婆达黛维结为夫妻,生下穆杜塞达王子。穆杜塞达王子出生时母后辞世。由释迦族后裔穆杜塞达延续而来的骠王后,自然也属于释迦族系,属于释迦族的骠王后的住处便称为德加因。
此事在《缅甸大史》、《新史》等史书中未有记述。根据《古蒲甘史》、《太公史》、《若开史》在此补充说明,以使从释迦族延续而来的历代缅甸君王世系更加清晰无误。
摩诃丹婆瓦王登基之年为佛历60年(公元前484年)。该王有两位王后,即:蓓达莉和骠王后。骠王后生一女之后不久去世。蓓达莉王后身怀竺多般王子3个月时,摩诃丹婆瓦王辞世。摩诃丹婆瓦王20岁登基,在位6年,终年26岁。该王弥留之际,连续发生地声七日。生辰为月曜日。
佛历66年(公元前478年)摩诃丹婆瓦之弟素拉丹婆瓦继位为王,立其嫂蓓达莉为后。其前妃即当王储时就侍奉他的女妖姜陀牟纪对此颇为伤心,便带着儿子毗湿奴前往卜巴山建立村庄住下。素拉丹婆瓦王以法治国,深得众望,26岁登基,在位35年,终年61岁。弥留之际,天空暗如黑夜,持续七日,生辰为月曜日。
[1] “实”意为阿拉伯橡胶树;“皆”意为树枝下垂。
[2] 意为:妖怪登上(筏子)的小溪。
[3] 意即:开始治疗。
[4] 意即:光明村。
[5] 意即:天空盖子。
[6] 意即:大地之中。
[7] 意即:开始治疗的山岬。
[8] 意即:开始光明。
[9] 意即:得到光明。
[10] 色林伽补罗 calagapura。
[11] 意即:白鹤飞翔之地。
[12] 意即:平坦的土岗。
[13] 意即:令人费解。
[14] 缅甸人谓男子应学会的十八种技艺。即:应该精通吠陀、法典、占卜、养性、格言、科学、歌舞、数学、射术、古语、天文、史诗、医药、幻术、诗歌、修辞、语法、符箓等十八种技艺。也有其他大同小异的说法。
(108)竺多般王
佛历101年(公元前443年),佛陀曾在博乌山巅授记过的五大征兆一夜之间俱现。
《缅甸大史》载,摩诃丹婆瓦王登基之际五大征兆出现。此说与前述佛历101年将出现五大征兆颇为矛盾。
是时,伽湾波堤 注 天尊、仙人、天帝释、龙、妙翅鸟、月天 注 、梵天王等七贤者,共同商议依照佛陀授记建城之事。他们寻得一风景优美地势平坦之场所。天帝释站在中心柱处,龙变成一条绳环柱而转。龙圈围之地直径为一由旬,方圆三由旬。在此建立室利差呾罗城,该城有32大门32小门,有护城河堑城楼箭垛等都城的十条件。气派非凡,宛如天帝释所居的善见城一般。
《缅甸大史》中提及七贤,其中无伽湾波堤天尊,而有鸠槃荼 注 。《新史》中所列之七贤则相反,伽湾波堤天尊又取代了鸠槃荼。《中史》里则上述二者均落选,代之入选者为欢喜天 注 。《古史》中七贤又恢复原样,除了仙人、天帝释、龙、妙翅鸟、月天、梵天王之外,伽湾波堤天尊又被列入。授记中还有:在竺多般大王为宫殿命吉祥名以消灾却祸之时,伽湾波堤天尊与仙人为其选定良辰吉日。只有前述七贤同《古史》、《新史》以及“埃钦” 注 、“茂贡” 注 等诗歌中之记叙相一致。
室利差呾罗城建于佛陀涅槃后的佛历101年正月初一,日曜日,旭日东升之时。
另有史册说是建于正月11日,月曜日。我们仅取多数可靠的记载。
众神在建造都城的同时,七日之内另建成三座宫阙重阁,一座7层、一座9层、一座11层,以供国王在雨季、暑季、寒季三时遣兴作乐。城郭与重阁中的装饰用具应有尽有十分齐全。建造完毕,天帝释亲扶竺多般大王登基,灌顶加冕。竺多般大王有两王后,一是父王摩诃丹婆瓦与骠王后所生的王妹山达黛维;一是龙公主蓓姜蒂。
天帝释还赠予竺多般大王底拉温达宝刀等五件御用宝器,以及与大王相称之仪仗、镇敌宝矛阿粦陀摩、神钟、神鼓、国王乘坐的15肘尺高20肘尺长的纳拉基梨大象和瓦拉哈格马、17名日夜守护大王的神兵、鄂尼巴、鄂耶嘉、般兴漂、般兴纽和阿敦宾垒、彬宾垒等几位足智多谋的具有八项条件 注 可充当使者的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