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b市夏季的早晨是凉爽的。有很多人早早的出来晨练。老孙头,也有这个习惯。老孙头,是不容易醉的。人们形象的给他一个称谓—酒鬼。可是人近中年,身体没有以前好了,前列腺也有了问题,医生建议他禁烟酒,多运动。也许是因为高兴吧,忘了忌讳,多喝了几杯,醉了。虽然是醉了,老孙头还是早早起来了。跑了一小圈,凉爽的晨风,吹拂着他红红的脑袋,甚是可爱。借着凉意,老孙头,双脚开立,运运气,他打了套太极。吃完早饭,悠哉悠哉的到王玉家来。王玉,也早早的起来了。料理着自己的那些花草,等待着老孙头的到来。老孙头,刚踏进王玉家的大门。王玉就放下水壶,跑着迎接老孙头。由于兴奋,王玉一夜没有睡好觉。虽然有些困意,这样一跑,倒精神了许多。他们今天要去找领导谈谈他们的宏图。
二人交谈着,向市政府走去。
“咱们市这些年发展挺快的。你在国外的时候,没有想到家乡会发展的这么快吧。”
“对,是发展蛮快的。在国外的时候,老是有人对咱们国家存在偏见。说咱们国家穷,人口素质低,只会窝里斗,不会团结。特别是教育,不注重教学质量,完全是以前的一些老方法。老师动不动体罚学生,说咱们国家没人权。我当时听了心里确实不是个滋味。我出国的时候,特意去了几所学校考察过。他们那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个教育,一定要抓好,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应该早些把我国的教育质量搞上去。”老孙头感慨的说道。
王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转眼间来到了市政府。
领导,早早的在门口迎接他们来了。原来老孙头,昨天晚上就到领导家去了。把他们的蓝图大致说了一下,李领导特别感兴趣。说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把本来明天早八点的会推到了下午三点。李领导是一个惜才的人。
李领导,叫李臣。本地人士。瘦高个。去年,破格提拔的。在入职大会上,他是这样说的。我李臣个子高了些,骨头也比常人的长了一些,硬一些。在职期间,一定要带给大家一个舒适温暖的新市区。如果我辜负父老乡亲对我的后爱,就请砸烂我这堆皮包骨。从去年入职的一年半,李领导,确实不负众望。把淮海公园建了出来。
李领导,以前是老孙头的一个得力的学生。他的思维方式和别人的不一样。做数学题目,他总能找到很多种解法。有时候,连老孙头都有些佩服他。据李领导的父母说,他们发现小李臣三岁的时候,就有这个天赋。
李领导招呼他们坐下。
他们把蓝图,都向领导一一汇报。
领导连连点头。
“市里很看中你们的这个方案。不过你们属于私人办学。上面现在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法律条文。第一领导说过,要专要红。我们也会慎重考虑的。必定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会把教育局的一些同志请过来,我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向省厅汇报一下,等有指示下来了,我们就通知你们。”
这些日子对他们来说,好像是好几个世纪。人生就是这样奇怪,有无数个牵肠挂肚,无数个焦心等待。
接到领导的通知,他们早早的来到领导的办公室。领导也在等着他们。还没等他们开口,领导就激动的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提案通过了。省厅指示,市政府也尽量协助你们。”
王玉紧紧握着领导的手,兴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领导接着说:“市里考虑到你们的难处。知道明光药厂吗?破产倒闭多年了,一直空着。条件简陋一些,适当修缮一下。我们也是再三考虑的。这个厂虽然拆除了一部分,但还有十多间房子吧。房子质量还是蛮好的。你们可以去看看,不行我们再商议。我可是在教育局同志面前担过保的。你是从国外回来的,教育方面的专家。我可对你寄予厚望。具体的教育局的同志会详细和你说的。不过,我有一点想不通。你是高材生,为什么不进国立中学呢?必定是国家的,各项条件都很好,有保障。可以大展宏图。我们市也在逐年抓教育质量,抓升学率。我们正需要这样一批优秀人才。”
王校长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也一直很敬重领导您。一个革新主义者,敢于面对着多方的责难,锐意革新。恐怕里面的艰辛,领导您最清楚不过了吧。我也想步李领导你的后尘嘛。不过话说回来了。光靠几所重点中学,恐怕很难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百年大计,人人有责,还是全民办学的好。
李领导欣慰的点一点头。
其实,李领导也是试探一下王玉的决心。李领导虽然比王校长要年轻许多。不过是一把识才的好手。
市里流传最多的一个故事,就是领导棋盘选才的故事。
领导需要一个秘书。市里同志帮着物色了好几个优秀人才。大家都知道李领导选才的标准,比当年皇帝选妃还要严格。所以,大家也很谨慎,千挑万选的。大家知道领导肯定要面试。但是什么个面试法?大家很期盼。这件事,也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有些人很不以为意,不还是贪污腐败的把戏,看谁送的钱多呗。
面试那天确实很奇特,面试地点领导家里。也没有怎么安排,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壶茶,一盘棋。当时很多人确实很纳闷,不知道李领导壶里卖的什么药?李领导说是以棋会友。他们每人和领导下了一盘棋。没有下文。领导迟迟没有公布答案。就像请老朋友喝茶下棋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些懂棋的朋友,说李领导这招高明。有些人却说,有什么高明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多月过去了,李领导公布了答案,全不合格。很多人就更纳闷了。莫非他在等什么?这话算说对了,是姜太公的故技重演。在钓鱼。
有这样一个故事。b市有一个地方叫洪村,到夏季经常闹洪涝,遭龙卷风。李领导上任以来,一直关心着那个地方。有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嫁到了哪里。也就是倒插门。放着优厚的待遇不要,来到这穷山恶水。一心只有当地的百姓,多少次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百姓的生命财产。曾从危房中,把一个老太太背出来。李领导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雨天。他正忙着帮百姓搬东西。村支书也在领导面前一直夸这样一个好青年。李领导得知,他也会下棋。便想和他下一盘棋。李领导也期盼着这一盘棋。一直没有机会。既然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呗。你不找我,我找你去。李领导说到做到。
第二天,拿着一盘棋,找这个小伙子下棋。李领导也搞微服私访,借找小伙子下棋,了解一些最近的旱情。
这个小伙子叫吴为,有一次,进城办事,在一个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听老板讲到这个李领导选才的故事,对李领导多少有些耳闻。按理说,何必费这么大周折。堂堂领导,需要个帮手,派人把他接过来不就得了。也许这就是惜才吧。李领导的眼光不错,这个助手提出的一些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把昔日的洪村变成了今日的红村。昔日的洪村有一顺口溜,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小偷小摸,层出不穷。足见洪村治理的难度。也许因为太穷了。60年闹饥荒的时候,全村老少全出去要饭,也算是洪帮吧。也许因为恶名,洪村的姑娘嫁不出去,也没有姑娘愿意嫁到那里去。小小的一盘象棋,却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就是中国的智慧吧。
吴为来自山东,大学的时候,结识了洪村唯一的大学生,邓琳,他们很快的坠入了爱河。在毕业的时候,吴为的父母,给吴为在城里找到了一个工作,事业单位,多少人挤破头想争取一个名额。可是吴为这小子,一直说要下乡去。吴为父母就找来了,邓琳。他们很喜欢邓琳已经把邓琳看成了准儿媳。邓琳也把吴为父母当成了准婆婆,她也很喜欢这样的一个婆婆。吴为的父母,希望邓琳劝劝吴为,让他安心的去上班,他们就不干涉儿子的感情,这必定是儿子的前程问题。邓琳就犯难了。是劝还不是不劝呢。挣扎了一段时间,她选择了第三条路—分手。她给吴文写了一封分手信。她没有胆量去面对吴为如水的柔情。她想,我多想爱吴为呀,我离不开他。可是他是一个孝子。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拉扯大。人都说养儿为防老。吴为是家里的独苗,是家里的希望。伯父伯母,希望他能够有出息。吴为是属于城市的,他理应属于城市。他比我有才华,比我有前途,城里有先进的设备和设施,他的才能能够得到充分施展。农村的条件差,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我不能那样自私,真的不能,可是我爱他。伯父伯母离不开他,需要他。我不希望他和家人决裂。天下何处无芳草啊,他会遇到更好的,那才适合他。我是穷窝里出来的,那里是我的家,是我的根。虽然人人都往城里跑,都想成为城里人。可是那里有我的娘亲呀,子不嫌母丑,我是这块热土哺育的,正如吴为和伯父伯母的关系,同样不能割舍。一切都会过去的,忘了我吧,找个比我更好的爱人。邓琳就这样的离去了。
吴为接到信,很伤心。吴为父母劝儿子想开些,好女孩多着呢,在城市里生活多好呀,可惜咱们和琳儿没有缘分,过些日子,妈妈给你介绍一门亲事,要长相有长相,要学历有学历,要家世有家世……都是高干家的孩子。吴为是一个孝子,顺从了父母,去上班去了。父母给他介绍了不少女孩,他也出去和他们玩。可是有一天,吴为很晚都没回家。吴为父母给公司打电话,公司说他早就离开公司了,中午就走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吴为父母很是着急,就差没报警了,他们还以为孩子遭绑架了。后来,在吴为抽屉里发现了一封信。是给他们的,是和邓琳分手后的不几天写的。吴为在信里说,孩儿对不起父母大人,我的身体是你们给的,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邓琳是个好姑娘,很善良,想的总是他人。我知道她很爱很爱我,我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她的情谊。她要离开我的时候,她一定很伤心,又要哭坏了身子,她很瘦弱,她一直有胃病,我一直想帮助她,给她改善一下,让她生活的好一些。我给她任何东西她都不要。我们约会她也总捡偏僻的地方,她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爸妈儿子喜欢她,离不开她。一边是亲情,一边是至情,里外都是肉,割去哪一块都疼。邓琳她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一番挣扎。她不希望儿子和父母决裂,她懂得我的心,她总是这样善良,想到的总是他人。遇到抉择的时候,她宁愿牺牲自己。割去了至情这块肉,这可是心上肉啊。给儿子一些时间吧,儿子永远是你们的好儿子。儿子去找她了,我不能失去她,你们我也不想失去。就由儿子去吧,儿子长了这么大,都是你们在精心呵护着,儿子这样做是对的,你们也一定会支持儿子,邓琳是你们的好儿媳。
吴为去了安呔b市洪村。找到了,邓琳的家里,邓琳父母说琳儿一直没有回来过,也没有给家里捎个信。吴为找了几天,没有找到。怎么办呢,回家吧。可是后来想想还是不死心。既然找不到你,那我就留下来,等你回来。吴为住在了村支书的家里,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他也经常下田劳动。晚上的时候,搞一些科研。收集标本,经常背个小筐,到处捡土块。转眼间,半年就过去了,吴为的脸也黑了,腿也黑了。
这半年多,邓琳去哪里了呢。是呀,她去了哪里呢。
其实也不远,就在安呔的隔壁江城。她去借鉴一下江城抗洪抗涝的经验。这半年一直和河道打交道呢。她详细的把江城的水文资料重新核实了一遍,发现了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为什么要研究江城水文,因为洪村旁边的一条河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历史,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隋唐大运河,而邓琳研究的就是洪泽湖的水文。
洪村的水文比较特殊。下暴雨的时候,只要不是太严重,一般都能泄的出去。而洪村比较低洼,雨水直接往里灌。市政府也一直很重视洪村的旱涝问题。需要雨水的时候,却没有。不需要的时候,下个没完。洪村这里似乎住着一条恶龙,净不做好事。喝多了,就吐,吐完了,就打呼噜。而这呼噜不得了,这是洪村的另一自然灾害—龙卷风,庄稼常被连根拔起。这样的恶劣环境,也难怪洪村有丐帮之称。
邓琳离开了吴为,心里自然是很痛苦的,但她没有任自己这样枯萎,她应该做些更重要的事情。
邓琳半年后,回到了家里,听家人说,有一个瘦弱的挺白净的小伙子来找过你……邓琳没等父母说下去,急着问:“他回去了吗?”邓琳父母让她到村长那里看看。她急忙去了村长家,吴为这时候不在家,又去搜集标本去了。支书一直夸奖着吴为,说他是个好小伙。像这样的小伙子太少了,难得有人到咱们这个地方来,洪村有希望了。
邓琳在吴为工作的地方,仔细的看着,生怕这是一场虚幻的梦。
镇静又镇静,直到她把她曾经送给吴为的笔套拿在手中的时候,才确定这不是梦。这是邓琳亲手织的,很小巧玲珑的笔套。一般的织毛衣的针比较粗,不好用。邓琳想了好多办法,最后还是被她想到了。把钩针拿来,把头钳掉。吴为很喜欢这个笔套高兴的不得了,虽然他暗笑邓琳的迂,直接用钩针钩不就行了呗。恋爱中的男女就这样一个状态吧,不管理性不理性,顽童不顽童的,总会去傻傻的做着笑着。吴为写东西比较多,他有个毛笔喜欢把笔握的紧紧的,加之有些笔设计不合理,时间长了,手总是会颤个不停。邓琳会帮他按摩。所以嘛,同学说他们很奇怪,大夏天的焐手玩。邓琳心细,也怕别人笑吴为。就给他编了这么一个可爱的笔套。
邓琳正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中的时候,吴为也进来了,愣了半晌,筐也忘了放了,一直这样背着。邓琳也愣在了那里。两个人都差点认不出对方了。邓琳憔悴了很多,脸色黄黄的,还泛着白色,没有了女孩子那种甜美的红润。吴为倒强壮了很多,皮肤黝黑黝黑的,穿着好像是村长孩子的衣服,显然不合身,俨然纯乎是一个农民了。两个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哭在一起。
这样的一对恋人,经过这样的一次刻骨的经历,怎么不令人动容呢。后来,吴为的父母,也想通了。由儿子吧,趁现在手脚还灵活,身体还忒结实,游历名山大川,这样的年纪,也退休了,该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相偎着坐着摇椅,慢慢的摇着,享受着幸福。对儿子唯一的希望,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