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瀚与朱标相视一笑,目送赵元宝离开。朱瀚缓缓踱步,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沉思片刻后缓声道:“标儿,募捐大会若能成功举办,不仅能解决眼下难题,也能凝聚人心,彰显朝廷体恤民情之德。”
朱标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皇叔所言极是。商贾是国之财源,若能引导得当,不仅能助国施政,亦可稳定百姓生计。此次募捐大会,定会全力以赴。”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郑重:“此事需慎之又慎。商贾重利,若无合适的引导,只怕会有阳奉阴违之辈混入其中,利用朝廷之名图谋私利。我们不仅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确保募捐之事合乎规矩。”
朱标沉思片刻,忽然说道:“皇叔,不如我们在募捐大会前,先行拜访几位德高望重的商界长者,向他们详述边疆百姓之困,并请他们率先表态。若有他们带头,相信其他商贾定会群起响应。”
朱瀚目露赞许之色,点头道:“好主意。待我们走访一番后,再定大会之细节。”说罢,他看向门外,吩咐随从备马,“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走一趟京中几位商界巨擘的府邸。”
不多时,朱瀚与朱标便换上便服,带着几名心腹,低调地前往京城几大商号。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京城最大的米粮商——李家商号。此商号素有‘京中粮王’之称,李家家主李德全更是以忠厚仁义闻名于世。
朱瀚与朱标刚至府门,管家已迎了出来,见是皇室贵人,连忙毕恭毕敬地将二人引入大厅。不一会儿,李德全步履稳健地走来,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瀚王爷、太子殿下驾临,实在令寒舍蓬荜生辉。”
朱瀚拱手道:“李老先生不必多礼,今日造访,实是有要事相商。”随即,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募捐大会的初衷以及边疆灾情的紧迫。
李德全听罢,脸色凝重,沉思片刻后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道:“王爷、殿下,我李家世代经商,虽不敢言富可敌国,但也知富贵者当以济贫为己任。若殿下愿意信任我李家,我愿率先捐出五十万石粮,另拨五千两银两,尽绵薄之力。”
朱标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拱手道:“李老先生高义,代边疆百姓谢过!”朱瀚亦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李德全抚须一笑:“王爷、殿下放心,李家虽以商贾起家,但家训有云,家财取之于民,亦当用于民。此次募捐大会,我李家愿为先行者,向京城诸商贾发出号召。”
朱瀚目光深邃,微微颔首:“若京城商界皆如李老先生一般,大明国运昌盛可期。”两人辞别李德全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另一位京城绸缎业的巨擘——程家商号。
程家家主程万里素来精明,听闻皇叔与太子亲至,早已在府中恭候。他略带试探地问道:“王爷与殿下今日亲至,所为何事?”
朱瀚神色坦然,微笑着解释了募捐之事。程万里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后道:“王爷、殿下,虽说商贾有义务为国分忧,但眼下时局纷繁,商道不易,若募捐事宜处理不当,恐有损商界之信心。”
朱标微微一笑,缓声道:“程老板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我们才希望诸位商界翘楚能共同携手,以身作则,向天下展示商贾之义。”朱瀚补充道:“程老板,这不仅仅是对朝廷的支持,更是商贾德行的体现,商道若能与民同利,方能长久。”
程万里沉思片刻,随即缓缓点头:“二位殿下既如此信任,程某焉能袖手旁观?此次募捐大会,程某愿捐银十万,并召集同行共襄盛举。”
翌日清晨,京城的晨曦透过云层洒在繁华的街道上,朱瀚与朱标已经再次启程,前往京城最大的药材商——许家商号。
此地素来以济世仁心闻名于京师,许家家主许鸿儒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仁厚之人。
两人低调而至,许鸿儒早已在门前迎候,见二人身着便服而来,连忙拱手施礼:“瀚王爷、太子殿下驾到,实在是蓬荜生辉。请里面请。”
入得厅堂,许鸿儒亲自奉上茶水,目光中带着一丝敬畏与好奇:“不知二位殿下今日驾临,所为何事?”
朱瀚微微一笑,直言道:“许老先生,今日登门,确有一事相求。朝廷拟举办募捐大会,汇聚天下之力,以解百姓燃眉之急。我们希望先生能够共襄盛举,为民出力。”
许鸿儒听闻此言,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后叹道:“殿下有所不知,近年药材行情波动不定,许家虽尚能勉力维持,但要大笔捐赠,恐怕……”
朱标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许老先生,药材之事,事关国计民生,许家济世仁心,朝廷皆有耳闻。此次募捐,绝非强取豪夺,而是希望能有仁心仁术之人,伸出援手,拯救疾苦。”他顿了顿,目光炯炯有神,“先生,若大明子民体魄康健,则许家药业岂不更能流传千古?”
许鸿儒沉吟片刻,抚须而笑:“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既然殿下如此信任许某,那许某定不推辞。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另设义诊数十处,免费施药于百姓。”
朱瀚闻言,欣慰地点头:“许老先生仁心仁术,实乃百姓之福。此次募捐大会,若有先生坐镇,必能振奋民心。”
几番商议过后,二人告辞离去,继续奔走于京中各大商贾之间。
数日后,京师东市最繁华的“云来楼”内,群贤毕至,募捐大会正式拉开序幕。大会之上,朱瀚与朱标并肩而立,面对着济济一堂的商贾,朱标缓缓起身,朗声道:
“诸位商界同仁,今日募捐大会,实乃为救济天下苍生而设。吾等身为大明子民,当共担国之重任,共济民之困厄。愿诸位能慷慨解囊,共襄盛举!”
话音刚落,李家家主李德全首先起身,拱手朗声道:“李家愿捐粮五十万石,银五千两,解燃眉之急。”程万里紧随其后,朗声道:“程家愿捐银十万,布匹二十万匹。”接着,许鸿儒亦站起身:“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义诊十处。”
随着几位大商号的带头,台下商贾纷纷响应,不多时,捐款捐物已达百万之巨。朱瀚目光深邃,环视四周,缓缓说道:“诸位皆为我大明中流砥柱,皇上必定嘉奖,百姓必定感激。此善举将名垂青史!”
募捐大会圆满落幕,当日,朱标亲自命人将所有捐款登记造册,并召集户部、工部以及相关官员,着手将捐赠物资合理分配,确保及时送往各地百姓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