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5章大学生活29【1 / 1】

心田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粉红女孩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下面一位叫黎萌,李孟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中午领书的时候,李孟以为是叫他,欲离位领书,差一点闹出笑话来。李孟以为她和自己重名呢,又不大能确定。经过她的一番介绍李孟才明了。黎明的黎,萌芽的萌。和李孟的名字很想象,只是声调上的不同。而班副对这两个区别分得也不是太清,可折腾坏了李孟,每次班副点名,李孟总分不清是在叫谁,听最后一个重音,班副恰恰最后一个字音发的重。后来,干脆点谁李孟都喊到,搞得黎萌莫名其妙,或许她和李孟也有相同的感觉吧。李孟有时候会偷偷看看黎萌,看着她杏眼圆瞪,无可奈何的样子,李孟便觉好玩。班副名叫陈明明,东北人。生的帅气,酷酷的,只是有些严厉,东北特有的幽默感,使他和蔼了很多,有时候眼神中透着些许忧郁的色彩,和二营五连十三排的排副很想象,蛮有威严感,和李孟住在同一个楼层,他在203室。

自从开学后,李孟总在图书馆,自习室泡着。下午放学的时候,会和室友一起看星空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千金百分百》,这个电视剧挺吸引人,也很感人。李孟记得看了一个学期都没有看完。大家看《千金》,只是消磨一些时间,是为了抛砖引玉。这块玉是陈俊带来的,他喜欢看一些卡通。其中有一部卡通片是他的最爱。那就是带有竞技性的《火影忍者》,陈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纪念品,像头饰啊,腰带啊,马甲啊。前期只有陈俊一个人看,后来寝室的八个人一起看。每天开课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社务老师会清人。喊大家打扫下卫生,准备去上课。刘老师清人的声音刚响起来,大家便兴犹未尽的离开电视前,那时候刚好一集结束,以前是每天一集,后来一周一集,对于性急的陈俊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可是人家创作者也很不容易,理解,理解。后来,电视看得也越来越少。倒是李辉突然也喜欢上了它,天天看个几集。当李孟再次看到《火影》的时候,已经更新到了240多集。

日子就像《火影》一样,不停的更新着,大家多么希望大学生活慢些慢些再慢些。

第二天的课是新闻学概论。老师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女性,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是京都某某名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建功显著,采访过很多知名人士。性格开朗豪放,尤其是她脸上那永远的名片—灿烂笑容,使李孟记忆犹新。大家对这个新闻现场的闯将,羡慕不已,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像她一样,勇敢自信和优秀,只是这些民校的学生可以有梦想吗?面对名校的歧视,他们能够坦然面对,没有自卑感吗?也许他们可以做到。

课下,有一个同学在喊,“有参加自考的没,到我这里报名了。办张京都商业银行的借记卡。”李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借记卡,去工商银行办了一张工商的,他搞不明白什么是自考,怎么还要办卡,不是学校自主命题吗?后来,学校发了报考指南,李孟才知道怎么回事情,04年10月份的算报不了了,只能等来年吧。

b校请得都是一些国立大学的高材生,工资自然不会太低。他们平时工作很繁忙,在b校校长的再三请求下,才答应过来带课,不过每周只有一天课。自然,这样的教授就成了很稀缺的资源。由于属于兼职性质,更换老师的几率也蛮高。有些负责任的老师,会坚持教完一个学期。尽管是高价聘请,必定民校的待遇没有国立大学的好。b校像昱泉一样,聘请一些老教授来代课。这些老教授要么在职,要么已经退休在家。b校会派校车接送。在昱泉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现象,老教授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了三尺讲台,留给了他们深爱的学子们。在昱泉,有一个老教师,79岁高龄,在她还没有活到八十的时候,离开了她深爱的毕业班,教完最后一班,她就决定不教了。因为子女们再三要求她待在家中养病。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业,每次她都会带病来授课,自然同学们都很爱戴她。在离高考还有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她批改着模考的试卷,安详的去了。全校都很悲痛,送行的那天,全校师生都去了,花圈成海,每个人佩戴着白花,深深的对这位慈祥的老人鞠躬告别。这样的一个感人故事,过去已有十年余了。尽管这个老人没有带过李孟课,但是李孟每每想起还会流泪。他也永远不会忘记小学的时候,教他们语文的吴老师,那时候他已经满头白发。后来,被调到一个偏远小学当校长,小小破烂的一所学校,只有两个班,插班上课,学校也只办到二年级,学校总共也只有十多个娃娃。没有生源,没有老师,吴老师既是校长,又是老师,又是家长。转眼间也有二十多年过去了,吴老师也许早不在了,李孟也只能隔着遥远的空间,深深向他鞠上一躬。

八天后,李孟高兴的去找李辉,祝他生日快乐,把八天前的秘密礼物也塞给了他。李孟吃了两口,埋怨了一通,什么嘛,哪里搞得烂桃子。满心欢喜,一下子凉了,心里自然很不舒服。自己不舍得吃,不舍的穿的,换来了一顿数落。李孟听说,学校还有普八,希望和李辉去舍务处看看能换成普八吗?舍务处,爱搭不理的,轻易打发了哥俩,早干嘛去了,现在换也可以,住宿费不退。两人也没办法,马上交款的截止日期就到了。李相老师也到处张罗着,招生办也跑过几趟,有什么最新信息都和李孟透露一下。李孟也知道班主任的难处,学校把追讨学费的事情交给了他们。到班级有老师催,到寝室舍务老师催。李孟有些生气,至于催得这么紧吗?又不是不给。尽管李孟很省很省了,大学的物价相对于b市来说还是高不可攀。孟爸四处借钱,凑了几百,又都交给李孟做生活费了。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抓紧时间去找份兼职。兄弟俩周末就去市里转一转,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人说抄写员工作好干,把稿子带回学校抄一抄送过去,只要能够审核通过,会有稿酬。前提是先入会员,一人一百五。会费三百,再加上押金,三百多,使兄弟俩望而生畏。此路不通,换别的路吧。买了几份招聘报,很多都要求全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全职当然不可能。兄弟俩,看到了商场导购,服务生觉得可以去试一试,打了电话,是中介,交了会费,能不能找到工作还一说呢,何况会费又不退。外面没有办法,那就在校内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