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04章 断章取义【1 / 2】

深林凡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宣宁郡王府内,方谨初朝华歆公主含笑道谢:“多谢皇姐指点,若不是有皇姐惠宁可有的头痛了。”

华歆公主芳眸凝睇,美目流盼,悠悠道:“弟弟客气了,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帮你也是帮我自己,还得谢谢你给姐姐出了这口恶气。”

到此为止,方谨初虽然在和公侯们的直接交锋中大占上风,但最多也只是让他们不敢妄动,因大批官员去职而造成的政务积压朝政危机,仍然是悬在他头上最锋利的剑。

奔忙不休的中枢官衙之外,平都在炎热的夏日迎来了一段诡异的平静,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盯着那位年轻的皇帝,等着看他撑不住,引来天怒人怨的时候,再好好和他算一算今日颜面扫地的账。

他们不知道,他们永远不会有这个机会,反倒亲眼见证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迹。

辞官事件在三省六部的官吏之间引来了轩然大波,有抨击皇帝独断专行、狂妄无知的,有讽刺辞官者欺君犯上、作茧自缚的,然而更多的人都在担忧,走了的几乎是各司全部的中层官员,这一下地方上多如牛毛的公文全都积压在了底层小吏这里,他们并没有任何决策或协调各部处理政务的能力,难道要皇帝陛下亲自来逐一决断吗?

就算陛下天纵聪明,可裁决国事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经验,绝非靠一人的天赋才能所能应对,更何况陛下还从来没有学习过政务国事,在此之前甚至连奏折都是交给大臣们代批的。

他们却忘记了,方谨初虽然自己不会,可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旧例。他前不久刚刚一头扎进了汗牛充栋的皇史宬,把近几十年北靖的政务记载没日没夜地读了一遍,生生把自己累到了高烧的地步。

这样的功夫,虽然仍不足以让他能够从一个门外汉一步跨越到老练的政客,就像死记硬背了一肚子书的人不等于就能出口成章一样,但却能让他对国事有了提纲挈领的了解,他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第二日,惴惴不安的各司官员们在人丁稀落的官衙里,接到了一封离奇的圣旨,要求他们把之前习惯的工作流程彻底改掉,他们不再被要求亲自去逐一解决手头的政务,而仅仅需要把各地等待决策的公文奏折都写成节略汇报上来,交给宫里统一批复,再把批复的结果下发给各地官衙即可。

这样一来,原来纷杂交错的事务变得无比简单,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负责原来三倍以上的工作量。

然而他们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无比惊诧,皇帝以为他是三头六臂无所不知的神吗?他们的工作是简单了,可压力都集中到了皇宫,陛下怎么可能把如此浩如烟海的折子都一一阅读批复?

更何况,事有轻重缓急,原先需要皇帝和朝臣们商议处理的大多都是不能由下属官吏替代的事务,有时一个简单的决定都需要反复商讨数日才能决断,何况现在这纷乱如麻琐事混杂,如果陛下错过了急如追火的国事,后果不堪设想。

皇宫之内,却是另一番场景。

被从丰野靖安军中紧急召集而来的三百文职,怀着忐忑的心,接受了一个神奇的任务。他们以苏芩芳为临时主官,被分成了八个小队,各自负责从一个部门汇总上来的节略,另外还有一个小队专门负责核验,另一个则负责记录。

他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按照皇帝提供给他们的薄薄一册新写就的名册,分成了甲乙丙丁四个章节,都是些独立的政务用词,乍一看就和给小儿习字的字帖似的。而他们只需要从节略中筛选用词字眼,然后把那些节略按时间顺序分别放进对应的四个盒子。

甲组最好区分,那里面分出来的都是如各地官员日常请安、工作汇报等,仅仅需要归档或可以简单批复的折子,这一批将在汇总后直接下发回去,仅仅需要上报一个单录。

乙组次之,那都是些需要决策,但并不急于一时,可以在知晓后徐缓处理的,这一批则在登记后被封锁在了宫里,留待将来朝政走上正轨后再行处置。

丁组的盒子最小,那里面是真正至关重要,必须皇帝本人会同中枢重臣商议处置,每个决定都牵涉重大的事务,将被直接呈报到方谨初这里。

而丙组则占用了最大一只盒子,那里面涵盖了大大小小同样需要及时处理,不过却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