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直接打量人家或许显得不大礼貌,狄少云摇头站起身,用余光悄悄瞥向徐孟柳:相仿的年纪,个子却比自己矮了整整一头,两条麻杆似的腿支撑起空空荡荡的裤管子。腰带绑了好几圈儿,袖口也扎得忒紧,浑身简直皮包骨头,衬出脸上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狄少云在阜京城里从没见过干瘦成这样的人,不由动了点儿恻隐之心。
“你吃饭了没。”他忍不住问徐孟柳,“我请你吃饭,好不好。”
“不了不了,我刚吃过的。”徐孟柳推辞道,“云哥儿是远道而来的客,要请客也该是我请的。”
既然如此,狄少云便没有再坚持,少年们在巷子里穿梭,边走边闲扯。路过个烙酥油饼的摊子时,狄少云停下了脚步,掏银票买了俩饼,塞给徐孟柳一个,说:“这饼闻着挺香,一个人吃了没趣儿。正好我中午没吃饱,你陪我吧。”
“”徐孟柳捧着喷香的酥油饼,纳闷地问,“大统领中午带你去的可是嘉城顶好的酒楼,还没吃饱么。”
“没有,酒楼里的东西向来中看不中吃的。”狄少云眼也不眨地扯谎,揭开油纸啃了一大口,“你吃不吃,不吃给我。”
他装得挺像,徐孟柳信以为真,低头吃饼不再吭声了。
少年的情谊建立得相当简单,一个烧饼下了肚便成了半个兄弟。俩人又绕了半个街区,徐孟柳非要请狄少云喝甜水,还特意多掏了一文钱,往他的碗里多加了勺糖霜。
甜水在嘉城是稀罕物,一碗就要四文钱,徐孟柳为了回报狄少云的烧饼,当真是下了血本。
盛情难却,狄少云喝完甜水撑得不行,拉着他回到破书院的树底下晒太阳。徐孟柳叉着腰笑话他,“一个烧饼一碗甜水就不行了,看着你个儿高挺拔的样子,咋这么不能吃。”
狄少云擦汗,回敬道:“你能吃咋还瘦成这样。”
“吃东西长肉那可是福气,”徐孟柳笑呵呵地说,“我小时候就没吃过饱饭,肠胃饿出了毛病,瘦得跟病猫一样。参军以后日子好过些,一天两顿却再也胖不起来你瞅我这裤子,十一岁的时候做的,三四年过去了还是显大。”
“哦”狄少云想了想,又问,“你哪儿的人。”
“十岁时候从青阳逃难来嘉城的,我现在还有北边的口音呢。”
在狄少云的印象里,青阳人都该会水,于是问道:“你会泅水么。”
“不会,旱鸭子。小时候偷吃,被家里婶娘扔进陈渊江里差点淹死,吓出了毛病。”
说来大哥二十岁的年纪,比同龄的青年清瘦许多,难不成也是小时候逃难时落下的病根儿。一想到此狄少云便开始心疼,连到处乱逛的兴致也没了。
破书院的白墙和屋瓦塌了一半,天井里还堆积着厚重的泥沙。下午太阳西落时不那么热,来了一帮长工进进出出,把泥沙装进推车里运走。
“这书院是个什么来历,”狄少云问道,“怎么破败到如此地步。”
“百城书院,原是嘉城顶好的学塾。管事儿的路先生夫妻是对大善人,束脩收得不多,想念书的都能来听课。”徐孟柳说,“年前嘉城大坝一炸,把这好端端的书院毁了个精光夫妻俩和他们的小闺女,一个也没活成。”
他朝书院四周随便一指,只见房屋零散,行人不算多,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嘉城东边地势低洼,全被淹了。上个月刚挖出一条渠来,这才把水排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