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茅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吃过了午饭,燕行云一行人来到了锦州州府。与锦州知州见了一面,大致了解了一下锦州的州务民生,拒绝了知州为自己设宴的请求,燕行云领着一众人出城向着锦州军的驻地行去。
等骑马行到锦州军营寨大门附近时,天已近傍晚,一轮残红的夕阳挂在天边。燕行云几人骑着马慢悠悠的向着营寨走去,忽然听得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
众人转头西望,只见西面十几名游骑背着夕阳纵马而来。这些游骑兴致很高,纵马奔腾,在疾驰马背上辗转腾挪,似乎在比试骑技。当中一人身形更是犹如猿猴一般,时而钻马腹,时而在马背上站起,引得旁边众人阵阵欢呼。
燕行云驻马观看,王远猷驱使马匹上前两步来到燕行云身边说道:“赵指挥使麾下的游骑在辽西是出了名的,个个弓马娴熟,骁勇善战,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这些游骑在跟蒙古探子的交锋中几乎没有落过下风,这几年锦州没有大的战事,这些游骑功不可没。没有他们斩断了蒙古人窥探的触手,那些嗜血的鞑子恐怕早就忍不住要来大肆劫掠了!”
燕行云点了点头,赞叹到:“赵山杰确实是个练兵的好手,改日要和他好好聊聊,这些游骑将来必有大用。”
两人正说话间,那伙游骑已经快速临近,这些人早就看见了燕行云一行人。但几人都穿着便服,他们以为是城中来人要来拜访指挥使大人,所以并不在意。等到临近之后才发现是燕行云和王远猷,为首的什长立刻挥手让手下人停马。
这伙游骑临近之后,快速翻身落马,站在地上抱拳行礼,“属下见过世子殿下,见过少将军!”
燕行云让他们免礼,等众人抬起头,燕行云发现刚才那个骑术最好的游骑就是前两日前去接应自己的韩熊。燕行云手持马鞭指着他笑道:“我记得你,韩熊,狗熊的熊是吧!”
这番话引得在场众人皆是哈哈大笑,韩熊也咧着嘴笑着再次抱拳,燕行云接着问道:“你们怎么从西面来?”
为首的什长答道:“回世子殿下,锦州西去山海关一路上常有山贼肆虐,劫掠百姓。这些日子更有商贾说这些贼人胆大包天,都摸到锦州城附近了。指挥使大人让我们去沿路打探一下,不过属下等人今日西去五十余里,没有什么发现,想着先回来复命,明日带上些干粮,再往西多走几日看看。”
燕行云点点头,让这十余骑先行回营。这些游骑也不多话,再次抱拳行礼后就翻身上马返回营寨,燕行云等人跟在后面缓缓而行。
燕行云对着王远猷说道:“赵山杰未免也太自信了些,虽说是些山贼,但能劫掠过往客商,想必人数也不会太少。他手下这些游骑就算再精锐,就凭这十余人又能绞杀几个劫匪。”
王远猷在一旁答道:“殿下,锦州西去山海关一路上没有城池,也无驻军,早就有山贼横行。这些贼人没什么厉害的,要是硬碰硬,随便拉出去一标人马就能杀光他们。但这些人狡猾的像泥鳅一样,看见官兵就一哄而散往山沟里一钻,就算派骑兵去剿,顶多杀个十来个,伤不了根本。而辽西本就缺少兵力,应付蒙古人尚且左支右绌,根本抽不出兵力去跟这些山贼纠缠。赵指挥使只是想着派几个人去路上转悠转悠,让那些山贼收敛些罢了。”
说着王远猷又凑近压了压声音说道:“而且辽西本就缺少粮饷,这些商贾的过路税款也是支撑辽西的一项来源。从锦州到山海关一路上不太平,这些商人就只能绕路大宁,这一路上城池多安全,自然能收的税款也多些。”
听了王远猷这些话,燕行云皱了皱眉头,也没有多说些什么。这些年辽西驻军的日子确实难熬,燕行云的父王因为早年的事对老将王公武有所愧疚,不愿在人前提起。但下面的人揣度上意就会认为燕维疆对王公武有怨,加上燕国本就穷苦,更多的资源都倾注在燕京及宣化驻军上,本应分拨给辽西的军饷就多有克扣。
这也是燕行云选择来辽西立足的原因之一,毕竟别的地方也不需要他这个世子殿下雪中送炭。因此,辽西各州盘剥过往客商虽有杀鸡取卵之嫌,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盘剥商人总好过盘剥百姓,当然,辽西的百姓也没什么油水可盘剥的。
回到营帐之中,燕行云草草用过了晚膳,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心中回想着这一个多月来在辽西各州了解的情况,不禁一阵头疼。
辽西的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糟糕一些,这一路来看着辽西各州可谓一塌糊涂的财政民生,燕行云都无法想象王公武老将军这些年是怎么撑下来的。
虽然此次来时,老相跟自己交底,以后朝廷给付燕国的军饷会多一些,辽西也能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但恐怕也只能让辽西的日子好过些,守成有余但进取不足。
正在思索间,高福走近说道:“殿下,今日累了一天,要不要早些洗漱歇息?”
燕行云闭着眼睛问道:“那个张恪的情况派人了解了吗?”
高福立刻答道:“派人查了,张恪一家人被流放辽西,先是到了大宁,紧接着就被送到了锦州军中。张琰在年前死了,张氏其他族人目前都在军中做杂役。听传闻讲锦州军的指挥使赵山杰似乎跟下面打过招呼,让人不要为难张氏族人,但赵山杰此人与张家并无渊源,想来还是定远侯王公武老大人交代的,所以张恪他们的日子还不算太苦。张恪一直在照顾军马,听说将马匹照顾的还不错,很是用心。自从张琰死后,他几乎整日在马棚里,与军马同吃同睡。”
燕行云听完高福的话依旧闭着双眼问道:“与军马同吃同睡,有意思,他这是破罐破摔,还是沉心静气呢?”
高福没有直接回答燕行云的问题,而是说道:“我私下里去远远看了他一眼,此人不似昔日获罪流放时的样子。身上衣服虽然破旧,但整理的还算严谨,头发也好好的束在头顶,做事时也极为认真。听人说他整日里忙忙碌碌,少有发呆偷懒的时候,夜里还要起来给马添水加料。”
燕行云睁开双眼,双手用力一拍椅子的扶手,双臂用力撑起身体,说道:“那咱们就去看看这位养马的燕京才子。”
---------------
虽已进谷雨节气,但锦州的夜晚仍是稍显寒冷。张恪抱着一大捆干草走进马厩,将干草摊开,放进食槽,随后走到火堆旁伸着手暖着自己冻得通红的手。
这位曾经的燕京才子,高门子弟抚琴作诗的手早已是遍布老茧,满是裂口。不过如今的张恪早已不在乎这些,短短半年多却恍若隔世。此刻穿着带着马粪味的破衣烂衫,在马厩中烤着火,听着身旁马儿咀嚼干草的声音,张恪心中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轻松自在。曾经的高傲,狂放,不甘,悲愤,仇恨,似乎都随着这一声声的咀嚼被嚼碎咽入腹中,又消失无踪。
马厩的门被打开,韩熊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马厩,用脚随意将门踢上。张恪转头看见是韩熊进来脸上露出一丝真挚的笑容。
韩熊快步走到火堆旁,递给张恪一个油纸包,张恪打开一看,是几块带骨头的羊肉,还冒着热气,凑近一闻,香气扑鼻。张恪也不客气,急忙抓起一块咬了一大口。
韩熊随后解下腰间的小酒囊递给张恪,张恪接过来就是一大口。和往常一样,是烈酒也是劣酒,辛辣的酒水顺着嗓子划入腹中,像是咽下了一把刀子,要从中将人劈开,一股暖意腾的从腹中涌起,散入四肢百骸。
张恪打了一个激灵,哑着嗓子说道:“真他娘舒坦!”
韩熊闻言哈哈大笑,拍着张恪的肩膀说道:“张老弟,你是越来越像我们这些臭丘八了。”
张恪闻言也是哈哈一笑,将酒囊递给韩熊,韩熊接过也是一大口,顺手从纸包里抓了一小块羊肉,带着骨头扔进嘴里嚼着。
张恪看韩熊面带喜色,于是问到:“韩大哥这是人逢喜事?怎么今天出营剿匪有所斩获?”
韩熊随意嚼了两口嘴中的羊肉,将骨头吐进火堆里说道:“那群地老鼠,听见我们的马蹄声早不知钻到哪个耗子洞去了,想逮住他们,比逮住鞑子的哨探还难。不过回营的时候碰上了世子殿下和少将军,世子殿下竟然还记得我,还与我说话了。哈哈,张老弟,说不定老哥我这次要发达了,你说我这叫不叫那个,诶,那个词是啥来着。”
顿了一下,韩熊一拍脑袋说道:“简在帝心!”
张恪面色一肃,沉声说道:“韩慎言,当知祸从口出!。”
韩熊立刻拍了拍嘴,哂笑了一下:“喝多了这张臭嘴一下子没把门的了。不过,张老弟,世子殿下来到这辽西,而且看样子还要常驻此地,说不定你的机会也来了。辽西苦寒之地什么都缺,以你的才学,若是入了世子的眼,说不定能够洗刷你家的冤屈。”
张恪长叹一声:“韩大哥,你就不要对我说此话了,有时候能杀人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我好不容易能在这马厩里睡着,你就不要扰我清梦了,我现在就想在这马厩里了此残生了。”
说罢张恪揭过了这个话题,问道:“韩大哥,那今天接着讲论语?”
自打韩熊与张恪相熟之后,韩熊就让张恪教他读书识字。张恪自然十分乐意,一是报答韩熊对他一家的照顾,二是作为一个文人书生,对于好学之人总是有好感的。
当然按韩熊的意思肯定是不想学论语的,韩熊一开始是让张恪给他讲孙子兵法。但张恪说读书要循序渐进,先以论语启蒙识字学习圣人之道,再触类旁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