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淡水溪:在凤山县东南三十里。旧志:自淡水社西流入海,旁多水田,利畜牧,亦名下湛溪。通志:源出东北大山,受巴六溪之水,西出而为西溪,又与赤山仔所受众流之冷水坑合,入于海。
力力溪:在凤山县西六十里淡水溪南。源出大山中,西南流经力力社北,又西南入海。
放■〈纟索〉溪:在凤山县西七十里力力溪南。源出大山中,北源曰中溪,南源曰毕乡溪,合而西南流,经放■〈纟索〉社北,又西南至鳖兴港,入于海。
浊水溪:在凤山县北三十里。通志:源出大滚水山,水流极浊,南合小冈山之水,会弥陀港,入于海。
八掌溪:在嘉义县南二十里。通志:源发玉山,过枋仔岸山、阿里山、牛朝山之西南,至白须公潭,过小龟佛山,西至青峰阙入海。
急水溪:在嘉义县南三十里。通志作嘓溪,源出大武垄山十八重溪,合哆啰嘓社北九重溪水,过双溪口,西南为急水溪,下急水渡,西汇于蚊港入海。
湾里溪:在嘉义县南七十里。源发县东南大山,西流过湾里铺北,又西至新港口入海,稍北有麻豆溪,西流入海。
牛朝溪:在嘉义县西五里。通志:源发大武峦山,出大福兴山、牛朝山之北,西过北新庄,至槺榔庄,为龟仔港入海。
山迭溪:在嘉义县北二十里。通志:在牛朝溪北,发源阿里山,西流至双溪口,北会石龟溪,又西流至笨港入海。石龟溪发源奇泠岸山,西流南与山迭溪合。按府志作三迭溪。
虎尾溪: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复合为一,西入于海。通志:虎尾溪源发于水沙连内山麓,西流过牛相触山,北分于东螺,又南会嘉义县阿拔泉溪之水为西螺,又西至台仔挖入于海。东螺溪分自虎尾溪北,折而西流,汇于海丰港入海。
大武郡溪:在彰化县南。通志:源出大武郡山,西流至鹿仔港入海。
大肚溪:在彰化县北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西流经大肚社南,又西入海。通志:溪阔水险,源发于南投山,过北投猫罗社北,合水沙连九十九尖之流,西过阿束社北为草港,入于海。
大甲溪:在彰化县北四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流经大甲社南,又西入海。溪中多石艰于行涉。通志:溪面甚阔,源发于岸里内山,西流,南分为牛骂溪、崩山溪,西入海。
大安溪:在彰化县北。通志:险如大甲,溪面较狭。发源于水沙连内山,西流过岸里、南日二山,支分于南日山之后,曰房里溪,分于铁砧山之北,曰猫盂溪,西汇于双寮海口入海。
吞霄溪:在彰化县北,发源于南日山,西流至倒旗山前,入于海。
后垄溪:在彰化县北。发源于猫里山,西流至后垄港入海。
中港溪:在彰化县后垄溪之北。源发于合欢大山,西流至中港社西入海。
竹堑溪:在彰化县中港溪之北。源出大山中,西流经竹堑社北,又西入海。
凤山溪: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通志:源发查内山,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
南北大溪:在彰化县东北。俱发源大山中,西流入海。
南嵌溪:在彰化县北大溪之北。西流经南嵌社南,折而北,与社北之水会,西北流入海。
长豆溪:在彰化县东北。通志:源发八里坌山南,西流入于海。
上淡水溪: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旧志:源出东北界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舟行数日不穷;中产红心鱼,长竟丈。其水西流北折,会巴浪泉水,北入于海。
通志:八里坌山之北,为淡水港海口,至干豆门水程十里,内有大澳,分为二港,可泊大艘数百。
磺溪:在彰化县东北。通志:源出磺山,西流出干豆门入海。东北即鸡笼港。
马沙港:在台湾县西南。旧志:西通大海,北接台湾南岸,即安平镇城,亦名马沙沟。新志:安平镇港潮汐,与鹿耳门七鲲身相连,宽衍可泊千艘。又北线尾在鹿耳门南,有柴头港,红毛时水甚深,夹板船可入,今淤浅。
大圆港:在台湾县西海港。自鹿耳门以内,周环皆堤,海舟聚泊;后红毛建城如台,因亦谓港为台湾。
网港:在台湾县西北废天兴州北。旧志:渔人恒取鱼于此。
新港:在台湾县北十五里。源出木冈山,西流至洲仔尾入海。港南为台湾县界,港北为嘉义县界。
鳖兴港:在凤山县东六十里,放■〈纟索〉溪西入海处。
打鼓仔港:在凤山县西南七里。通志:港口有巨石,劈分水门,水分两条:南入为前镇港,又入为凤山港,至凤山庄;北入为硫磺港,至兴隆庄。
蛲港:在凤山县西北十五里。旧志:上源自小冈山西流会观音山,又西经县西北维新里入海,可泊小舟。新志:蛲港系台湾辖,其南为竹仔港,又南为弥陀港,即小冈山水及浊水入海处,又南为万丹港。
蚊港:在嘉义县西南六十里。源出县东大山中,曰急水溪,西流经铁线桥,又西入海。其北有八掌溪,亦自大山西流经县南,又西入海,是为蚊仔港。其南为茅港、尾港,又西南为麻豆港。按旧志,蚊港在县西北,上流为石龟、山迭二溪,至县北合八掌、牛朝溪诸水入海,俱误。
龟仔港:在嘉义县西南六十里,为牛朝溪西入海之口。
笨港:在嘉义县西北,上流石龟溪、山迭溪二水合而西入海。
海丰港:在彰化县西南六十里海■〈氵义〉,与嘉义县西北接界。
鹿仔港:在彰化县西十五里。港口有水栅,可容六、七十人。按舆图,彰化县海港极多,循海丰而北为三林港,又北为鹿仔港,又北为草港,又北为大甲港,又北为双寮海口,即房里溪、猫盂溪入海处,又北为后垄港,又北为中港,又北为竹堑港,又北为凤山港,又北为南北大溪港,又北为南嵌港,又北为淡水港,又东北为鸡笼港,又东为八尺门港,又东南为噶玛兰港。
茫丹湖:在凤山县北半屏山西,西通大海。
甘棠潭:在台湾县东保大东里,居民潴水灌田。又有无源潭,在县东南永丰里。承天、鸳鸯、水漆三潭,俱在县南文贤里。
鲫遶潭:在台湾县东北十里,俗名东湖。旧志:周五里许,多鱼,一名鲫仔潭。其水北流达县北,会茑松溪水,西入海。又凤山县亦有鲫鱼潭,在县西北维新里,阔百余丈。
草潭:在凤山县东北观音山庄,灌溉甚广。又县境有风柜、莲花、金荆、三镇、龙须等潭。
鬼面潭:在彰化县北大山中。旧志:潭,夏秋溢,冬春竭,有鱼虾之利。
深沟:在台湾县东四十里,俗名深坑仔,源出角带围内山,流入二赞行溪。
月眉池:在台湾县南文贤里,形如半月。
莲花池:在彰化县北大山中。池内有屿,土番居此者,浸版为田,种禾甚美。
汤泉:在凤山县。有二:一在下淡水社,源出赤山;一在大滚水社。泉俱温,故名。又嘉义县东北有温泉,泉上气蒸如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