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王歇为人懦弱,陈馀不敢离开上任代地,于是选择留下辅佐,陈馀就让谋士夏,以相国的身份管理代国。
还有一件事说明项羽不是主持正义的人。
燕王韩广,不是项羽的心腹,项羽封侯时,把自己的手下大将臧荼封为了燕王,让原燕王韩广挪屁股迁往辽东,韩广不愿意去,臧荼大怒,带兵攻打韩广。
韩广不支败逃,结果被臧荼快马赶上一锤子砸死。事后项羽非但没有处罚臧荼,反说臧荼杀得好。
总之一句话,项羽封诸侯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致使群雄心怀不满,这也为项羽以后败给刘邦埋下了伏笔。
【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进驻汉中后,虽然以仁义治国,无奈这个地方实在太贫瘠,每天有大批人逃离。
此时刘邦手下将领韩信进谏,此韩信,是已经死去的韩国襄王之孙,不是萧何月下追的那个韩信,为有所区别,人们称韩国襄王之孙韩信为韩王信。
韩王信进谏刘邦道:“汉王,汉军里面的士兵多来自山东,这些士兵都盼着东归。你看别的诸侯都封了一个好地方,项羽却把汉王封在这里,这与“贬谪(zhe)流放”何异?汉王,再不想办法咱们就老死在这里了,趁一息尚存,望汉王速做决定!”
“你以为我愿意待在这里吗?现在我们实力不如项羽,你说如何才能重回关中呢?”刘邦道。
二人正在苦思冥想,突然士兵惊慌来报:“报汉王,两天不见丞相萧何了,不知他上哪里了!”
刘邦大惊,心说我刚和宣丞相商量东进之事,莫非这家伙也扛不住跑了?
随即刘邦派士兵去找萧何。一天过去了,萧何音信皆无,急得刘邦抓耳挠腮。
就在第二天中午,萧何跌跌撞撞跑了进来。刘邦一看萧何灰头土脸满身风尘,喜出望外道:“你小子总算回来了,你是不是也要逃跑?”
“汉王,我要是逃跑还回来吗?我是在去追一个人”萧何道。
“你看我急昏了头,是这么个理,你去追谁呢?”刘邦问。
“我去追一位大英雄,只有这位英雄才能助汉王成就霸业。”萧何道。
刘邦一听喜上加喜,道:“丞相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这是上天助我有一送一吗?”刘邦开玩笑道。
“萧何,英雄何在?我要见他一见。”刘邦急切道。
“汉王你让我歇会行不?我跑了两天两夜的路,腿跑酸了,口跑干了,你让我坐下来喝口水行不?”萧何嗔怪道。
刘邦这才意识到自己着急问话,忘了让萧何落座喝茶。
各位,萧何追的是谁呀?不用我多说,萧何追的是韩信。
萧何认定韩信是百年难遇的大英雄,只有把他追回来,辅佐汉王,汉王才能成就大业。
“丞相,韩信为何逃跑?他何德何能被丞相你相中?”刘邦问道。
只见萧何喝了一口茶水,望着刘邦打开了话匣子。
萧何道:韩信是淮阴县人(今江苏淮安),他祖上是楚国贵族,到了韩信的爷爷那辈,家道衰落,到了韩信这辈就沦为了贱民。
韩信上无片瓦,下无地一垅,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不会经商,不会务农,因此日子过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别看韩信吃不饱肚子,但是他没有放弃读书。
上至天文地理军事,下至九阴真经书籍,韩信无所不看、无所不精。可惜这些精神食粮不能当饭吃,韩信常常饿肚子。
后来他发现村外的一条河里有鱼,为了填饱肚子,韩信就去河边钓鱼,钓到鱼回家就清蒸一下打个牙祭,钓不到鱼就饿一天。
当时在这条河边漂洗棉絮的漂母,看到韩信挺可怜,就把自己带来的饭食分给韩信一半吃。
韩信很感动漂母的一饭之恩,于是对漂母说,以后我发达了,一定会报答您老的恩情。
漂母听了呵斥韩信道:“你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连口饭都混不上,还有脸说什么报答,我不图报答,只是怕饿死你罢了。”
不得不说漂母的话很有分量,一下子打醒了韩信,韩信发誓要寻找机会出人头地。
别看韩信落魄,但是倒驴不倒架,韩信除了读书,就是挎着一把剑四处寻找机会。
在那时挎剑行走被视为“贵族风度”,韩信那样子谈不上贵族风度,只能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瘪三”。
有一天,韩信跨着剑走在淮阴大街上,迎面就碰到了泼皮无赖,杀猪卖肉的屠夫牛二。
牛二一看韩信好欺负,开始挑衅韩信。他指着韩信道:“别看你腰里挎着一把剑,人高马大的,我保证你不敢用剑刺我。来,你刺我!不敢吧?不敢刺我,你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说着牛二叉开两条腿,让韩信钻过去。
当时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都笑话韩信窝囊。韩信想了想,衣袍撩起掖在腰间,俯下身,从牛二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历史上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
韩信和刘邦一样都是大英雄,能忍一时之辱,为的就是将来建功立业,假如韩信一剑刺死了牛二,气是出了,但是他就摊上了官司,影响以后的人生命运。
一个人要成大事,必须认定目标往前走,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
当韩信得知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起义后,就投奔了项梁,项梁让韩信养马,项梁死后,项羽没有重用韩信的意思。
无奈之下,韩信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
刘邦让韩信做了炊事班长,这待遇比项羽的养马高一点点,但是距离韩信远大目标相差甚远。为此韩信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有一次他和炊事班的几个朋友喝酒,他们炊事班一共13人,喝至晕乎乎的时候,韩信说自己将来一定会打出一片天地。这时有人怀疑韩信要造反,于是就向刘邦告了密。
韩信及伙伴一共13人被绑缚刑场斩首,监斩官是夏侯婴。
介绍一下夏侯婴,夏侯婴和刘邦是同乡,沛县人,秦末时为沛县令专车司机(掌管养马驾车),在刘邦当亭长时,二人关系很铁。
有一次刘邦喝醉了酒,误伤了夏侯婴,有一个多事的人就把刘邦告了,说刘邦作为亭长欺负夏侯婴。
后来夏侯婴听说刘邦要被判重刑,于是推翻了供词,说刘邦没欺负他,刘邦被释放,由于夏侯婴反复推翻供词,被县令打了五十大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