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始几天闹哄哄的,各行各业的工匠被挑了出来,然后从灾民中挑选他们需要的人员。
然后伐木砍树建房子,修桥补路开荒,当然,其中重中之重,当然是打井。
几个会测穴找水源找泉眼的老师傅派了出去,至少安排了上千的壮劳力按老师傅指点下开始挖水井。
有些泉眼较浅,挖上五六米,便看到有水从岩石上渗出来了,灾民一片欢喜之色。
当然,有些位置挖了七八米,也没看到半点水源,只能重新把坑填上。
如此过了一个星期,城里城外至少有十几口井出了水,陆博白大喜过望,再问谢瑯红薯苗的情况,听说那几百株苗全部成活,已经长出了长长的藤蔓。
通过偶尔进城的贺家兄弟指点,又从藤蔓中切下长出了根须的苗,种到了城郊外的荒田之中。
一条条通往各村的小道慢慢扩展成了大道,溪流水潭流淌过的地方,挖起了蓄水渠。
城里城外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就等着老天见怜,来一场大雨了。
拓展的小路通到了城北的李家庄,李家庄的里正收到了县衙的传信,要求把陆大人的政令推广下去,并要求李家庄配合着修路。
里正收到上级的指示,让人把村长与村中新聘请的孟先生请了过来,共商要事。
一名荆布钗裙的清丽少妇正挑着半桶水艰难地从村里的水井那边小心翼翼提回来,生怕浪费了任何一滴水。
忽听身后有人叫道:“孟嫂子,里长有请孟先生中午到家中说话,你帮我叫一个?”
孟宁氏放下了水桶回过头来,对他微微一笑。
“正在学堂中教孩子们读书呢,我跟他说一声。”
“好的,谢谢孟嫂子了。”
那少年闻言飞快地走了,孟宁氏再次提起了水桶往回走,心下狐疑着,里长找丈夫又有什么事?
一双儿女在灾民冲突中走失,这么久也没有半点消息,里长特意叫上丈夫 ,是不是儿女有消息了?
想到这个可能性,孟宁氏便心急如焚,提着水急急回去。
流落在李家庄,成为李家庄村民孩子们的老师的孟先生,正是孟斌。
当初孟斌与孟宁氏发现幼子被灾民抢走,疯也似的冲过去抢夺,虽然抢回了儿子,也被打得浑身是伤。
为了保护儿子,两夫妇负伤带着儿子一路远远避开灾民,踉跄摔倒在一对青年夫妇面前,然后被青年夫妇带到了李家庄的山谷。
山谷狭窄而山路难行,本是李家庄的地盘,谷中还有一口深潭,开垦了二三百亩良田。
在灾情四起,灾民流窜到青阳县下各村庄,四处闹起的时候,里长发现不好,便果断地把整个山庄几十户村民迁入山谷之中。
再在狭窄的山谷中修了一道闸门,拦断了山谷中与外面的通道。
因为有闸门的阻拦,整个青阳县,李家庄的村民估计是保存得最好的村落,虽然山谷外的良田与宅子丢荒,但村民却是基本活下来的。
当然,水源枯竭,山谷外的良田丢荒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山谷里的水潭根本种不了外面几百亩良田。
孟斌与孟宁氏带着幼子半路晕倒,正逢里长女儿带着丈夫投奔父母,青年夫妇心善,见幼儿孟柘哭得可怜,便把一家三口带回山谷中。
李里正本对带着外人进谷心生不满,后听说孟斌是秀才功名,愿意教导村中孩子读书,得到村民的允许留了下来。
李家庄先辈曾经有人当官,留下的家族发展成了一个村落,知道学问的重要性。
荒年不好进城求学,现在有落难秀才教学,便把他们一家收留下来。
这里教书,束脩少得可怜,一个学童一年只有十斤粮食,或一两斤肉,一两尺布。
即使如此,孟斌与孟宁氏俱是心满意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