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红尘:形容繁华喧闹。
[3]新雁:刚刚飞回来的雁。
[4]此情时拍阑干:化用辛弃疾“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词意。
【鉴赏】本曲是写夕阳西下的江关景色,抒发作者的离情别绪。
开头两句“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写跟前的景象:远方归来的客船,正沿着万里长江,顺流而下,渐行渐近;这个地方风物依旧,转眼西风,又是一年了,可是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如今又在何处呢?江中归帆引发了作者对离人的怀念。第三句“依旧红尘满眼”,写但见满眼红尘而不见柳色,更不见旧友,怀人的伤感越来越沉重。四、五两句“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既写景,又抒情,此种哀景,使满腹的愁绪更添一层。
本曲写离情别绪,融情于景,形成一种悲凉的意境。曲子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作者善化用前人的诗、词入曲,但不着痕迹,以凝练之笔,抒深挚之情,表现出了凝练、清丽的风格。
〔越调〕天净沙
闲题(四首之二)
楚[1]云飞满长空,湘江[2]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3]?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4]。
【注释】
[1]楚: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2]湘江:长江的支流。
[3]冗:繁,多。
[4]鸿:雁,古人常用代指书信。
【鉴赏】此曲描绘了潇湘夕照时的萧瑟景象,通过写景,抒发了羁旅行客的离愁别绪。
开头两句“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写眼前所见的景象,抬头望天,然后俯身看水。楚云湘水,历来和许多哀怨、忧愤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楚天云飞,湘江奔流的图景,更能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更好地抒写愁绪。作者以“飞满”写云,以“不断”状水,实际上都是在写离愁相思的绵绵不绝。这两句表面上看似写景,实为抒情。
第三句紧接上文,设问:“何事离多恨冗?”为什么人生总是离多会少、恨多乐少?这句的“离”字与第一句“飞”字、第二句“流”字紧密相连。在作者看来,云飞、水流、人离都是人世间的恨事,故三者加在一起,自然就逼出一个“冗”字来。最后两句“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作者进一步延伸了前面的离愁别恨,从而把主人公的愁绪表现得更为深沉悠远,加强了曲子的感染力。
此曲抒发的是离情别绪,寓情于景,将离愁别绪融进景物的描写之中,展示了作者深沉委婉的风格,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双调〕清江引
秋居
白雁乱飞秋似雪[1],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2],醉踏松根月[3]。星斗满天人睡也。
【注释】
[1]白雁乱飞秋似雪:白雁,即白色的雁,暗示已经是深秋。乱飞,白雁找不到归处。秋似雪,表明夜色已深而且很冷。
[2]扫却石边云:扫,拂拭。石边云,山势极高的象征。
[3]松根月:月光透过树缝中漏下来洒在松下仿佛月亮藏在松树底下一样。
【鉴赏】此曲描写秋天自然景色,在凄清中透着闲适,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远离尘世的精神追求。
第一句“白雁乱飞秋似雪”,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出一派肃静、清冷的秋天夜景,带出抒情的典型环境。第二句“清露生凉夜”,续写秋夜景色,并且融入了主人公宁静淡泊的感受。句中“清露”、“凉夜”,照应上句,与“白雁”互相映衬,并为下句人的出场预留地步。第三、四两句对偶接续上句,写秋夜里人夜饮醉归的活动,并用一个“醉”字点出人的精神状态。“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作者企图用衣袖拂去山石旁的雾气,以便躺下睡觉。“扫”这一动作,暗喻醉态,极为传神;而“醉踏”一词,则是明写醉态。“松根月”进一步形容夜深。
正是由于秋寒夜深,人又醉了,所以引出第五句“星斗满天人睡也”的一个动作“睡”,以与上句“醉”字扣紧。“星斗满天”进一步反衬夜深,在这样的情景下,人一头栽倒在山石上,仰面朝天而睡,显现出主人公的达观、脱俗,完全融入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最后三句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此曲色彩淡雅,格调清新,极其深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远离尘世、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双调〕寿阳曲
四时(四首之三)
萦[1]心事,惹[2]恨词,更那堪[3]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4],不传书摆成个愁字。
【注释】
[1]萦:围绕。
[2]惹:引起、勾起。
[3]更那堪:又怎么忍受得了呢?堪,忍受,承受。
[4]画楼边几声新燕儿:画楼,有彩绘雕饰的精致楼房。新雁,初次飞来的雁。
【鉴赏】此曲重点在于抒情,抒发闺中少妇悲秋的思绪。
前三句“萦心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直接抒情,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主人公思念远人的悲愁。这三句运用了赋的手法,写秋思的无处排遣,直抒胸臆。第三句在前两句写愁的基础上进一步写秋思,实际上也就是写离愁,“更那堪”加强了语气,表明愁的沉重。
第四、五两句“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是全曲的点题之笔。“画楼”,以居住处点明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位闺中少妇,她心绪烦躁,放眼望去,但见雁群鸣叫,这些大雁,不仅没给她带来一点信息,而且在飞时摆出了一个“愁”字。雁阵自然不可能排出什么愁字来的,这“愁”字却摆在主人公心上,于是可以看出主人公心绪的波澜陡起,表达了她的怨已经到达了极点。这两句以景寓情,在写景中含蓄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孤独之感和怀人之愁,更加耐人寻味。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叹世(二首之二)
春花闻杜鹃[1],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2],风景疾[3]如箭。留下买花钱[4],趱[5]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6],秧肥数顷[7]田。床边,放一册冷淡[8]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9]杜甫篇。
【注释】
[1]杜鹃:也叫子规,叫声似“不如归去”的凄凉。
[2]人情薄似云:化用“人情阅尽秋云厚,世事经过蜀道平”的意境。
[3]风景疾:风景,即光景时间,泛指社会、朝代的交替更迭。疾,速度快。
[4]买花钱:指为了看花支出的费用,花,也有“花花世界”的意思。
[5]趱:赶,快走。
[6]茅苫三间厦:苫,把东西遮盖住。厦,大屋。
[7]顷:一百亩为一顷。
[8]冷淡:形容的是陶渊明的作品风格和性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