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栗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感觉,可别提多心塞了。
漫长的四个半小时,每一道湍急的水流,都会使得数据发生细微的波动。
12米连接沉管的安装需要水文窗口,而水文窗口,在4月至5月期间,仅有两个。
自然是不可能的。
林总工在与陆子安他们商议过后,甚至让卓鹏插手,将这火燎得更大了些。
四月,工程指挥部邀请包括同济大学孙院士、徐教授,同济校友叶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赴中山市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合龙施工方案专家咨询(评审)会”,为最后12米沉管施工“把脉问诊”。
他沉声喝道:“开始!”
这是所有人的压力,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对于他们如此迅速的反应,工作人员表示很高兴,领导也很欣慰:“怎么安排的?”
陆子安带来的好处,他们啥都捞不到。
一时整个业界乌烟瘴气,各种唱衰他们工程的声音都有。
也就是说,5月过后,伶仃洋就不再适宜安装作业。
这就好比什么呢?
华夏以一己之力,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到如今声势浩大的桥岛隧三位一体的珠港澳大桥,截至此时,甚至还不到八年。
华夏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些的文章,简直气歪了鼻子。
太容易、太没有挑战性,他们还没兴趣呢。
——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能指望他们说陆子安什么好话不成?
他轰轰烈烈的各种创新、传承,手段层出不穷,一路带着华夏一众走上了与曾经截然不同的道路。
别说吃肉了,他们连汤都喝不着。
苏总工拍案而起,再也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大声道:“好!我宣布!最终沉管——安装胜利完成!”
当天就有电话打到了工程这边,正好是林总工接的电话。
所有机械同时启动,楔形接头缓缓嵌入。
“嘿。”林总工笑眯眯地扫了一眼正埋头奋斗的众人:“我们发现他们发表的这些文章里,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工程之精准,透露了一些内部数据……”
但有什么办法呢?
安排了?
各项数据持续不断地传输而来,众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计算和核查。
可惜,这样一个人,偏偏落在华夏。
但没有人敢放松,他们焦急地盯着所有的数据,施工现场更是有不少人都一跃而下。
以前考中考的时候,想找老师培训一下,结果被拒绝了。
“林总工,你看,这要不要出张图片什么的,让他们收敛收敛?”官方负责人员尽量委婉地道:“领导看了他们的言辞,有些不忿。”
陆子安,一定有参与。
这个过程里,他们必须克服海流、波浪的影响。
虽然不甚明显,但是文章太多了,拼凑到一起,大概就能得出个轮廓出来。
5月2日早上,最终接头抵达系泊区域。
人家说的是事实啊,这才是最气人的有木有。
而这时,他们最后接头的安装,已经提上了日程。
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夸是不可能夸的,不暗暗抹黑一把都对不起曾经在陆子安这撞的一头一脸的灰。
终于!
陆子安盯着接头,眼都不眨地看着它细微的摆动幅度。
与他们原先预估的15毫米缩小了整整12毫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