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十五日,盆祭祀先。预于十三日夜,家家列火炬二于大门外,以迎祖神。十五日盆祭后,送神。
八月,家家拜月。明夏子阳「使录」云:『俗有待月之愿。凡月初三、十八、二十三夜,皆修吉果拜待。初三夜,焚香对月拜;十八夜,焚香立待,待升明而拜,拜毕乃敢坐;二十三日,焚香坐待,待月出则拜:谓可益寿延禧。
白露,为八月节。先后三日,男女皆闭户,不事事;名「守天孙」。此数日内,如有角口等诸事故,必犯蛇伤。国中蛇九月出,伤人立毙。同日,蒸糯米,交赤小豆为饭,相饷。
十二月,逢庚子、庚午日,通国皆作糯米糕,粽叶包裹三、四层,和叶蒸食相饷,名曰「鬼饼」。俗传古有鬼出,作此祭之;亦驱傩、禳疫之意。二十四日,送灶。次年正月初五日,始迎灶。
每月朔、望,家家妇女取瓶罂至炮台汲新潮水,归献灶神或献天妃前石神。
正、三、五、九————此四月国人名为吉月,妇女相率至沿海雪崎洞中拜水神祈福。
官吏家有人渡海者,斫木为小舟————长尺许,樯帆俱备;着竿首,立庭中,候风以卜归信。归即撤之(名风旗,亦名五两旗)。
凡许愿,皆以石为神。凡神岳丛词之所,皆有巨石数处离立,设香鑪,炷香烛于前。烧酒、设牲果酬愿,皆就石献供,不设神像也。「旧录」有女王、女君、辨才天、六臂神之类,盖即君君、祝祝开国诸神;传久异辞,不尽核也。女巫为人祈疾者,曼声呗诵彻夜,无鼓乐。
通国平民死,葬皆用棺椁(土名曰龛)。官宦有力之家,仪物仿家礼,有详略。会葬者,衣白蕉衫。久米村大夫中,近有从家礼葬,不用浮屠者。
棺制,比中国棺略小;板厚不过一寸,长四尺五寸。
墓,皆穴山为之。既窆,垒以石;贵家则磨石方整,亦建拜台。墓门,远望如桥门。更有穴山,葬在层崖之上者。女墓前,挂棕叶片扇、白巾;男墓前,白布笠,立杖,草履、木屐。插花筒、设香炉,则男女墓皆同。
男女食皆不同器,各设具别食,食余弃之。与客会饮,不各设具;一杯传饮,筋一双着盎间,同用。今其贵官对客,亦效中国同器、分筋饮食;或其居常尚仍旧俗耳。夏子阳「录」云:『居官言事,必具酒二壶,至其家跪而酌之;酌毕,告以所事云』。
前明疏球人,不薙发,惟不用网巾。万历中,册使谢行人杰————闽之长乐人,母舅某从行,携网巾数百事,至无可售;谢使迟册封礼久不行,云本国既服中华冠带,册封日如陪臣有一不网巾者,册事不举;琉人竞市一空。福建至今相谑强市者,则云「疏球人戴网巾也」。至本朝,始薙顶发。自国王以下,皆遵时制留外发一围,绾小髻于顶之正中;首里与久米人,皆无异。夏子阳「录」云:『首里人髻居偏,久米人髻居中』;今不然也。翦唇上髭令齐者,间有之。
国中惟三种人,皆薙发如僧。一为医官,名曰五官正;一为王宫执茶役者,名曰宗叟、又名御茶汤,六人;又有司灌园六人:皆全薙发,戴黑色六棱幔顶宽檐帽,名曰片帽。衣外多着短褂一领,比大衣略短二、三尺许,黑色。二种人皆趋役,无时栉发;恐稽时事,故皆使从径省云。
作屋,皆不甚高,以避海风;去地必三、四尺许,以避地湿。民间作屋,每一间瓦脊四出,如亭子样。瓦如中国■〈同瓦〉瓦,极坚厚;非此不能御飓故也。
无砖墙,每屋四旁皆夹设板为壁。庭院中围墙及外围墙,则用蛎石垒成。首里大家外围墙,磨削一面如切成,极坚整。
无砖地,多用版阁,高三、四尺许。
门窗,皆无户枢;上下限,皆刻双沟道,设门扇其中,左右推移以为启闭。
室中以席裹草,厚寸许,缘以青布;布满室中。入室,必脱三板,故名「脚踏绵」。自王宫以至民间,皆然。
屋宇,在那霸所见者,皆村中民居。首里所见官戚大家,墙垣栋宇,皆极华整;然亦一行作屋分内外,无层构复室也。惟官署始连楹八、九作大屋,每屋一间柱础多至二十余所。
屋用樫木作梁柱,坚润细理,千年不蠹。一名罗汉杉,大岛奇界所出尤良,价亦甚贵;作屋一间,费至五百金。故久米大夫家从宦有年,尚多结茅者。首里大家皆以此造屋铺地,久之光润可监。
壁既用板,无粉墁墙,多用砑花重粉笺,或白色、或白地绿花者糊之。
竹帘极粗,以细竹全干编之;挂屋檐四周。
屋中画轴皆短小,不过四、五尺;尾小故也。若首里贵家,长与中国画轴无异。
屏幅字,或用四扇;例先书一大字于首,如春、夏、秋、冬、仁、义、礼、智之类;下缀诗语三、四行,亦不必与大字相应。
屋中开轩,多旁向,或东、或西。庭院中设小山石,树黄杨、乌木、桧、松之类;必翦束整齐,或方、或圆,层层有致。茸草如茵,极细软,柔结寸许;连土不散,布满山上下。或置小石池,畜鱼其中;中立小石,石上植铁蕉等小木为玩。
村径皆极宽洁,多编细叶小竹作屏篱;翦叶令齐,方整缜密:村落皆是。寺院前,或列植黄杨,翦束就方,叶密如墙数十步许。又有树,叶如冬青、六,七生月小白花,香如栀子,极芬烈,土名十里香;亦截作篱屏。将至王宫,夹道数里。
藏米廪,亦悬地四、五尺,远望如草亭。下施十六柱,柱间空处可通人行;上为版阁。官仓皆如此。村民或数家共为一亭,藏米其中,分日守望。
室中皆席地坐,无椅桌之用。饮食诸具,皆低小,以便用。
凡饮食置碗之具,如古俎豆盘器,或方或圆,皆着脚,高五、六寸许。食,罗数具于前。
烟架一奁中,火鑪一、唾壶一、烟盆一;室中置数具,人前各置一具。王宫制用甚精饰。
棋局,高尺许,脚二、三寸,面厚七、八寸;极坚重,使不倾侧。黑子,磨黧石为之;白子,磨螺蛤顶骨为之。人皆善奕,谓之「悟棋」。下时,不用四角黑白势子;局终,数空眼多少以定亏嬴,不数实子也。亦有象棋。
士夫家有一榼,或朱、或黑,渗金间釆,制作甚精。郊饮,各携一具。中四器,置食物;旁置酒壶一、盏一、箸二,诸具略备。民家食榼,或方、或圆,皆作三、四层;刳木为之。
水火鑪,制用轻简,铜面锡里;一置火、一置水,外作一小木架盛之。下二层,黑漆奁三、四事,中藏茗具。入茶担中,国王令秀才二人值之。客出游,则携以随。
曲隐几,仿古式,绕身如扇形,高一尺许;加褥其上隐之。
书架,如镜架,着小坐,高半尺许。席地坐用之。
大小套枕,中藏数具;客至,则人授一枕。
茶瓯,色黄(无白地者),描青绿花草;云出土噶喇。其质少粗无花、但作冰纹者,出大岛。
瓯上造一小木盖,朱黑漆之;下作空心托子:制作颇工。茶瓯颇大,斟茶止二、三分,用果一小块贮匙内;此学中国献茶法也。若国中烹茶法,以茶末杂细粉少许入碗,沸水半瓯,用小竹帚搅数十次,起沫满瓯面为度;以敬客。
烛灯,木底四方格,上宽下窄;白纸糊之而空其上。施木柄,钉柱上;虽大风,不致灭烛也。王宫内所用皆然。民间灯,多不用烛;以木作灯,四方糊纸高木座,笼油碟其中,置地席上。
烛,如黄蜡而色黑;国中有油树,取其子榨油为之。
蕉扇,圆者为日扇,男子用之。妇人用者缺其旁,如缺月状;名月扇。
摺叠扇,名櫂子扇;即倭扇也。皆单边,无宽边者;粗细不等,有绝佳者。本国官民冬、夏用之,横插大带间以为饰。又有折腰扇,扇骨两截,下合上开;僧人所用。
团扇,以竹为骨,茧纸糊之,或青、或白;洒金作画。有泥金五华者,名玉团扇;惟王宫中有之。命妇或受赐,始得用之。
斧、凿,皆类中国。惟锯,用纯铁为之;形如刀,下着柄,列齿口端为用。
瓶、罂,多类中国。其小异者,茶具、火鑪一二种。
炊爨锅器,皆有铁者制;亦颇与中国异,或有柄、有提处。夏使「旧录」云:『多用螺壳炊爨』;今不尔。间以大螺壳烹茶者有之。
笔,用鹿毛为之,短管。比中国笔较短,仅长四寸余。竹管似芦,取其轻细;管之末有番字小帖,笔帽皆有小开处。国人作书,皆不倚桌,或立、或坐;倒卷纸尾,左手箝顿掌中,悬腕书之。以笔蘸墨,则横笔卧卷之。
纸,以茧为之;有理坚白者,极佳。其黄色质松者,名事宜纸:皆切方幅为用,与高丽茧纸正同。其质厚者染紫色,可为衣;名内用纸。有印花者如锦,极可爱。
耝犁,皆仿中国,但减从轻小。高田惟仰雨泽;下田层列,引泉下溉。其江湖通潮者,皆卤不可溉,故无桔槔、戽斗诸具。
机形,坐处窄,外宽,高一尺五、六寸,低着脚仅三、四寸许。机前立竹竿一,下垂,引扣上下。梭长四寸余,如皁角形。器用轻小,席地为便,家家有之;缕蕉丝杂纫织之。
沿海近港,所见皆用独木小舟,或钓、或施繖网以取小鱼。螺、蛤、蟹、虾、石、海胆随潮下上者,夜候潮落,篝火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