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斋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她就坐在那儿,不声不响,等着听大家的意见。
场面有点儿冷,李一杲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他瞅了赵不琼一眼,带点儿严肃地说:“薪酬制度这事儿,我觉得得先把两个关键问题给弄清楚。头一个,咱们是不是要照着现在大多数企业的路子,用那个宽带薪酬?要是用了,那咱们的薪酬就跟大伙儿差不多了,招聘方式也差不离,应聘者一听就懂。可要是咱们搞特殊,那招聘方式也得跟着变,这可是个大事儿。小师弟你关心底薪,而宽带薪酬嘛,说白了就是底薪里头的一个花样。所以,我建议咱们先定下来要不要用宽带薪酬。”
赵不琼对李一杲的“瞪眼”不以为意,笑了笑说:“我就支持宽带薪酬,简单明了。”
陆静有点懵,好奇地问:“宽带薪酬是啥啊?”
赵不琼轻声给她解释,“就是一个级别可以有好几个不同的工资档次。比如说思思是初级护师,她的同事是高级护师,但可能因为思思表现特别好、贡献大,所以她的工资可能比高级护师的同事还要高。这不是因为奖金什么的,而是底薪就高。不过这个也有上限,想要再涨工资,就得升到更高的级别,比如从初级护师升到高级护师。”
说着,赵不琼还拿了张纸,画了个宽带薪酬的表格给陆静看。陆静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方案对技术类员工来说,确实不错哦。”
“确实,现在很多公司都采用宽带薪酬制度,这让人力资源的工作轻松不少,但对财务来说就是个大挑战啊。”赵不琼有些无奈地笑道。
“为什么啊?”陆静不解地问道,一脸好奇宝宝的表情。
“因为这样一来,整个公司的底薪预算会大幅增加,而且底薪通常都是只涨不跌的。即使公司有职级升降制度改变薪酬,但员工对降薪都会非常敏感,可能会因此心生不满甚至辞职。所以,为了稳定员工,人力资源部门通常会设定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三个月,如果表现良好就能晋升的规则。虽然每次调薪的幅度看似不大,但积少成多,财务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赵不琼解释道。
“哦,这样啊。不过,如果按照这种晋升速度,那宽带薪酬表上那么多格子,岂不是要好几十年才能填满?”陆静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纵向24行,横向9列,总共有216个格子。如果按照三个月晋升一次的速度,那岂不是要648个月,也就是54年才能晋升到顶?”她忍不住笑出声来,“想想一个20岁的小姑娘,要熬到74岁才能登顶,那画面太有趣了!”
王禹翔则不屑地哼了一声,“小师姐,你太天真了。很多公司的晋升速度都是逐渐放缓的。前面几个级别可能三个月就能晋升一次,但到了后面那些高级别,可能要好几年才能有机会晋升一次。想要登顶?恐怕一百年都不够!而且现在很多公司都对年龄有所偏见,一旦你过了四十岁,他们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把你炒掉。所以,想要靠这种方式登顶?还是别指望了!”
陆静听闻“四十岁就被炒掉”的言论,心里咯噔一下,想到自己不也过了这个年纪嘛,不由得有些失落。她抬头看向李一杲,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仿佛一个乖宝宝讨要糖果般地说道:“大师兄,你看我们能不能不炒那些四十岁的员工呀?”
王禹翔可没等李一杲回应,就急忙插话道:“小师姐,过了四十岁,身体各方面确实会逐渐走下坡路,而且他们的工资也相对较高。如果公司不进行调整,那负担可就重了。”
陆静一听,双眼顿时泛起了波澜,露出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楚楚可怜地看着王禹翔,诉苦道:“小师弟,那你说怎么办呢?四十多岁的人,可能孩子还在上学,没能自立。这个时候被炒鱿鱼,那得多让人难过呀。”
王禹翔被她说得有些无奈,只得转过头去,避开她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
看着陆静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李一杲心里一紧,赶紧转移话题,向张金枇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大师妹,你觉得如果我们不走宽带薪酬这条路,还有没有其他路子可走?”
张金枇瞥了一眼陆静,微微一笑,“零底薪模式啊,那样就不用纠结炒不炒鱿鱼的问题了。”
王禹翔一听就急了,“那岂不成了卖保险的套路了?这种方式招人,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别急,小师弟。”赵不琼接口道,“保险公司也不是全员零底薪的,他们的业务人员可能是,但行政内勤还是有底薪的。”
张金枇赞同地点点头,“没错,全面的零底薪确实不现实。现在广东很多工厂都在用的计件工资,其实也是零底薪的一种变体,因为工资都直接和每件产品的成本挂钩了。”
李一杲苦着脸说:“我们又不是流水线工厂,这计件工资的模式在我们这儿怎么行得通呢?再说了,现在那些采用计件工资的工厂,招工也是个大问题啊。我之前给好几个工厂做过设备升级的指导,他们都在为找不到足够的工人而发愁,急着改造设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王禹翔一听,顿时眼睛一亮,“大师兄,你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换个角度看,‘人月神话’到‘人天神话’的转化,其实和计件工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你说,如果我们也能将所有的工作任务都细化成可以量化的‘人天’,那这种模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呢?”
李一杲无奈地摇了摇头,“小师弟,你说得倒轻松,但这实施起来得多复杂啊。每个员工的能力和工作量都不同,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公平的量化指标呢?”
王禹翔闻言,得意地笑了起来,他站起身,以一副自豪的姿态环视四周,“这有何难?本将军乃九尾狐尊者,这种小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我们可以用ai来跟踪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然后进行权重分析,这不就解决了?”他顿了顿,接着说,“而且,我有个更妙的想法,我们可以把每项工作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模块,让员工像玩游戏一样去选择和完成任务。他们完成的任务越多,收入也就越高,这不就像是在游戏里刷副本,通关越多,奖励越丰富吗?”
李一杲眼前一亮,他由衷地称赞道:“小师弟,你的脑洞真是大开啊!借助ai,这个方案确实有可能实现。不过这都是员工入职后的事情了,那对于还没入职的应聘者,我们该如何跟他们谈待遇问题呢?”
王禹翔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愣,他摸了摸头,有些尴尬地坐了下来,看着张金枇说:“大师姐,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棘手啊。看来我们得等员工入职一段时间,有了足够的数据后,才能用ai模型来更精确地评估他们的价值和应得的待遇。”
张金枇心里暗暗高兴,因为王禹翔和李一杲正讨论的薪酬计量策略,跟她构思的第三种方案相当接近。她设计的第三种薪酬模式,主要是基于员工转正后的待遇来考虑的,并没特别关注入职试用期的薪酬问题。通常情况下,员工入职时,劳动合同上都会明确转正后的薪资,而试用期则按照80或约定的比例来发放薪酬。
但这种方式,对员工和企业来说,其实都不太理想。员工可能会觉得试用期被剥削了,而企业呢,也会觉得试用期员工还在学习阶段,离成为熟练工还差得远,给80的薪资都觉得亏。所以,有些企业就设了个培训期,让员工入职后先不上岗,参加一段时间的培训,等达到上岗条件了再正式上岗拿工资。
那培训期间工资怎么算呢?其实不算正式工资,就给点培训津贴,少得可怜。如果培训不及格,那就直接走人,还不算试用期。这种方式对大型企业来说可能没问题,但小公司就别想了,一提这个,应聘者可能就跑了。
张金枇听了他们的讨论,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入职薪酬的变通办法。她点了点头,赞许地说:“嗯,关于员工入职前的待遇沟通,我以前用过一个挺好的方法。虽然后来操作起来有点难,但入职时的待遇还是很容易确定的。”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来了兴趣,眼睛都盯着她,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张金枇的第三套方案里,对应聘者的薪酬开价是不设限的。你想啊,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来应聘,薪酬要求可能天差地别。比如,一个博士学历、经验丰富的全能助理,开价八万月薪都不算高;可一个刚毕业的大专生,能开价八千就不错了。
张金枇这么做,初衷就是不设预设条件,吸引更厉害的人来应聘。不过,现在她觉得还是得稍微调整一下。
张金枇笑了笑,接着说:“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根据市场行情,确定这个岗位的待遇基准。比如,我们要招助理,市场上月薪大概在八千到一万二之间,那我们就可以设定底薪范围在六千到一万五来招聘。”
她停了停,又继续说:“录取的员工呢,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己选个底薪。当然,底薪不同,我们对他们的工作要求和质量也不同。这样,员工就有自我选择的机会,也能更好地匹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期望薪资。不管他们选高薪还是低薪,因为有对应的工作质量要求,所以都是公平的。选了高薪,就得拿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这样我们虽然工资给得高,但也是值得的。选了最低的六千,那我们也要看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达标。”
张金枇还举了个例子,说有个企业以前也用过类似的方式。不过,他们员工转正的时候,搞了个像研究生毕业答辩一样的“转正答辩”。答辩通过了,才能拿到想要的薪酬待遇;不通过,就得等下次机会,直到通过为止。
这种方式好处也不少,能让员工更注重整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对公司的贡献。不过,也容易让员工只盯着眼前有贡献的事情,忽略了那些长期有价值、但短期看不出效果的工作。
张金枇起初也考虑过用转正答辩那一套,想借此分清转正前后的差别。她讲完案例后,没急着表态,而是鼓励大家继续讨论。大家按照她的思路,纷纷发言,连视频里的蔡紫华和陈广熙也贡献了不少建议。综合大家的新想法,最终决定推翻试用期和正式期待遇不同的模式,实现一视同仁。
张金枇边听边想,忽然觉得答辩模式其实就是在鼓励员工自己量化成果。如果把王禹翔提的任务模式融进去,评估起来不就简单多了?说不定还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薪酬制度呢!
滴水岩公司的“渣渣时光”app已经快做好了,基础功能都齐备了,就差界面上的功能名字还没定下来。这个系统是用“血量”来衡量的,也就是贡献积分,它本身就是个量化考核的体系,不过现在还得靠管理层来审核量化,没实现ai系统自动化。
王禹翔早就想搞ai量化计量了,但大家一直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能轻松实现。这次,“答辩模式”给了王禹翔和李一杲很大的启发,他俩也不管别人了,开始窃窃私语,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答辩模式”的关键在于,答辩者得自己搜集、整理、提交证据。张金枇给的案例里,有些厉害的答辩者能交出几十页的材料,详细列举自己做了哪些事、这些事有什么成效、成效具体体现在哪里,简直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