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不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想要卖米抽身,吕厚财可不会让他如愿以偿。
吕厚财只用了一招,就让李九官的米,一斗也卖不出去。
他找了几百个地痞瘤子,直接去把李九官卖米的地方围起来,几百个地痞瘤子排成长队,去买李九官的米,买了继续来排队,周而复始,就这么一直买。
百姓若想来跟着排队,他们就会把那些百姓一顿痛打,结果百姓纷纷惧怕,避之不及。
这让李九官恼怒无比:这还有没有王法?
他去找本地官员理论,结果被本地官员轰了出来,还警告他,要是再敢捣乱,打断他另一条腿!
李九官绝望叹息,他有米,价格也不高,可是却卖不到饥饿的百姓手中。
最后无可奈何,认清现实的他,准备带着米打道回府。
可就在这时,京城那边却传来大好消息,朝中有大官员得知安徽灾情,乃是人祸多于天灾,上书奏折《请禁奸商囤积米粮以济民食》,庆帝批阅,准奏,并派出京城一品大官员,南下灾区督查赈灾。
时安徽巡抚胡克家,迅速响应,上书奏明奸商屯粮一事,请求严查祸民奸商。
庆帝准奏,并命令胡克家等人查明奸商屯粮数目,由官府定价,开仓出粜,以救灾民。
京城、省城那边的风声,迅速传到地方官员耳中。
地方官员自然是惊慌失措,寝食难安。
这种时候,他们只能弃车保帅,断臂求生,迅速把吕厚财拿出来当挡箭牌,结果吕家上下,三十二口人,被判了个满门抄斩。
地方官员开始变得积极主动,救灾如救己,搞了个一刀切政策,将当地两河一带,所有米粮仓库,统统充公,收为国有,由官方免费派发给灾民。
此举立即就收获无数民心,灾民对大京朝感恩戴德,可却苦了像李九官这样原本无辜的商人。
他们原本只是想赚点小钱,不远万里运过来的米粮,也没高价卖出,只是按照正常价格售卖,可地方官员却不管这些。
只要是在这地盘的米,我不管你从哪里运来的,也不管你花了多少钱,充公了再说。
大京朝商人本就地位低微,整个社会风气,都视商人如吸血水蛭,唾弃鄙夷。
结果李九官这次贩米生意,直接血亏,而且还无处伸冤。
他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这也算是为救灾,出了一份绵薄之力吧。
可他却不知,那些地方官员精得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别以为死了吕家三十二口人,就能把他们心中的贪婪遏制住。
他们都是乾帝时期,和珅党羽所遗留下来的瘤毒,和珅虽早已被庆帝赐死,可这些地方小疮,却难以清除。
他们将两河一带的所有私人粮仓都占为己有,然后打着官方旗号,免费出粮给百姓,一斗米,掺一斗土,算两斗米的量。
饿得两眼发昏的灾民,有得吃就已经感恩戴德了,哪里还会去关心粮食里有没有掺土?
如此,剩下的一斗米,就被那些官员收归己有,让人运去苏杭一带售卖,空手套白狼,赚取无数白银黄金。
……
李九官亏掉裤衩,带着满心的郁闷,回到了嘉应州。
祸不单行,因长途奔波,气候不适,刚回到嘉应州,他就得了风寒,大病一场。
最要命的是,他这风寒,不但要了他半条命,竟还传给了家里人。
他的妻子,他的母亲,以及他的儿子,相继被感染。
四人剧烈咳嗽一个月有余,百药不治。
结果一个月之后,李九官痊愈了,他的妻子和母亲,却因为这场风寒而相继去世。
而他那刚断奶的孩子,也越来越严重,眼看着也可能撒手人寰。
接二连三失去亲人,让李九官倍受打击,他不想儿子也离他而去,于是开始思考那个穷道士对他所说的话,难不成,他这个名字,真的克他的命?
他亲自去了一趟观音山,找到原来那个穷道士,询问破解之法。
穷道士将原本那二十两银子给回给他,对他说:
“你若是信贫道,就拿着你之前赠与贫道的这二十两,去白喜街开一个棺材铺,九天之内,为他人免费做足十九口棺材,此灾便可破解。”
李九官惊讶,面露为难:“大师,我不是木匠,不会做棺材,怎么可能在九天之内,做出十九口棺材?”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就看你自己的决心了。”
说罢,穷道士遁入山林,消失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