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斋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无问山云雾缭绕,仙气四溢,百鸟朝凤而歌,万兽归宗而舞。山中奇花异草,争艳斗丽,琼楼玉宇,若隐若现于云端。无问道人于此修炼,功力日增,神通广大,已近大罗金仙之境。
一日,法旨传召,三支无问七子团队齐聚无问山。无人道人向众门生道:“近日吾感大罗金仙之境已近,但需尔等助力,方能破此境界。”众门徒闻言,皆表示全力以赴,助无人道人破境。
无人道人续道:“时光长河之尽头,有时光沙滩,其上之时光沙粒,能助吾破大罗金仙之境。然,纵吾法力通天,亦难独至时光长河尽头。需尔等同心协力,方能抵达。”
无人道人又细述时光长河之景象:长河无边,风平浪静;然一旦涉足,即化狭窄湍流,水急壁立,最窄处仅容百米,水险谷深。河水穿行于峭壁之间,形成无数险滩瀑布。山岩陡峭如刀削斧劈,两岸无法攀爬。水深难测,落水则无生还可能。且上空有猛禽妖兽盘旋,天生神通,见船则攻。
众人闻听此言,心生恐惧,问道:“如此凶险之地,我等皆无神通法力,如何前往?”
无问道人含笑而答曰:“吾赐尔等每人一枚仙符,但遇无法抵御之生死大难,心念一动,便可重返尘世。然离时光长河者,永世不得再入,亦不得领悟长生之道也。此符尚有一异能,若尔等心意相通,欲共谋一物,此符便能生法力,可虚空造物,以饲攻击尔等之妖兽。妖兽食之,必短暂罢攻。”
众人闻之,心中大定,皆表示将竭尽全力,不负师命。
待众人情绪安定,无问道人手捏法诀,伸指一引,顿时云头凝聚,众人飘飘然腾空而起。不消多时,已至一处茫茫大海之上。无问道人取出一纸船,抛向空中,霎时化作一艘五帆巨舰。
无问道人吩咐众人登船,先熟悉船上诸般操作,再商议合作之策。且告诫道:“登船之前,有疑可问。一旦上船,无论尔等言语何意,吾皆不得闻,亦无法应答。”
门徒中有一人名张青龙,上前问道:“师父,我等应往时光长河上游还是下游进发?”
无问道人答道:“上游与下游,终归一处。然往上游去,时光流速增快,仅需百亿年便可抵达;往下游去,则时光减缓,恐十万亿年亦难达彼岸。”
众人闻言大惊,纷纷道:“吾等寿元仅数十载,如何能度过如此漫长时光?”
无问道人笑道:“尔等勿需惊慌。在此地,寿元无穷无尽,与尘世相较,时光静止。无论尔等在时光长河流转多少年岁,重返尘世时,仍是此刻光景。”
众人闻言方才安心,又纷纷询问诸多问题,无问道人一一耐心解答。
无问道人见众人无疑,乃命登舟。众人从之,纷然登舟而上。
既上船,欲共商议,然开口则彼此无闻,皆惶然无措,相视而乱。时陈玄武出无问道人所赐之仙符,示众人。众恍然大悟,各取仙符,盘膝而坐,闭目冥思。
未几,有十人仙符发黄光淡淡,旋又有八人发红光粲然。最后三人之仙符,发蓝光炫目。然符虽发光,并未赐法力于众,彼此言语仍不相闻。
其中发黄光最盛者,乃黄腾蛇也。彼起身,指其发黄光之符,复指众人。众意其欲再思,遂皆闭目重冥。
俄顷,众人之符皆发黄光炽盛,狂风骤起,符飞入各人右手食指端,化为戒指。众开口,则彼此言语清晰可闻。皆抬右手食指细观,见戒指有法力涌动。
张青龙心动,戒指法力随动,手中忽现巨瓜一颗。张青龙大笑,邀众人共食。瓜入口,甘香无比,下腹顿觉力量充盈。
众人惊喜交集,知已蒙无问道人赐力,遂共商议,欲先熟习帆船之操纵。何玄武延右手食指,法力涌动,即有帆船说明书及操作手册现于前。众人皆天资卓越,一览即通,传阅之后,已能娴熟操控。
众人习练配合多次,复聚首商议分工。帆船有船长、领航、水手、水兵四职,议定三班轮换,以青龙为船长,朱雀为领航,九尾狐为水手,余人皆为水兵,专责投喂妖兽,又为方便称呼,三支团队分别以甲乙丙命名。
商议既定,欲向无问道人辞行启航。环顾四周,已不见无问道人踪影,惟见头顶两轮大日,一轮遥挂天边,一轮近在咫尺。众人顿悟,知近在咫尺之大日即为无问道人化身,遂纷纷礼拜辞别。
倏忽间,近处大日向前飞去,帆船骤沉,未几已落入茫茫时光长河之中。众人各就各位,操控帆船。时光长河本平静如镜,此刻却涌起滔天巨浪,自四面八方汹涌而至。众人初时信心满满,此刻皆大惊失色,心念我命休矣。眼看帆船即将粉碎之际,不知是否应捏碎仙符逃命。然两边高耸入云之巨浪竟已化作两岸悬崖山峰,帆船于山峰间激流中顺流而下。
时当甲班司舟,操纵甫定,已极顺畅。甲青龙乃建议余两班先行休憩于舟室,以备后任。众皆以为然,遂叮嘱一番,各辞别入舟室,打坐聚法。
舟行未及一时辰,忽见巨鹫盘旋于顶。甲白虎与三名水兵共施法力,凝结牛肉以饲之。鹫俯冲而下,白虎奋掷肉块,鹫口接之而不食,高飞鸣叫。须臾,又有小鹫飞来,大鹫掷肉与之,小鹫噙之于口,瞬即吞之。大鹫观之神采,复冲舟而来。白虎等连掷肉块,然鹫之食欲似无穷尽,愈食愈速,初食一块尚需三刻,后则一分钟即尽,终至数秒即吞。众人聚肉之速,竟不及鹫食之快。
时甲青龙与甲朱雀闻讯而至,青龙曰:“投喂牛肉非长久之计,不如合力凝一秃鹫以御之。”众人皆以为然。遂联手施法,法力涌动间,一头巨鹫赫然眼前,眼神灵动,栩栩如生。正欲俯冲之大鹫见状,惊而盘旋。白虎等命凝鹫冲向大鹫,凝鹫闻命即行,大鹫大惊闪避。两鹫相逐渐远,众人睹之欢喜赞叹不已。
时舱中窥观之众亦出,与甲班共庆。乙腾蛇言曰:“吾适才观之,大鹫遇未见之食,甚为审慎,先召小鹫尝之,而后敢食。往来数时,若妖兽再现,吾等每次凝聚不同之食,可否更佳?”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以为至理。一人曰:“吾等须有通讯之器,以便即时联系沟通。”众皆以为然,遂合力凝聚通讯符,人手一枚,心念一动,无须开口即能传信。
又有人言:“吾等还须有法力传递之器,以便随时输送法力,免致枯竭。”众皆点头称赞,复共凝法力输送符,亦人手一枚,心念所至,法力即传。
众人献计间,装置已增,无新策,乃各归其位。舟行愈稳,人心安定。
数日之后,遥见大鹫隐现云端。时乙班司舟,乙朱雀执望远镜远眺,见是前番来袭之大鹫,急以传音符告警。俄而,朱雀复见大鹫之后,有鹫依偎,乃甲班所凝之鹫也。两鹫相依,似已成侣。朱雀大惊,急告众人。甲班众人于舱中闻之,略作分析,皆大惊失色,告乙班曰:“吾等所凝之鹫,本无灵魂,今似为妖兽所征服,反噬我等,如之奈何?”
乙班青龙闻之,神色自若,笑曰:“吾等既有定策,当试之,或可解此困。”
两日后,大鹫飞临舟上。时丙班当值,丙白虎与三名水手共掷猪肉、羊肉于空。两鹫未见此食,各衔肉块,高飞召唤小鹫先试。待其再临上空,已是半月之后。
此时,甲班复当值。甲白虎率水兵,续投新食。如此这般,每次新食投喂,两鹫所需时间愈长。数次之后,一投即需半年方回。众人心中暗喜,以为得计。
一日,两鹫又至。甲班当值,甲白虎等人掷出新食。然两鹫竟不衔食,而是闪电般俯冲而下,衔起甲白虎与甲麒麟,飞向高空。二人大骇呼救,众人传音告之:“速捏仙符!”二人顿悟,急捏食指仙符。七彩祥光涌动间,两鹫与二人消失无踪。
众人纷纷涌至甲板上,遥望天空茫茫无际。知两名同伴已失,心中悲痛欲绝。好一阵才缓过劲来。众人再聚分析此事,得出结论:若每次都是全新食物投喂,妖兽则会愤怒而直接吞吃人;故出新食物之尺度须把握得当。又发现传音符未感时间变慢,而开口则言语迟缓;显然时间已大幅变慢。
众人聚议,以水兵失其二,仅余十人,故更制为三班,每班三人,余一人以备不虞。
越三岁,遥见天际有鸟影翩跹。执望远镜者乃领航员也,告众警备。细观之,此鸟羽棕而顶尾皆白,首硕大,喙曲而锐,足短而爪巨。领航员以传音符告众鸟状,闻者中有识者曰:“此棕熊鹰也!乃能跨界穿越之强大妖兽,目力超卓,万里之外,视地上之蚁如目前。”众闻之,皆悚然动容,凝神以待。
棕熊鹰自远方来,经年方至舟上。盘旋久之,未见俯冲。忽见有食飞腾半空,遂急衔之,呼小棕熊鹰试食。小鹰试噙无中毒之状,大鹰乃复冲而下。食又飞腾,大鹰一口吞之。食毕,复有新食抛空,大鹰又衔之,呼小鹰试之。如此往复,不觉数百年过。投喂既频,众人渐得其道,知新食何时宜投,旧食何时当抛,及抛之所在,皆了如指掌。
不觉光阴荏苒,百万年如白驹过隙,众人投食棕熊鹰已历无数次。似与此鹰有缘,每有失手,鹰亦不怒而冲。一日,众正投喂间,忽听船后惊叫连连,声言“救命”。众回首视之,但见一小棕熊鹰叼起丙青龙,振翅高飞。众人慌忙传音于丙青龙,令其捏碎仙符。丙青龙闻之,顿然醒悟,急捏右手食指之仙符。霎时,七彩仙光熠熠闪耀,丙青龙与大小棕熊鹰皆消失于无形。
众人惊愕相顾,传音探询始末。乃知丙青龙为当值舵手,因感与棕熊鹰久处相熟,遂至船尾观赏两岸风光。不料小棕熊鹰潜伏其后,伺机而动,终被其擒获。
闻同道又失,众人哀恸欲绝,复聚而谋之。先更番值,再商进退之策。乙麒麟忽有疑色,谓众曰:“我辈所乘之舟,顺时光长河而下,然则,我辈究竟是赴未来,还是归过去?”
众议纷纷,或言:“先师尝言,顺流则历万亿载,逆流则经百亿年。未来之时长远于过去,故顺流而下,应赴未来。”甲九尾狐独摇首曰:“吾辈思昨日,觉其遥远;而明日忽至,如刹那间。是以吾以为顺流而下通过去,逆流而上达未来。”
众人闻之,深以为然。乙九尾狐却摇首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于不如意时,未来一刻亦觉煎熬。故顺流而下时光漫长,应赴未来,此乃人性之常。”众亦觉其有理,各抒己见,议论纷纭,唯丙麒麟默然静听,不发一言。
甲玄武见而问之曰:“君有何高见?”丙麒麟对曰:“吾无独见,然综观众论,吾以为逆流而上为未来,顺流而下为过去。”众皆惊愕,问其故。丙麒麟曰:“吾闻众议时,忽忆一事。我等自天界堕入时光长河前,曾随先师所化之大日而行。今观天际,唯有一轮大日高悬,先师所化之大日已不见踪影。由此可知,我等不能以己意度之,而应以先师之意为依归。先师虽言顺流逆流皆可达同一地,然我等顺流而下时,先师并未在前指引。是以吾以为逆流而上为未来。”
众人皆聪颖过人,闻丙麒麟之言,大悟,默然点头。甲青龙曰:“既知我等赴过去,当商议应对之策。此行已历数百万载,回头无岸,唯知所向,方能应对。众君共商之。”
众人虽感惋惜,亦知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遂共议一番,提出诸多建议,一一备之。自此以后,众人更加警惕小心,以防不测之事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