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6章高中16(上部完)【1 / 1】

心田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妈,我考的很不理想,作文偏题了。”李孟走出了考场,找到母亲,沮丧的说。李辉在考试在一半的时候,就交卷出来了。孟妈安慰了一番,和两个儿子来到下榻的宾馆。大家歇了歇,李辉睡着了。李孟神经紧张,翻看着资料。考前看再多的资料,也就是图个心理踏实。真正还是需要临场发挥,坐怀不乱。有些学子,在进考场前,嘴里还念念有词,总想图个侥幸。临阵磨枪,不快,也有光嘛。无论背的这些有没有用,总会把知道的,填满试卷的空白。其实,拿出历年的考题,答案都很简单,按点给分。诌得再多,也只是想让考官,体恤一下自己的辛苦,赏个几分罢了。昨天一夜李孟多没有没有睡好,他也强迫自己一定好好休息,不要再想了。可是他还是会去想,没办法,睁开眼看着天花板。上面的吊灯像鬼一样张牙舞爪的。李孟闭上眼,听外面的汽车声。这辆是出租,这辆是卡车,这辆是货车,这辆是警车……数了一晚上的车,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早上匆匆的起来,梳洗一番。孟妈向老板找梳子,没有,去楼下店里买了一把。这时候李辉也在找。一切准备妥当,娘三个去楼下吃早餐。买了两个鸡蛋粉丝肉饼,一人一碗粥,一屉包子。李孟晚上睡得不好,早晨起的早了一些,头晕,反胃,闻到油腻的就恶心。将就着喝了碗粥,让妈妈多吃些。孟妈看着李孟不太舒服,给他吃了一片止晕药。“还晕车吗?下次怎么也不这样折腾了。都怪你爹,局里给解决户口问题,迁过来就行了,周围环境也不错,他却把他大哥的,弟弟的,妹妹的全给报上去了。”孟妈讲了个笑话,逗两兄弟开心。李孟笑一笑,感觉不那么晕了。上楼,整顿妥当,带着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用品。李孟心细,都要多带几只笔。2b铅笔这次削了三只,都套上笔帽,怕折断了。这样的考试,李孟手会抖,也许是压力太大的缘故,进考场前,他都要深吸几口气,镇定又镇定。其实对于李孟来说,大大小小的考试百余场,也算是个老考生了,应该不会怯场的。可是到这种场合他还是会紧张的不知所措,牙关咯吱吱的响。提前十五分钟进场,李孟趁这段时间慢慢的把心静下来。此时的李孟就是一个将军,要进入角色了。战场上,最忌讳心浮气躁。重在一个气字,三击鼓激其士气,便能看出这气的重要性。在围棋中,挨着自己的棋子下子,并且能增加自己棋子的气,这就是长气。人生如棋局,生活处处都是局。考场也自然如棋,而棋中智慧,就要保持一颗平常超然的心,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也便战胜了一切。

还好,第一场语文,李孟在家里最后两个月的突击,还是有成效的。只是聪明一世的李孟,却砸在了作文上。由于平时的自信,他看眼题目,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写了下去,一气呵成。当他检查的时候,发现出了一个错误,没有注意到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题,李孟把“和”字看成了“或”字,只写了一个方面。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发现的时候,改也来不及了,还有十五分钟交卷。考场里已经有一大半人离开了考场。李孟也举了手,老师过来检查一下,李孟就出了考场。

语文是李孟的强项,却出师不利。在加强班的时候,宋祥老师特别器重他。可是当李孟进入普通班的时候,很苦恼。第一个语文老师是外地的,一口上京话,听不懂,竖起耳朵还是听不大懂,尽管他也说普通话。这和孟妈初中时候的一位老师一样,也是上京人。不过那时候,孟妈能听懂上京话,老师也教上京话。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普通话。李孟很反感这个老师,很多同学也不满,找校长王玉要求换老师。学校很注重民生的,很快就把这个老师给解聘了。换来了另外一个老师,一个老头。吐字不清,但是仔细听还是能听明白的。就怕学生交头接耳的说话,就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固执,同学说那个字不是那个读法,同学拿着新华字典给他看,他拿了本八几年的老字典,翻了翻,在改过来,这不误人子弟嘛。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的想当年。想当年,60年b市的人快死光了,活下来的也没有多少人。他如何如何的埋人,埋不了了,如何如何的投入井里……

老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王玉老矣,显然没有了当年的睿智,也该把单子交给有志青年了。王妍的接任,为昱泉输入了新鲜血液。早在零四年的时候,王妍就已经开始代校长的职务了。04年6月份,李孟去领毕业证,见到王妍挺着个大肚子,在发毕业证。工本费每人30元。其实这个30元是以前离校前统一收取的,李孟领的时候,又收了一遍,李孟有些生气。新老交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也是需要政府正确引导的。因为一些小利,把学校的名誉给毁了也是挺痛心的一件事情。王妍的恋情,也是蛮奇特的。前面的章节提到的,那个嘲笑李孟跳不过木马的体育老师,叫陈烨,略胖,皮肤白皙,中等身材,相貌平平。他就是王妍的丈夫。昱泉中学,是b市师范大学的定点试点单位。每年都会有一批师范的毕业生,来昱泉实习。而陈烨就是其中之一。他是b市人,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一家人都很老实本分。虽然是体育老师,经常捧本英语资料学习。代校长王妍,在王玉曾经的办公室办公。很多时候,她会在四楼走廊来回的踱着,有时候又会趴在窗台上看着远方,思索着什么。他渐渐的留意到了陈烨,经常见他一个人在看书。有时候也会看着他和同事们打篮球。在王妍身旁自然少不了公子哥,必定她是王玉几亿家产的继承人。王妍偏偏看上了这样一个体育老师。一年后,他们就结婚了。很多年轻小伙子很羡慕陈烨,西装革履,开着高级车,何止少奋斗几个三十年。其实,在爱情面前,金钱往往是苍白的,当一个人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坐怀不乱,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航标,而不会偏航,这需要很高的修养和造诣。为什么说金钱在爱情面前上会是苍白的呢?不是有人说爱情有了金钱的修饰,才会更光鲜的吗?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了名誉金钱的时候,往往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他人。这时候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只想拥有像常人一样的情感生活。创业难,守业更难。凡成就大事的人,必胸怀若谷,宠辱若惊,低调又低调。当大家把目光透过耀耀星辰的光辉,看到星辰之后无数暗淡的星辰的时候,才能找到那颗至真至纯的宝石。比较典型的地方就是娱乐圈,为什么有些明星,在事业上很成功,而婚姻生活却那样的糟糕失败呢?

下午3点考英语,李孟吃晚饭,就在看英语。其实,英语这门课,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在英语上是混不开的,必须下苦功夫。李孟也一直在背单词,记语法,总是今天记明天忘。他跟李辉学吉他,李辉告诉哥哥一些技巧,让他每天坚持练。李孟总是坚持不下去,练了两三天,就放一边做其他的事情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能用来治学的。李孟每天都在学习,都在看书。用功也不比他人用的少,只是方法不对。他一直在变换着各种法子,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李孟在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自己回家闭门修炼去了。把自己锁在屋子里,每天都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几点做什么,几点吃饭,几点看书,几点做习题,各用多少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这样一天有十三个小时来学习。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也没有做到劳逸结合。一天下来会很疲乏,早晨起来会比时间表上要晚一个小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又不按时吃饭,身体肯定承受不了。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李孟给自己制了一个高考倒计时表,过一天,划掉一天。再加上对自己的要求高,压力大,和父亲冷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三个多月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了。父亲也总是躲着他,吃饭也不在一起,这让李孟心里很难受,他想向父亲道歉,把心里这个疙瘩解开。每当他看到父亲还一如既往的去打牌,气就不打一处来,更不愿意原谅他了。孟妈看他整日的待在家里,会让李孟陪她一起买东西,李孟也趁此可以去散散心。逛街的时候,李孟总想往书店里钻,往往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和李孟逛街有个好处,省钱,李孟不喜欢往自己身上花太多的钱。李孟对吃穿要求不高,孟妈买什么他穿什么。他知道妈妈的辛苦,能为她多省几个就多省几个。如果换作李辉或李锦的话,会向孟妈要钱买吃的喝的。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正是爱美的年龄。他们平时也很听话,不会去和他人攀比,尽管有时候李锦的性格要倔一些。平时不烧香,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虔诚来呢。李孟英语成绩自然很差,他对英语也没报多大的希望,能及格就行了。04年的英语不是太难,至少阅读理解要容易理解一些。英语这东西,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像历史地理一样。坐再长的时间也没用,除非天公开眼了。李孟一个小时后,就离开了考场,与其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不如去看看文综了,还能多拿几分。

8号,第一场数学。李孟虽然平时做数学习题有些慢,但基本功底还是蛮扎实的。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李孟交了卷。虽然最后两大题不会,但至少能及格。李孟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心情很好,很宽松。李辉早就出来了,正在啃糖葫芦呢。显然考试消耗了很多真气,抓紧时间补一补,要不对不起自己。我自己还自身难保呢,哪有功夫去管别人的闲事,这是李辉的人生哲学吧。每当李辉流露出一些不思进取的思想的时候,李孟就很生气,会和他辩驳。李孟是这样一种人,满心满眼,苦口婆心,设身处地的,都是他人,他只希望人人都好,天下太平。李辉不领情。两个人闹了矛盾,总是李孟先低头。他会认真的分析,他和弟弟为什么会吵架,原因在哪里。还会举一反三。李孟的个性就是理性,着眼远。他会把他们兄弟的吵架,和爱情,婚姻生活扯上关系。他会把自己比成女孩子,教李辉一些,以后如何和女朋友相处的问题,比如吵架的艺术等等。李辉也会反思,认同哥哥。他会给哥哥提建议,哥哥说得很多话,都很有道理,只是没有用身边发生的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做比喻。有时候,李孟也觉得蛮愧疚的,弟弟虽然贪玩,但他说的话也蛮有道理的。

下午是最后一科了,考完之后,就可以放松放松了。文综三科合在一起要好考一些。李孟的历史是弱项,但政治地理还可以每次都八九十分。这样三科可以优势互补一下。李孟学历史,和学英语犯了同样一个错误,临时抱佛脚,没有脚踏实际一点一点的去积累,总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出来,难怪李孟总那样的瘦弱,原因原来如此。一胖一瘦,显然可以编成一出幽默辛辣的漫画来。这次李孟在历史上又吃了亏,回去以后一定得恶补下历史才可以,以史明鉴嘛。考完试后,母子三人四处逛了逛,不提。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来了,七点半有一班发往b市的大巴。一年的忙碌终于过去了,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收获的日子不远了。

孟爸在家里等着孟妈他们的归来,肉也买好了,菜也买好了,还买了无为板鸭。李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他”,竟然是他以前曾经失落的爸爸,爸爸终于回来了。五个月了,父子之间的坚冰,有了开融的迹象。李孟喊了声:“爸,吃饭吧。”孟爸高兴的像个孩子,一个“爸”字,竟然让孟爸这样开怀,连喝了几杯酒。“爸”这个字,对男人是多么重要啊。孩子第一声叫爸爸的时候,爸爸又何曾不像一个孩子呢。

6月15号,孟妈把爸爸接了过来。他老身体不好,得了前列腺炎,排不出尿。送到医院的时候,脸都憋成了紫色。县立医院的医疗条件,自然没有市立医院好。孟妈就把他接过来了,这边离市里近,牛奶,红糖有人送到家里来。用了两个疗程的药,又恢复了活力。

在李孟姥爷来b市的前一天,李孟和父亲又闹矛盾了。把即将打开的父子间的和平大门,重重的关上了。

14号是个大晴天,孟爸动员孟辉把新打的粮食摊在院子里晒一晒,兄弟俩把粮食从屋里搬出来。这时候,西庄的牌友过来拉他打牌。孟爸要孟妈拿几个钱。孟妈很生气,一号刚发的工资,孟爸留了二百私房钱,半个月还没到,就打牌输光了。一个月就那几百块钱,要养活一大家子。如果不是孟妈开了菜地,还不知道一家子会怎么样呢。前天,西庄的人来要赌债,说是半年前的八百多块钱。一个多月的工资没影了,孟妈当然很生气,先给了他四百,打发他走。一个人到屋子里哭了起来。这是孟妈第五次给他还赌债了。欠了一屁股债,尤其是西庄,孟爸是不敢从他们那里走的,怕被拦着要钱。以前李孟,李辉上学要从西庄经过,西庄有个人在后面指指点点的,李孟也没在意。后来,孟妈帮他还了赌债,他才又和西庄打得热乎起来。李孟从孟妈那里听说过,父亲欠了西庄什么钱。孟妈没给他,他就到屋里去找。孟妈不要他找,两个人吵了起来。李孟李辉从屋里出来,看又发生什么事情了。东庄的两个牌友也在看热闹。李孟看着妈妈哭得两只红红的眼睛。很生父亲的气,从屋里拿了一杯水,泼在了父亲的脸上,骂他屡教不改,指桑骂槐的说,谁要找他来牌,要他好看。孟爸见在牌友的面前丢了面子,要揍李孟找回面子。脚下有粮食,失重一滑,摔倒在水泥地上,爬起来,进自己卧室里哭了起来。李孟第一次听到父亲这样声嘶力竭的哭着,心像被什么撕扯着,不由得眼泪下来了。李孟对以前的事情,已经够悔恨的了,这次又把刚刚弥合的伤口撕开了,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才能获得父亲的原谅。以前雷叶总能用她的俏皮,逗得李孟开怀大笑,把很多不快忘却。可是现在毕业了,各奔了东西,很多时候也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在离开学校后不久,李孟曾写了一封信,给雷叶。托一个朋友给带过去,这个朋友把信交给了同班的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雷叶的好朋友,后来得知,雷叶不在学校了。李孟有她的通讯地址,有电话,就提着胆子给她家打电话,家里没人。中午又打了一次,有一个男人接了电话,说雷叶不在,学电脑去了。下午李孟又打了一个电话,又是这个男人接的,很不耐烦,他们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天天很忙,她和妈妈一起洗澡去了,有事找她妈妈去。晚上,李孟想再打一次电话,最后一次。拨通了电话,没人接,电话那头提示是否留言,显然是一个录音电话。李孟不打了,暗想她的家人肯定很讨厌自己。去京都前一天,李孟给她写了一封信,地址是她的家庭地址。李孟也知道,她怎么会爱上自己呢。她应该有属于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她的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她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

6月26,27日填写志愿,成绩也该出来了,而27号正是雷叶的生日。26号出发,来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县招生办,领了填报志愿表,还有一本报考指南。填好了,7月6日送过去。这些日子,李孟李辉在外婆家住。6号,去交了表,领了成绩单子,中午有班车,兄弟俩就坐车回去了。这次成绩很不理想,分,这个分数上个三本应该还是可以的。李孟想再复读一年,来年再考,至少能考个五百多分,争取上一本。李辉才考了一百八十分。当时复读最理想的地方是一中,二中。不过他们的学费高,而且要分数条。至少得五百分,才能收。李孟这个分数,去三中复读还是可以的。当年李孟的中考成绩是487分,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550分,600分以上,免除一年学费。而三中的分数线,低一些,李孟可以被三中录取。但是三中的校长和孟爸有些瓜葛。孟爸好像欠他五千块钱。三中校长,是西庄的。以前,三县乡有个农村信用社,他是社长,西庄的很多村民去贷了款。孟爸托人也贷到了。那时候,孟爸要搞蘑菇种植。菌种也买好了。他一个人在屋里混合一种粉末的时候,突然爆了,没有伤到人,不敢再试验了。后来,这个信用社倒闭了,社长带着一些人,到社员家要钱,没有人理会。大家都不给,这件事情就草草了事了。也不是孟爸不给,因为大家都不给,再加上孟爸又是外地人,更不能这样做了。李孟就去了昱泉读书,至少昱泉不收借读费,学费也就五百块钱。孟爸卖卖粮食,三个孩子的学费没有问题,能承担的起。

第二天,哥俩回到了家里。父母开始商量孩子以后的出路问题,李孟打算要复读,李辉要到电子厂打工,听说一个朋友在那里发了财,也就是挣了几个小钱,买了个摩托到处骑骑罢了。孟妈不同意李孟复读,年龄一天天大了,早些上大学,早毕业,早工作,早成家。明年也不知道,会不会还要回原籍考试,太折腾人了。何况你们每升一级,书本就该一次,高中毕业,书本改了个遍,恐怕考不了这个分了。留在b市上师范吧,必定也是安呔有名的大学,至少是国家承认学历。一般情况下,本地的学校一般都认为不好,都不愿意上,宁愿离家远一些。李孟被妈妈动摇了,要在安呔找所大学上。

这样的问题,讨论了好几天,直到一个电话的来临。局里的电话,让孟爸到局里拿信,说是b校的录取通知书,李辉的。在三年前,李辉也收到一个录取通知书,河南某卫校的,一所中专学校。孟爸不让去,希望他能到b市来,他给找一个工作。这个工作,让李辉体验了一把做民工的感觉。孟妈很心疼,给叫了回来,和哥哥一起到昱泉读高中。让李辉读高中了,孟爸一直有怨言,孟妈表态,反对无效,可以弃权。每当李辉犯了错误,要开家长会的时候,孟爸总会和孟妈生气,和孟妈吵架。李辉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爸妈为什么要吵架,可以说大多都是因为李辉。李辉好像没心没肺似的,经常去打电游,上网。他也有怨言,没想到上高中那么累,又把那个发了财的朋友搬了出来,总结出一套他认为很经典辉式理论,即上学无用论。为什么感到上学累呢?是因为孟爸吹的牛皮。到昱泉的时候,他说自己的孩子成绩都不错,600多分的高分。老师自然很高兴了,考这么多分,来我们学校。李孟倒没事,有些底子,又喜欢学习。倒是李辉倒了霉了,假的就是假的,但是老师当真的了,每次都让他到前面黑板上板书,讲述一些学习技巧。他在座位上呆呆的站着。老师还以为农村来的孩子,老实怕生,说他是不是有逆反心理,存心不好好的考。他们哪里知道,李辉是个空壳,肚里就那几斤米也只能做那么几碗干饭。

下午孟爸领了录取通知书回来,上面盖了一个长方形的紫色的印章,上面有一行电话号码。下面又用蓝色的圆珠笔写了个称谓,李老师。孟爸给这个李老师打了电话。李老师说明天要见见学生。

b校,是京都某民办高校。这个李老师,李孟见过一次面。一次下午自习课,一个穿西服的矮个子走了进了来,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他自称是山东人,面皮很白,小眼睛,头发稀少了些。他介绍了一下b校,什么什么性质。然后开始发志愿卡,有意的可以填一填。吴军要了两张,给李孟一张,说不填白不填,李孟不要,摆出一副很不不屑的神态来,肯定又是哪个骗子。李孟在老家读初三的时候,有一个自称a市某中学招生老师,说某校可以给大家一个上高中的机会。大家听了当然很高兴,有些人填了志愿。后来在网上查了查这所学校,配套设施很齐全,花园式校园。暑假回老家看看,遇到了初中的同学,他很感慨的说,差点上当了。什么花园式校园,两层破楼,庭院杂草丛生,还说有什么喷泉,喷泉倒是有,草堆中隐约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好像一个鱼嘴。花园呢,还没建设呢,正在规划中。明年就开始建设了。见鬼去吧,谁相信。收完学费了,他们一拍屁股走人……

孟爸不愿意去,孟妈只好带着李辉去了,李孟也跟了过去,打探虚实。他们在幸福宾馆207号房,找到了李老师的住处,敲门进去了。各自介绍了一下情况。李老师放了一段校园的简单视频,一个个的指给孟妈看,说学校还有十二天的夏令营。李辉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我这样的分数,还能上大学吗?李老师,举了根雕的例子。李辉听了不知道有多么高兴,他很想上大学。李孟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得出来。母子三人回到家中,和孟爸商量这件事情。孟爸的态度是没的商量,李辉不能上大学,我供他上高中,就应该对得起他了。其实孟爸也想让孩子读书,只是付不起学费,银行又不给贷款。李孟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也一起过去,有个照应。李孟其实和父母卖了一个关子。他知道自己的个性内敛,不如去闯闯京都吧。08年奥运会又在那里举行,那是天子待的地方。孟妈对孟儿很放心,无论把他放到哪里都不用操心。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李辉。他在高三的时候,和一个同学闹着玩,玩恼了,同学从后面给了他一刀。马上送医院,父母很着急。那个做了错事的同学,不肯认错。他家里很穷,没有钱。爹娘跪在孟爸孟妈的面前,放孩子一条生路。一闹起来,孩子就得进公安局,他的一生就毁了,哭的很凄惨。孟爸孟妈心软了,让他们拿医疗费。他们东挪西借,筹够了医药费,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可是这个同学,并不知道,父母跪下来为他求情这件事情。还在李辉面前耀武扬威的,不服再给你一刀,李辉也不理他,这样的人真是可怜。这一次侥幸逃脱了,下一次再犯就没人能救得了他了。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部分大学生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