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我就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就以老夫为题,做一首题材不限的诗词如何?”
“没问题!”李牧顿了顿,伸手一指文徵明和王德发,“但我要确定一下,他们带来的是不是王明礼全部的诗词!”
周聪明白李牧的意思,万一现在没有,王德发找后账就麻烦了。
死人的诗词集,随时可以作假。
如果有人默写了李牧的诗词,挂名王明礼,那就难办了。
随意,周聪看向王德发,沉声问道,“王德发,你面前的是不是全部?”
“是!”
不仅是王德发一脸懵逼,就连文徵明也是如此。
一个人再牛逼,能写个几十首传世的诗词就很不错了,真以为谁都是太白小李?
“好!”周聪正了正衣襟,“如果日后,你们说王明礼的诗词有遗漏,本官就让你们试试大兴县衙的酷刑!”
王德发吓得全身一激灵,就感觉后背发凉。
可在想想李牧的话,找到像似的就算抄袭,我怕个毛线?
再说了,现场出题,如果李牧答不上来,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不抄袭,也变成抄袭了。
李牧抿抿嘴,王朝第一时间上前,在书案上摆好了八个酒杯。
打开腰间的水囊,倒出来浊酒。
这个时候,他可不敢给李牧喝五粮纯、茅台玉液,那玩意儿劲儿大,给李牧灌倒了就不完美了。
李牧轻轻抿了一盅酒,上下打量赵氏方,假意的酝酿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口: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
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江南学子们倒是没感觉出来什么,就觉得李牧这事瞎写的,一点才情都没体现出来。
就连文徵明和王德发都笑了,翻都没翻诗词集,觉得这样的诗词抄袭,真心辱没了王明礼的威名。
就连朱厚照、徐鹏举二人也是微微一皱眉:老李,这也不行啊!
张铭见状,脸上浮现忧心之色:“老朱、老徐,啥情况?我不懂这东西,但看你们的表情好像写的不怎么样啊?”
“确实,不……”
朱厚照‘不咋地’三个字还没说完,却发现赵氏方激动的站起身。
“你怎么知道淮扬小调?怎么知道老夫是淮扬人?你怎么会宫羽调式?”
李牧一脸懵逼:赵老先生,您在说什么呢?我怎么一点儿都听不懂呢?什么淮扬小调?什么宫羽调式?我就是借鉴了一下后世的板桥先生而已。
这首《老书生》是板桥先生《道情十首》中的一首,道情曲是地方曲艺,明清的时候,道情曲在江苏淮扬地区风靡一时。
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赵氏方屡试不中,沉寂了好几年,被人开导之后才去教书的。
不仅是赵氏方,很多名儒不是不做官,而是考不中才选择了教书。
可以说,这一首诗就是大明朝半数教书先生的现状,也是他们所有人的心声。
“就这?”
文徵明哈哈大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李牧,你如果就这点才情,我劝你还是别丢人现眼了。在场的书生文士,随便站出来一个都写的出来。”
“你,给老夫闭嘴!”
赵氏方狠狠一拍桌子,对着文徵明横眉立目,“不懂这面的内涵,你就不别哔哔!”
“……”文徵明一脸委屈:不是,你们偏袒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啊,本来写的就不咋滴,还能成神作是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