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03章 出荣国府记4【2 / 2】

任我逍遥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熙凤以伺候贾琮不周的缘故,调走了翠屏,对于想着抹黑她一把的邢夫人,就不啻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抽在自己脸上。但明面上,邢夫人也难以宣之于口来,只有把怨气憋在心里,气闷难当。有心把贾琮叫来说落一顿吧,他一脸不明白地问道:“翠屏是去二嫂子那里学习怎么做事啊,那有什么不好吗?”

邢夫人更是气得不行,算了,自己何必和这个蠢笨的家伙废口舌呢?

“好了,请完安了,你就回去吧!安生点儿,别再像活猴儿一般地淘气,带累了旁人!”邢夫人冷着脸道。

贾琮恭恭敬敬地答应着退下,礼节丝毫不差,但心中厌烦无比,摆脱这群人的心思更加急迫。

贾琮跟着贾迎春学了几个月,把那繁体字认了个七七八八的了。这几个月的相处,他在贾家最熟悉的人,就是迎春了,有好感的,也只有迎春一人。贾赦夫妻就不说了,王熙凤虽然对他表现出了友善之意,但她的言行之中,总透出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

他心中了然,以王熙凤的敏锐机变,若是想把这心思掩饰起来,那是轻而易举的,只不过,她懒得为之罢了。既如此,王熙凤再如何光彩照人,有魅力,贾琮心中也对她无法对她生出亲近之意,他这人外圆内方,骨子里却有自己的骄傲和坚持,可以跪着做事,但一定要站着做人!

至于其他的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贾琮还并未见到。贾母不待见庶出的孙子们,贾环和贾琮平日里都没什么机会去请安的,这些贾家云端上的人物,他并无接触,自然谈不上喜恶。知道抄家的刀就架在头上,他也没心思理会不相干的人。

迎春虽然生性平淡,但对这个年幼的弟弟还是温柔耐心的,贾琮披着原身的壳子,心智却是个成年人,行事自然周全。他知道礼尚往来的道理,不时让苏嬷嬷去外面买些东西来送给迎春,譬如京城里哪家老铺子里出名的吃食啦,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等好玩的物事,皆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迎春见了爱不释手,又惊又喜,从来没人特地送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她也从来没从长辈处得到过额外的赏赐,因此有些忐忑,不知该不该接受。

贾琮见了迎春的模样,叹了口气,暗暗为之心酸。这些物事看着精巧,其实真不值什么钱。但如今自己手上银钱也不充裕,只能送得起这样的东西,却让迎春欢欣不已,可见那姑娘在家中被忽略到何等程度。若是我以后有能力了,会尽力帮助你,改变你书中的命运吧!贾琮默默地想着。

这几个月,贾琮压抑着内心对贾赦的反感,隔个三五日就跑去给他请安,各种套近乎。贾赦再如何凉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对这个恭敬又孝顺他的庶子,还是给了几个笑脸,态度亲近了些。

贾琮乘机提出要去读书的要求。他细细地盘算过了,若是贾府将来倾覆,像贾环贾琮这样的年幼庶子,又从来没有任何恶行的,朝廷对他们,应该没有像对贾琏、贾宝玉那么在意,或许会对他们宽松些。那时,如果能有个功名傍身,至少可以拿来冲抵一下,剥夺了功名以做处罚,那就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如果贾家没落到那么凄惨的田地呢,能得个功名,也是有利无害的好事儿。所以贾琮决定,无论如何,先得争取个功名,哪怕只是个秀才,那也是极好的,起码就不是白身了!

贾赦起先还不以为然,口口声声道,咱们这样人家的孩子,总能混个官职,不愁前途的,做什么要在这么小的年龄就闹着去上学,你莫不是闲着没事,变着法子想去淘气?安生呆在家中吧!

贾琮就心中呵呵了,暗骂贾赦真是昏聩糊涂,死鸭子嘴硬!做官是那么容易的么,那怎么没见你出仕呢,顶着个空头爵位在家中盘弄古董,混吃等死?连贾琏、贾蓉这两个荣国府、宁国府未来袭爵的人,都只是花银子托人地去捐官,那也并非实职,只有个品级而已,算不上真正的官员。

他自然不能这么说,不然贾赦会打死他,只好赔着2笑表示,自己是想着好好读书,日后为老爷争气。全家上下都说宝二哥有才学,像政二叔一般,是个读书种子,自己却有些不服。其实,老爷才是个真正风雅的人,精通金石之术,只是贵为承爵之人,不屑与读书人争前途罢了。但儿子却是知道上下尊卑,不敢与琏二哥相争的,就想着自己努力,考出个功名来,也是给那些势利小人们看看

这番话触动了贾赦的心思,他心中早就不忿贾母和贾家上下追捧贾政,觉着他这弟弟整日里以读书人自居,也没见他做出什么学问来,自己好歹还精通古董这门专长呢!

他心念一动,琮哥儿自从大病一场后,倒似乎开了些窍,行事周全,举止也不似往日那么不上台面了。既然他一心求学,那也不是坏事,若是万一运气到了,考出个功名来,也可以打打二房的脸,扬眉吐气了,他那二弟连个秀才也不是呢!

想到此处,贾赦捻须微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命人传话给王熙凤,让她安排贾琮去贾家族学上学。

王熙凤有些出乎意外,家中宝玉和贾环、贾兰还尚未正式上学呢,怎么贾琮就争了个先,还越过了宝玉去,怕老太太和太太知道后不高兴。但转念一想,贾赦的吩咐毕竟也不好违拗,贾琮这样的小冻猫儿会有什么心思读书,怕是一时兴起,哄着贾赦高兴的。等他兴头儿过去了,怕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在无非是多些束脩和族学里的花费罢了,没什么妨碍的。再念及前些日子,贾琮颇为识趣,嗯,那就给他些好处,以做回报吧。

于是,经过仔细谋划,贾琮终于去了族学读书,开始了求学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  步步为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