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五【4 / 5】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见离缘缘还见在若随境去后更谁观境自见差见且无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八境可还自非汝见汝不还性正是汝真此若非真孰为真耶)。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

(解见性不还犹喻二月此见属妄将亦须还唯有真月所喻真性诚不还耳下文云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又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岂非此见亦可还乎问此还何所答还无明也由无明故而有能见无明若破此见即还起信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厥旨显然)。

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前将八境以对妄见权示无还由是则知本妙明心未尝生灭本有真性迷而不知却执缘尘自取流浪如前文云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然虽权指意显即是以未不离本故)。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云云何得知等○解此问意者如云虽识二月何谓真月○向下更约用有优劣体无差异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差别故此答释分为二科)。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得初果证方断分别故云未得无漏自无定力假他而见故云承佛神力借通令见者意欲阿难信知自己见之真用有若是也色界之首梵众梵辅大梵俱名初禅)。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阿那律此云如意亦云无贫过去以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乐无所劣少未入道时为性多睡为佛所呵因是不寐遂失明耳佛教修天眼用见世事因是修得见三千界如观掌果大论所明大阿罗汉见小千界大辟支见百佛界诸佛见一切佛土那律独见大千者以彼偏修作意数故于诸声闻天眼第一今言阎浮者以大千皆有阎浮以别显总亦不相违○标阿那律斛饭王子身虽出家性多睡眠佛呵为畜之类咄咄胡为寐瓮螺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佛出无由值从此七日七夜不眠失其双目世尊愍之令修乐见金刚三昧遂证半头天眼能观一薄伽梵所化之境○解孤山曰准净名经那律答严净梵王云吾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果此云见阎浮者且从近示阎浮提者洲有此树从树得名无故不翻私谓庵摩罗旧翻难分别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故耳)。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初地见百佛土二地见千世界乃至十地见无量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也)。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佛具五眼三智所见穷尽法界已上四位阶级所见浅深不同盖真见之用随证所得渐明渐远也)。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隔纸瞙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脏岂同前圣真见之用斯则真见妄见前后五重条然可辨而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胡不察焉)。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分别者差别也或可前尘留碍即是所分别之境○标权与汝观须弥山半腹四万由旬其间物象)。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

(此标劝也汝应于此所缘境中试分自他令其差别自即见性他即物象)。

吾今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将请也谁何也我今请汝于所见中详而择之何者是汝见体何者是其物象此正劝令拣)。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极穷也研穷汝之见性自远至近所见无非物象非是汝之见性芥小草也○标从四天王宫至南海岸六十四万里)。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物类虽殊见性常一不随境异即是汝真此显真见平等无差汝前问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今明境自差别见性无殊由是得知是汝真性○解孤山曰而此见性犹属二月私谓阿难所疑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如来所答岂不显真但由见性似在于内真性必周于外佛欲示之故指一切物象皆是见精所瞩瞩既斯遍性何攸局此寄见性之遍以显真性之遍夫何二说各从一义乎然则肉眼所见物象森罗佛眼所观真空寂犹恐阿难认此见性既周外物仍谓外物同我能见是故下文推而破之)。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汝若执言汝能见心同所见物亦有差别斯则见即是物佛之见性亦合是物应被汝见○解真际曰若汝认见为物吾见亦同是物汝应可见)。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汝若执言我与世尊同缘物时世尊之见既着彼物我见物时便是见佛之见经文省略但言见吾此牒所计也即便破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意云我若不缘彼物之时名为不见此不见体汝应合见为何不见也○解孤山曰汝纵救云我与世尊同将心眼缘境之时即是见佛之见吾不缘境之时此不见处汝何不见耶)。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自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解若有处可见即是物象只可名见何名见不见耶)。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文之意展转结归都有五重以显阿难见性经文存三而隐二意若具论者合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亦不见吾见处既不见吾见处吾见自然非物吾见若非是物汝见亦非是物汝见既非是物云何非汝真见)。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又若汝执见性是物亦应彼物即是于见如是则应汝见物时物亦见汝斯则人物如何分辨物体见性自然杂乱物即是汝汝即是物世间一切俱不成立如何名为安立谛耶○标复云世界安立谛中须安心境○解真际曰见若为物许汝见者汝见亦须为他所见是则体性杂乱自他不分情与无情不成安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若汝现见物时宛然分辨阿难非佛佛非阿难此则世间显然安立皆汝见性周遍了知此周遍性若非汝真复是何耶故结云非汝而谁○解见性虽同各自受用一室千灯光岂有别而彼此自照不相杂矣)。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责其不认也此是汝之真性能性于汝谓性一切心也前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不自识却从他求岂不迷倒此之大意明真见离缘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用无边平等清净体非差别用释前文云何得知是我真性○解孤山曰真性在汝而自不能知其真翻取我言以求其实迷之甚也责之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