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我就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玉泉书院的交接仪式很正式。
京城名儒、国子监大学士、长安县令,尽数到齐。
镇国报社专门派记者进行了全程的采访。
甚至是,在院长老宋、曹阿瞒、曹正淳,对着李牧躬身递上书院官凭的一瞬间,还被一名速画技师现场作画,用作头版头条的图画。
锦衣卫、东厂番子在现场维持秩序,随时监视曹阿瞒和曹正淳的动向。
值得一提的是,宁王府首席幕僚刘养正也来了。
刘养正不关心书院交接,他只在乎能不能把这几百师生给带走。
至于曹家,刘养正直接无视了。
曹家,皇帝吃定了,玉皇大帝也留不住他,皇帝说的!
用宁王的话来讲,这个叫做破财免灾,
书院没了可以重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师生走了,那就真的没有了。
简单说,就是面对皇权,宁王也放弃了曹家,曹家可以死,师生不能丢。
书院的官凭文书递到李牧的手里,李牧说了一小段的交接感言。
朱厚照为了应景,专门从神机营借调了八门号炮,获奖感言说完,号炮齐名!
神枢营的厨子,杀猪宰羊,在交接仪式结束之后,李牧趁热打铁,开始祭拜孔圣人。
玉泉书院的匾额也摘了下来,换成了大学士孔闻韶提笔亲书的匾额——镇国书院!
孔闻韶亲自提笔赠予匾额,就代表承认了镇国书院的合法地位,得到了孔家的认可,就等于得到了大明八成文人的认可。
大家的饭碗都是孔圣人给的,哪怕不愿意,也不能吃完饭就砸了锅、再拉坨翔!
交接仪式和挂牌仪式结束,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立刻上前,给曹阿瞒、曹正淳套上了枷锁。
“李牧!”曹阿瞒一声怒吼,心有不甘,“该给的给了,该交的交了,你为何非要治我二人于死地?”
来做见证人的都是名儒,在曹阿瞒吼完,他们也觉得李牧这事儿干的不地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曹家已经败落,掀不起什么风浪,没必要赶尽杀绝吧?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李牧装作十分疑惑的模样,“和我没关系,我可不是什么落井下石的人。”
周聪见状,清了清嗓子,对着在场的所有见证人一拱手,“曹阿瞒、曹正淳无视朝廷政令,私设公堂、开设地下钱庄、放高利贷、兼并土地……触犯的是大明律法,下官也是奉皇命办事,和李伯爷没关系,他不知情!审讯结果后面大兴县衙会进行公示!”
见证人们恍然大悟,纷纷指责曹家为富不仁、罪有应得。
刘养正对着李牧一拱手,“伯爷,这些人我可以带走了吗?”
“可以啊,随时可以!”李牧点点头。
随即,刘养正开始组织这群师生撤离。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玉泉书院内共有学生360人,教书先生二十人。
愿意和刘养正走的不足二十人,教书先生更是一个都不愿意离开书院。
学生选择继续留在镇国书院读书,教书匠们选择继续留在书院教书。
就连那个被李牧气的险些断气的,叫做范进的老学究,也选择留下来。
刘养正懵逼了,这群忘恩负义的东西,忘了是谁花钱培养你们,忘了谁才是你们真正的主子了吗?
可任凭刘养正怎么给他们洗脑,这群人就是不为所动,像是臭无赖一样,赖在书院就不走了。
对此,刘养正也没招儿。
李牧斜着眼睛瞥了一眼刘养正:他们敢走才怪,伯爷我一顶冲击军营诛九族的重罪扣在他们脑袋上,他们谁敢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