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1章 第11章【3 / 19】

秃头数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012年上半年真题)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参考答案】d。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进行道德评价,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从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也向稳定性发展,逐步形成比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1)道德信念的准备时期,大约在10岁以前;

(2)道德信念萌发期,大约在10到15岁;

(3)道德信念确定期,大约在15岁以后。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较稳定的道德习惯。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初中生在活动中,容易被“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道德动机简单,情境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兴奋性动机突出,动机容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化水平提高,理智性动机发展,兴趣趋向稳定,道德动机向稳定性发展。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

和世界观。

【真题链接】

(2013年上半年真题)简述品德的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