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既夕礼第十三【2 / 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注释】

(1)既:已也。请启期:请者,有司也;请启期,谓有司向丧主请示出殡之日期。宾:兼指已来之宾和未来之宾。

(2)夙兴:夙,早也;兴,起立,起身。设盥:盥,盥盆也;设盥,下文“陈鼎”,而设鼎先设盥,因举鼎必先盥也。

(3)陈鼎皆如殡:皆,皆三鼎也;如殡,如大殓既殡之奠。

(4)侇床:即尸床。

(5)俟:俟启殡也。

(6)丈夫髽:当为“丈夫免,妇人髽”,《经》有脱文。如初:如朝夕哭时门外之位也。

(7)即位:即堂下之位也。

(8)功布:灰治之布也,此用于拂柩之尘也。

(9)声三:声,噫歆也;声三,三有声以警觉神也。启三:三言启以先神将启柩也。命哭:已启见柩,故命主人男女以下哭也。

(10)烛入:一烛入于室中照撤奠,一烛入于堂照开殡律。祝降:周祝取铭而降也。与夏祝交于阶下:周祝与夏祝交事相接也,古礼吉事交相左,凶事交相右。

(11)取铭置于重:铭本置于重,上篇殡讫祝取于置于肂,今因启肂,故仍取而置于重也。

(12)踊无算:踊者,丧主也。

(13)迁于祖:迁,徙也;迁于祖,从殡宫徙于祖庙。轴:輁轴也,此特指运灵柩之车。

(14)重先:重有铭以表柩,故在先。

(15)奠俟于下:奠,即上“奠从”之奠;俟于下,于西阶下俟正柩之升设。 (16)东即位:阶下东方之位也。

(17)置重如初:置重于中庭三分之一处,和殡宫时一样。

(18)席:奠席也。

(19)奠设如初:奠即“从奠”。巾之:堂上有风尘,故设巾以御挡之。升降自西阶:乃奠者之升降也。

(20)即位:即堂下位也。

(21)由足:出于柩南而东也。

(22)荐车:荐,进也;车,指死者生前所乘之车,用于此时亦谓之魂车。北辀(hou):辀,辕也;车辕向北,以柩北首故。

(23)质明:质,正也;质明,天大亮。

(24)撤者:为将设迁祖奠而撤从设之旧奠也。

(25)乃奠如初:奠,即迁祖奠,此奠为迁柩朝祖而设,故谓之迁祖奠;如初,如从奠也,但从奠只陈醴酒脯醢,此奠则有牲肉等物,故实有异。

(26)主人:言主人而统主妇。

(27)马:驾车之马,每车二匹,计六匹。缨三就:缨,今称马鞅;三,三色(朱、白、苍)丝绳。就:成也。交辔:辔(p8i),驾驭牲口的缰绳;交辔,谓每两马之缰绳交结在一起。圉人夹牵之:圉(yu)人,养马之人;夹牵,在左右两侧牵着。

(28)御者执策:御,御车也,今谓之驾车;策,即马鞭。

(29)哭成踊:指主人哭、踊。出:马出也。

(30)宾出:迁祖事毕也。送于门外:送亦拜之,门即庙门也。

(31)有司请祖期:请,请示丧主;祖期,设祖奠的时间。请祖期还含有告宾的意见。

(32)侧:即昃(8),日西斜或日过中之时。

(33)乃载:载柩于车也。

(34)束:载柩之车亦称柩车,束即束棺于柩车。前束:束棺于车必前后束之乃得安固,故有前束有后束。

(35)饰柩:饰柩即饰棺,载棺于柩而后饰之。池:以棺为死者之官室,以池像此宫室之承霤,以竹为之,状如小车笭(笭通“軡”,车轼下面纵横交结的竹木条),以青布盖其上。古丧礼,君三池,大夫二池,士一池。纽前■后缁:饰柩时以白布围于柩之四周称之帷,以白布覆于柩之上面称之荒,纽即联结帷与荒者,要求前红后黑,前后左右各一纽。齐三采:齐,柩车顶端之圆盖,高三尺,径二尺余;三采,以三色缯为之,上红中白下苍(青),并充之以絮,使之高起。

(36)披:以帛横络棺上而以两头贯穿棺束并出其余使人执之,以保障棺柩不致倾覆也。按古丧礼,天子十二披,诸侯八,大夫六,士四。

(37)属引:属,犹著也,即今所谓“抢系”;引,柩车有前后辕、前后辂,以长绳属辂两端而人引之曰“引”。

(38)明器:即鬼器,与人器对言,亦谓之“送死”之器。乘车:即上所云“荐车”。

(39)折:棺入葬后置于棺之上的木架,其上再放席,席上又置抗木。

(40)抗木:抗,御也;抗木,所以御止土使不陷入圹者,加于席上,其纵其横以能掩其圹(葬居)为准。缩:纵也。

(41)加抗席三:加,加于抗木之上;抗席,所以御尘也,用苇做成,其长亦当与圹齐;三,即三重。

(42)加茵:加,加于抗席之上;茵,所以藉棺使棺不亲土也。疏布:大功粗疏之布。缁剪,剪,浅也;缁剪,即浅黑色也。有幅:有缘边也。亦缩二横三:其数与抗木同。

(43)器:即明器。西南上:谓以最西一行之南头为上。

(44)苞二:苞,通“包”,用苇制成;二,即两只,一以裹羊肉,一以裹豕肉。(45)筲三:筲,用菅草编成的筐;三,即三只,一盛黍,一盛稷,一盛麦。 (46)瓮三:瓮,一种瓦器;三,即三只,一盛醯,一盛醢,一盛屑。屑:杂碎众多之貌,此指姜桂之屑。

(47)■:亦瓦器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