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四十一章 意外邂逅(4)【1 / 1】

辽西的桃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现在二战刚刚结束,美国与苏联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双方的关系良好,两国关系如何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清泉铭越的直觉告诉他,美苏关系必然走向破裂,最后必然走向对抗,因为苏联如果想要避免冷战,那就必须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是否放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以苏联的国力来说,是不如美国的。但是采取透支国力的策略,在某些时期可以与美国达成国力上的针锋相对。可美国有持久力,苏联没有持久力。所以放弃与美国争夺霸权,对苏联来说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可是苏联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世界霸权。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十月革命取得成果以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就在期盼和准备世界革命,共产国际正是为了推行世界革命这一战略任务而诞生的。

综上所述,清泉铭越认为美苏根本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那么接下来,日本的安全环境是和美苏中的三国角力息息相关的,这三个国家的三国演义,决定着日本的命运。

中国作为当时三国博弈中实力较弱的一方,目标是生存下去和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目标是同时压制住美国和中国,而美国则相反,目标是压制住苏联和中国,三个国家的背后是一种复杂精妙的三角关系。

在这种复杂的三角关系之下,美国、苏联和中国就像是三股龙卷风,不停地碰撞和激荡,日本在这三个大国的博弈之中恰恰处于一个巧妙的安全地带。日本首先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中东亚政策的重要支撑,对于美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美国制止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关键棋子,如果苏联或者周边其他国家谁攻击了日本,那么就必然会酿成一场大规模的冲突,事态就会走向不可控。

另一方面,清泉铭越认为中国方面国共必然走向分裂和内战,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抗战中因共同目标而隐藏于国共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虽然10月10日国共《双十协定》签定,此协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并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但是虽然那个美国人马歇尔在四处奔走调停,但他显然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常凯申。美国自身的南北战争经历,才为其现在的国家形态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历史模式似乎注定了这样的轨迹:分裂、战乱、统一、腐败、起义、分裂、再统一,如此反复,已经延续了五千年的岁月。用《三国志》里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其次常凯申受传统政治思想影响很深,骨子里有传统文化中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封建帝王意识。这种思想制约了常凯申的政治胸襟和思维方式。

清泉铭越认为内战必然会爆发,这就决定了中国没有意愿,也没有条件去对外实施扩张。因为美国、苏联和中国都是大国,大国都会产生争端,在产生争端的时候,就会产生战略上的安全空间,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日本既是距离最近的旁观者,也是离核心利益最远的局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