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这个提议会不会被皇帝采纳呢?会不会得到首相以及诸相的支持?
答案是肯定的,会。
藩镇之祸已经把大唐折腾了好几十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田地荒芜户丁流失,根源就是军政财吏税一把抓,节度使的权力范围实在太大了。
现在北方四镇已没,各地军使也被张军废了一大半,眼见着藩镇就要成为历史名词了,皇帝和首相只要不傻,必定会支持军政分家。
不只是军政分家,财权,税权,官吏的任命权,这些肯定都是要被收归中央的,继而加大官员的审查考核力度。
就算是李晟自己,虽然权力欲比较大,但也绝对不会反对张军的建议。这点公心他还是有的。
事实上,这会还成气候的,有势力的节度使,也就是河东马燧和凤翔张军两家。
张军自荐军部,对这个节度使没什么留恋,而马燧随时都能入朝,想来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非他莫属。
所以张军话里,有邀李晟过来同任大都护的意思。李晟也能听懂。
大都护其实和大都督是平级武官,大都督是中官序列,大都护是外官。
在此之前,大都督负责国家内部地区军事,大都护负责边疆地区,对外。两个职务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
现在藩镇没有了,节度使和军使团练肯定会全面撤消,统一全事,那自然也就没有了内外之分,大都护进入中枢也是应有之意。
而张军的意思李晟也明白,大都督大都护依然是同级,并没有上下之分,只是各自负责的工作上有所区别。
大唐是贵族议会制,重大事务都是群策群力,大家商量讨论,军部自然也不会例外。
按张军的想法,只有皇帝可以两边兼顾,首相有权了解质询,其实更多的是务虚,实际工作是以次相和大都护来分别管理两端。
张军感觉李晟可以胜任国土防御工作,负责代表国家和外藩打交道,这是他的强项。他的性格不太适合搞行政。
而马燧,张军感觉可以在大都督的位置上过个渡,以后可以接李勉的班,或者去充次相。他其实比较擅长行政事务。
至于浑日进,张军打算让他兼管南北衙事务,管理后勤这一块还有协调各地。军事统一以后,兵员和退役的相关工作就要开展起来了。
其实张军本来的想法是把李应右推上来管理后勤的,但想了想还是暂时作罢。他自己也确实离不开李应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