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5章高中15【1 / 1】

心田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梁庆个子不是太高,很像一个小瘦猴子,或者说是猴精。经常会和李孟谈一些他的童年趣事。如何如何在五岁的时候,用球打碎了一位老大爷家的窗子。他们如何和老大爷口水战,老大爷如何如何气死了,他们如何如何去了公安局,如何如何被家长带回去批评教育,李孟心态很不好,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随声附和着。转眼间高二的生活很快结束了,末日审判也来临了,李孟被刷了下来,进入了普通班。他很希望这是一场梦,可是一切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真实。曾经优越的感觉没有了,李孟只能卷起铺盖,滚向目的地,那样的踉跄,那样的狼狈。难道普通班就出不了人才不曾。也许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吧。试想一个人辛辛苦苦,进入了清华大学,突然说是搞错了,你得去人民大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慨呢。也不错,至少还是一个名牌呢,可是曾经的虚华呢?父母的颜面呢?也许这真不是一个学子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吧。

李孟进入了高三四班。而四班的班主任,正是天天早上见到李孟微笑的那个老者—王书记。也许有缘分吧,既然经常见面,那就深入一些,来咱们班吧。一道勾魂令,把魂魄给钩去了。王班主任,也看出了李孟心里的想法。麻雀变成凤凰,突然又变成了麻雀,这种反差恐怕一时很难接受。和李孟一起进入普通班的也有几个同学,像英语皇后黄姿,地理王子谢顺,这样重量级的人物的加盟,当然还有语文淑女张静伊。但至少说明一点,偏科在考场上没有任何优势。单科分数很高,可是平均下来就达不到世界水平了。都有外号,自然李孟也不例外,作文圣手,李孟自嘲是剩兽,淘汰下来的怪物。王班主任也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既来之则安之吧,征战,出发,目标高考。

雷叶去了哪里呢?贪玩的鬼丫头,去了五班。地盘虽然不同了,但在雷叶的世界里,占山便是王,先玩它个稀里糊涂。虽然咱是叶子,就落叶归草吧,踏踏实实做咱的山大王,掠些帅哥来压寨子。

高三了,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士兵们在挖战壕,搬运火药,布置据点,战争的硝烟在慢慢的升级,焦躁,苦闷,甜蜜,兴奋……擦亮钢枪,决一死战。后勤保障部,是战场上一簇火红的鲜花。这一生力军的主要特色,女民兵居多,俗称妈妈军,主要负责粮草辎重,锅碗瓢盆……

战争在即,士兵们都忙了起来,雷叶也很少来看李孟了,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着,要来真格的了。

有一次,雷叶带了很多好吃的,来找李孟,还带了筷子勺子。谋划不周全,只顺了一筷一匙,将就着用吧。李孟用筷子,雷叶用勺子。李孟还是第一次和一个女生在这种情况下吃饭,可以说是众目睽睽之下狼吞虎咽吧。李孟也不管那么多了,看着身边的同学投来的目光,挡挡挡。雷叶命令,李孟明天也从家里顺一筷一匙来,要保护好自己的胃大王,落草一遭也不容易不是。李孟还真得拿了一筷一匙放入包内。后来成了家里一大笑料,也忒太贪吃了。某日胃大王,要吃童男童女,疑某贪吃,遂吞某入腹,连世上仅存的剩兽也绝迹了,可悲可叹。

女人心,海底针。李孟确实被雷叶搞糊涂了。爱也不是,疼也不是。某日,晚自习课间,把李孟拉到小卖部,问李孟吃什么,李孟说随便,他们也就买了些随便吃,上课铃响,孟要上课,叶不悦,遂放孟走。年罢不久,叶送一礼物,四个巧克力,内一纸条,祝福语,孟不解,不提。

大家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了,虽然还有三个多月,但是一切都近了,近了。

很多同学做好了离别的准备,厚厚的留言簿,沉甸甸的同学情,一言一句几多感慨,再次相逢,已凭添了多少风霜,曾经的点滴记忆会否还萦绕在心头。

李孟也准备了一个厚厚的毕业纪念册,带着香草的芬芳,希望这种芳香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深处。也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礼物虽然很少,也是对老友的一种感恩吧。这份礼物,李孟不好意思送过去。让同桌帮助送过去。这个同桌是李孟的一个好友,名叫吴军。瘦高个,脸色黝黑,心机很深的一个人。对很多事物看得很透彻,尤其会看人。班级里每一个人都被他摸的很透彻。他曾经问李孟一个问题,班级里谁是处女?这样的问题谁能知道,又不能去问去。他竟然都知道。李孟不信,他让李孟随便提任何一个女生。李孟想敲一敲他的刚愎自用。李孟说语文淑女,她很内敛,安静不像是太开放的人,平时也不大和他人交往,她肯定是处女。吴军摇摇头,说道,语文淑女是蛮花心的一个女孩子,是闷骚型的。知道她谈过几个男朋友吗?不下十个,她还会是处女吗?李孟不信,又提到了英语皇后,她呢?个子很高挑的一个女孩子,是模特的坯子,当空姐也一定很靓丽,一口流利的八级英语。吴军又摇了摇头,英语皇后虽然漂亮,也不太本分呢。李孟问为什么?他很不屑,不想回答。其实,李孟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自从踏上求学这条路,他一直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有时候,会下,他已经感到羞愧难当了,陷入了泥潭中。

下课后,吴军把雷叶找来了,她还像以前一样笑得像花一样灿烂。李孟把一个礼品盒给了她,一块很寒酸的电子表,虽然礼轻了些,但这份情谊重。礼物要让女孩子收下,多少要说几句的。雷叶知道李孟平时不大说话,就说下个月这个时候是我的生日,是送我的生日礼物吗?李孟点了点头。雷叶很开心,和李孟聊了会天。李孟把纪念册拿出来,让她也填一张。这个纪念册上下有两个扳手,往下一按,纪念册自动就开了。当时他们两个都不知道,就头对头的用手来掰着,李孟掰上面雷叶掰下面,取出了一张来。她要拿班级里填,放学前给送来。这是李孟和雷叶最后一次,两人合做的一件傻事。放学前,拿了过来,写了满满一页。她亲自把这张放在了纪念册的第一页上。还送来了一张她的照片。李孟也拿了两张照片给她。这个纪念册被班级里的同学传着看了一圈。传到英语皇后那里,她很羡慕雷叶。也给李孟填了一张。大意是她很佩服雷叶这个鬼丫头,走进了李孟的世界,给他带来欢笑。每当看到他们在一起开心得笑的时候,她很羡慕很羡慕,只是自己没有勇气去试探,不要那么自私,让自己也走入李孟的心里。李孟很赏识她的才华,尤其是英语,她竟能够考满分,李孟无论怎么努力,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及格。在李孟的内心深处,英语皇后是一块洁白无暇的玉,虽然有些污点,但不影响她的美丽,白玉微瑕也是一种美,祝福她幸福快乐。李孟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学校。走的时候,雷叶唱了最后一首歌曲《遇见》

听见冬天的离开

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

我想我等我期待

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

阴天傍晚车窗外

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

我排著队拿著爱的号码牌

也许这段情感,正如电影《向左向右走》一样,必定是个唯美的故事。由彼此的相逢,到最后的一次次错过。不管未来的路会有多么遥远,希望你能回过头来,看看我的背影,然后坚强勇敢的面带着微笑,幸福快乐的去生活,完成着你那未完成的故事。李孟每当想起这首歌的时候,会很感伤,有时候会落泪。但他没有发现这里面隐含的深刻内涵,一段不能善终的爱情。若干年以后,经过一番洗礼的李孟,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答案。李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喜欢跳恰恰的顽皮贪玩的疯丫头,她的红舞鞋是那样的美丽,忽近又飘远,永远舞蹈在李孟胸腔最深处的心池里或是梦境中吧。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元旦,让李孟记忆犹新。雷叶从五班跑到四班,k了几首歌曲,她的声音永远那样甜美,李孟有几次不知不觉中,站起来深情的望着她。接着是节奏欢快的舞曲,雷叶成了舞池中的精灵。

04年高考,安呔省b市借读生要全回原籍参加高考。因为03年有人舞弊,用假身份参加考试,被发现。李孟虽然离老家只有四五百里地,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备考间,往返于两市之间,痛苦不堪。李孟又迷路又晕车的,孟妈也跟着两个儿子跑来跑去的,怕孩子只身出门不放心。a市f县的两所重点中学很是气派,马上赶上了大学的水平。a市f县有两所民办中学,门厅冷却,惨淡经营。很多学子,只有一个目标,非公不读。有些考生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曾经有一学子考了八年,才考上了a市f县的一中,有根可考。一个县内只有三所高中,由于在初中的复读率高,高分的也多。但是很多都是死档,学子只有一个目标,非名不就,不是名牌的,就不上。更有甚者,非清华不读,不行就复读。农村对民办中学存在偏见,说是骗钱的也大有人在。听说某地学子,考上了名校。家人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比结婚还要热闹。父老乡亲,自然不能空手,请个两次,大学的学费就齐了,反而滋生了,铺张浪费风,盲目跟流风。农村嫁女儿,要很丰厚的一份彩礼,更有甚者十万彩礼者,也是有之。没有钱,就结不了婚,于是乎,父子齐出门打工,挖矿,挣彩礼的现象。如果是某名牌学校的大学生,女儿白送。这种事情,是国人之幸,还是国人之祸?是个很值得反思的大问题。

接到返回原籍考试的消息,学校马上炸了锅。学校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要外流它地,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这样也给异地的学子们徒增了很多麻烦和不便。

经过一番的奔波,高考终于结束了。孟妈也见识到了,万人学子参加高考的盛况,家长挤在考场外焦急的等待着期待着。孟妈也是这些家长中的一位,不一会功夫,就抱了一叠招生简章回来。孟妈有一个遗憾,曾经成绩优异的她,在去高考考场的途中,从马车上跌了下来,跌破了脑袋。

李怀龙,没有进过学校,自学了算术和识字。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是李怀龙都要孩子上学读书。天天起早贪黑的卖菜,供孩子读书。李云虽是行二,很早就懂事了。小小的年纪,起得早早的和父亲一起担菜,到集市上卖。十七岁上高中的时候,去了新疆,住在大伯家里,每天上学要走十几里路。李云孤身一个姑娘从大伯家到学校要穿过草丛,走过戈壁。据孟妈回忆说,那里的草丛很高,要高过她一头去。孟妈的个子矮,人常说矮个子的人聪明,寿命长。邓爷爷就是一个见证。特别是那里的蚊子很大,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很可怕,乌压压的。如果有人在野地里方便,估计屁股上全是包。戈壁上都是石块,空无一人。至今回忆起来,还认为新疆就是那个样子。李孟应该带她去一下新疆,看看祖国的变化和大好河山。孟妈写得一手好文章。只是年龄大了,眼也花了,很少再写东西了。偶尔回忆起这段高中生活,还有那熟悉的舞台,孟妈总心潮澎湃,隐约中看到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在舞台上舞着笑着,仿佛这块天地是属于她自己的。李云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新疆人,骑马经过,身上都带着刀。虽然有些害怕,时间久了也和他们很熟悉了。他们有时候经过,会把李云抱上马送她一程。他们背着一种特制的食品,新疆叫馕,扔到河水里,再捞起来吃。

李云知道家里的不容易,也不住校,想替父母多省下几个钱。苦难往往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李云比其他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她有几次不想读书了,要回家,不想再让父母受太多的苦。李怀龙,安慰着女儿,让她好好努力,转眼间三年就过去了,还要送李云去上大学。家里省吃俭用的把钱寄过来,她又把钱和自己的奖学金寄回家去。对父母的恩情,李云只能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李云也很争气,每门都是满分。她必须拿到学校的奖学金,还有每月两块钱的补助。离家远,中午的那顿饭只能在学校吃。学校有个女生,天天盯着李云吃喝。也许因为都是穷孩子,同命相怜吧,李云会打一份饭,两人一人一半。有时候她也会穿李云的衣服。一次,借了李云的妮子大衣。这件大衣是妈妈一针一线给做的,李云平时不舍得穿。即使得了奖学金领奖的时候,也不舍得拿出来穿。借了之后,就一直没有还过。李云也要过,那是一次决裂。转眼间要高考了,李云要把衣服要回来,准备穿着去高考,让妈妈也看看。她很生气,骂李云小气。李云也不说什么,接了过来,上面已经破了两个洞了,李云很心疼,摸了又摸,把它折好,放了起来。在参加高考的路上,出了车祸,摔破了脑袋,住院了。高考也就错过了。出院后,学校希望李云考虑留校,只有一个名额。后来,李云得知,那个和自己共患难过的女孩也需要这个工作,就把名额给了她,把妮子大衣补好,送给了这个女生,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到家,很快就结了婚。

一个小背景,简单交代一下。李怀龙在1955年上山下乡,22岁的他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新疆s兵团,支边,当时李云才刚刚满一岁。李怀龙的大哥定居新疆,嫁给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姑娘。1958年,李怀龙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李家庄,做了一名会计。五十多年过去了,怀龙一直很惦念大哥大嫂一家人。李云回忆起那段高中时光,她很喜欢这个亲切和善的维吾尔族的大娘,她教会了李云说维吾尔语。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打个电话,就能听到他们亲切的话语。有时候电话也代替不了,相见时的情谊,哪怕拥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呢。李云的大姨也多次邀请李云来新疆看看,她们很想念这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