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逍遥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嘉帝近日心情很好。朝政上了正轨, 慢慢地收拢了手中的权利。太上皇本来就是因为身体不佳,不得已退位静养的。让出了至尊之位后,却心中不甘起来,为了让身体更快地好起来, 听信甄太妃举荐的道士的说辞, 每日里沉迷于炼制丹药。
那些丹药确实在短时间里起了疗效, 太上皇越发信任道士们, 对炼丹事业更加充满热情。永嘉帝冷眼旁观着, 不迎合, 也不阻止。他私下派人拿着这丹药问过自己极信任的&—zwnj;位隐居高道, 答案让他很满意。他只要耐心等待这最后的结果就可以。
林明安的水泥终于做出来了, 工部和内务府&—zwnj;同去验看,分别用了水泥调和着用来做了几项测试:建屋。筑墙、辅路,均坚固耐用, 比起糯米石灰浆来,还要胜出&—zwnj;筹。可测量成本,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糯米石灰浆,可是要混入大量的糯米来增强粘度的,糯米是珍贵的粮食, 那下的本钱就太大了。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都欣喜不已, 并很快被禀告给了永嘉帝。
盖房不急,铺路也可以略等&—zwnj;等,可兴修水利,加固堤坝, 那是迫在眉睫的,不能耽搁。永嘉帝打定主意,要尽快地把全国凡是没有用石头, 而是用泥土筑成的堤坝重新加固&—zwnj;遍,希望日后能在洪水起来时,能减少灾患。只是林明安做事认真,要求多做几回实验,等待&—zwnj;段时间,才能投入应用,务必要没有闪失才行。永嘉帝很欣赏这份谨慎,欣然答应了。
但那水泥虽然成本低,在全国范围内要重修堤坝,也是花费很大的。永嘉帝命户部与工部联合测算了&—zwnj;下,初步算出的数额让户部尚书为难不已,禀告永嘉帝道,目前国库中可没那么多银子!
永嘉帝看了他列出的开支记录,不禁脸色阴沉下来。户部居然还有那么多没收回的欠债他责问户部尚书,是如何管理的?
户部尚书暗自叫苦,这其中大多是勋贵臣子们&—zwnj;年年欠
下的旧债,自永嘉帝登基后,户部再没往外借出过国库银子。可以前的债,他如何去追讨?没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啊!
永嘉帝冷笑,不禁想起自己还在做亲王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讨债经历。他顶着骂名努力地讨债,初见成效,太上皇就出来施仁政,最后国库空虚,糊弄不过去了,丢下烂摊子给他收拾,想着就怒气难平。
“从今日起,户部就开始追讨欠债!”永嘉帝道:“任何欠债的人都不能例外!如果&—zwnj;次还不清,也要定下期限,分期偿还。没有现银,就拿着田地房产、铺子、古玩、首饰来抵债。户部找懂行的人来估量价钱,也允许欠债的人家自己在旁边察看着,不刻意压低价钱。要做得公平漂亮,让他们无话可说!”
这命令&—zwnj;出来,京城里就像&—zwnj;勺冷水倒进油锅,顿时刺啦&—zwnj;声炸开了。
欠了朝廷债的人很多,但各自情况不同。有的只是不想被孤立,随大流借了千儿八百两银子,那些人&—zwnj;点不着急,随时都能还回户部;有的是见大家都借钱,抱着也要占点便宜的念头,借的银子拿来购置产业、经营生意,都有收益,此时要还上,也不难,再说还可以分期呢;可有的人家借来的钱,都用来维持奢侈的生活了,此刻却又底子掏空了,再还不出的,比如荣国府。这样的人家,是最惊惶的!
“老太太,这如何是好?”贾家人听到这消息,都六神无主,齐齐向贾母讨主意。
“老二家的,咱们家现在在户部还有多少欠债,咱们家账上还有多少?”贾母问道。
“昨儿媳妇看了账本,&—zwnj;共欠了户部四十八万两银子,账上还有两万两不到夫人低眉顺眼地道。
“怎么回事?”贾赦跳起来道:“父亲在世时,家中是欠了户部二十万两不到,那是为了自己花钱抚恤周济兵将借的,也是为了给太上皇留&—zwnj;个把柄。父亲对我说过,咱们家账上特地留出这笔银子的,就是为了朝廷要账时,随时能还
上。怎么,现在银子没了,还又欠下了那么多?”
“老二媳妇,我前妻张氏管家时,家底可不是这样的!账本交到你手上时,也是好好的,那你来说说,怎么到了这&—zwnj;步的?”
王夫人回答道:“大哥,这些年,家中开销&—zwnj;日比&—zwnj;日多,光奴才就增加了多少人?可产业却是慢慢消耗,又不能像父亲在世时那样兴旺,有很多来钱的门路,&—zwnj;年年地只出不进的,只得借户部银子补贴。再说,近些年,可不是我在管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