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679章 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2 / 2】

九个栗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对,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苏总工和林总工目光凛冽,竟是默契地站了出来:“我们相信你,更相信自己,调整如果出问题,我们陪你一起承担这后果!”

这些管线都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每一个接点都必须连接到位,每一条线路都必须保证通畅。

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既期待,又紧张。

到了这一步,对接程序已经算是走完了一大半。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沉管匀速下降。

七厘米。

但是陆子安更在意的,还是超声波探测装置,也就是俗称的水下三维系统。

一切尽在掌握,这种感觉,所有人都感觉非常不错。

“……”

等沉管状态稳定后,津安3号安装船两机同步下放03米,使沉管首端首先实现着床。

所以之前去视察的时候,林总工和管师傅相谈甚欢。

当所有仪器全部打开,指挥室的屏幕上,瞬间更换了图像内容。

“这位管师傅的操作技艺非常精湛,难得是不仅手艺高超,而且有着精益求精的匠心。”林总工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的背挺得更直:“他确认过了,应该没问题了。”

有了他们带头,其他工程师也逐渐转变了想法。

压载水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

超声波探测装置自动测量了沉管与人工岛端面的相互距离、水平和垂直偏移、管段倾斜,检测结果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出图像,处理完毕后迅速发到了指挥室。

“这个测量系统我们经过很多次测算后,对其进行了数次升级,如今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林总工很自豪地道:“看这图像,多清晰!”

可是,好不容易成功对接了,又要调整的话……

工程师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觉得这个精度已经非常难得了,就算在国际上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想要调到五厘米以内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根本不需要调整。

等沉管再一次停下来时,它已经被绞移至距人工岛暗埋段1米并下放1米。

再通过津安2号安装船两机同步下放03米,使沉管尾端着床。

陆子安和苏总工对此没有异议,再一次开会商量过后,他们决定立刻实施对接。

陆子安微微闭着眼睛,手指在桌面轻轻叩了叩,得出的结论甚至比他们的还要快些:“误差在七厘米左右。”

另一部分则觉得,既然陆大师提出来了,那应该说明有可行性。

他们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大量、多次的检查,以确认位置正确,保证沉放对接的安全和成功。

“开始!”

见证奇迹的一刻,即将到来。

等最后一盏灯亮起,这时沉管已经被绞移至距暗埋段10米处,陆子安才下令打开压舱水箱。

陆子安为了取得最为精确的对接精度,经过艰难的姿态调整、数据复核,要求作业人员通过千斤顶拉合使gina止水带充分压缩,进行水力压接和管内精调。

“对,而且是必须调整。”陆子安态度非常坚定,毋庸置疑。

他认为,只有两者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更高效的结果。

做完这一切,他沉声道:“所有人全部撤离,立刻回到陆地。”

在陆子安的指挥下,果然如他所说,在左侧微微往上调整了三厘米。

苏总工默然看了陆子安片刻,微微皱着眉:“真的要调整吗?”

陆子安的声音依然非常平静,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最终,更改的方案全票通过。

陆子安没有回答他们这个问题,而是快速又果断地道:“虽然国际上将精度控制在十五厘米以内,认为这都是合格的,但是因为国内没有先例和标准,尤其这座桥非常重要,我认为我们应该自我加压,将这个标准提高到5厘米。”

沉管内注入了1900吨压载水,使沉管呈现001度的横倾。

看着屏幕里的沉管稳稳当当地落入基槽,所有人都轻轻吁了口气。

沉管的速度非常慢,慢到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移动。

虽然七厘米不小,但是对于如此庞然巨物,七厘米几乎可以说是非常微小了。

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