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50章 青铜之冠【1 / 2】

九个栗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才陆子安对这小姑娘的看重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戴专家原本不以为然,但是听了这话,倒是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飞铃?”这人却是误会了,眼睛一亮惊喜地道:“是作警示的吗?还是暗器一类的?”

只是在场众人注意力都放在了陆子安接下来的动作里,竟无人搭腔。

“那是!这可是青铜之冠呢!”旁边一位学者愉快地搭了腔,他目光还在盯着陆子安的手,头都不带回一下,也没看和他说话的是谁,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我们西安的骄傲!平时看有些小年轻啊,说什么劳斯莱斯什么法拉利,那就算豪车了?啧,真该叫他们来这儿看看,这才是我西安的豪车啊!”

这位兄弟,你脑洞是不是太大了?

但是这铜车马组建起来后的气势,当真称得上一句睥睨天下。

孔槽内陆子安装进了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曲柄销,销的外端带一圆形帽,方便手握持。

虽然他感觉自己声音很小了,但是因为四周都很安静,他又不像市长他们站得比较偏,这句话顿时不少人都听到了。

“什么美!你懂什么!”老学者却有些气哼哼的,要不是舍不得挪开眼睛,市长毫不怀疑他一定会恶狠狠地瞪着他:“这叫气势!气势懂伐!”

倒是戴专家反应很是迅速,看着陆子安的眼神充满了惊喜:“陆大师……您对古技艺颇有研究?”

他拉动曲形销的时候,当它从暗槽中伸出,插入左拱腿的暗槽内时就把伞杠下端固定;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让戴专家无比兴奋,难以自持。

更不用说还有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灵活切换,并将其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就连市长都不得不满脸感叹,轻轻吸气:“难怪说铜车马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光这些小机关就已经值得了。”

因此有人说,秦陵铜车马可以被称为华夏古代青铜工艺的顶尖代表作!

但是他都查不到的内容,陆子安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旁边的秘书欲言又止,但是市长却瞥了他一眼,将他的话堵了回去,饶有兴致地追问道:“但是这还没组装完啊。”

“只有先将顶端纽鼻内的铜环拉起,侧面铜环才能带动拉开半圆形构件,伞杠上部就能被取出来。”

戴专家看她的眼神都带着笑意,轻声道:“叫服,服之左曰骖。”

底座呈“十”字拱形,四条腿末端各有一方形足,起到固定和支撑伞杠的作用。

果然,陆大师看中的女孩子,也比其他人要好。

“叫俾倪。”陆子安目光温柔地抚在伞面之上,声音很轻:“俾倪,同睥睨。”

在场不少人都不忍直视地看了他一眼,眼里写满了无奈。

听着那悦耳的一声“咯嚓”,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微微吁了口气。

“啊,对!”沈曼歌欢喜地点点头,很利索地和他道谢。

本来嘛,车轮而已,算不得多么高深的东西。

但是陆子安接下来的动作,却又让他们的心紧紧地提了起来。

很多生涩到几乎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查的大头书,他都硬生生地啃下来了。

“27。”陆子安伸手,那五人中的一人便迅速递出该编号的零件。

“联合国秘书长德里·德拉·达雅马先生都夸过铜车马呢,他说:‘铜车马不仅是高艺术的,而且是高科技的结晶!’”老学者头也没回,自顾自地念叨:“这些小年轻啊,对自己的文物一点都不了解,唉……果然还是这陆大师顺眼。”

这些原本简单的小细节,在铜车马上运用到了极致,令人简直为之目眩神迷。

但是他非常肯定的是,并没有哪本书里,有如此详细地介绍过车轮的组装。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说:“济盈不濡轨。”。

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头皮发麻:这效果真是很令人震撼啊……

而轨散则辖崩,脱了轨的战车瞬间便会分崩离析,这么解释倒也说得过去。

“……”戴专家不敢夸海口说自己对文物有多么精深的了解,但是于铜车马,他真的是查阅过不少古著。

这些组装的技巧,极为繁复。

睥睨天下吗?但这好像是出自郭沫若的文……沈曼歌若有所思。

这个青铜伞座以小见大,说明秦代在机械学、工艺学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因此,陆子安不仅需要装好车马,还需要将这些武器也装进去。

到了这一步,后面基本已经没太高的难度了。

他用力地握了握手,又松开,明明是极适温的环境,但他的鼻尖却渗出了些微汗水。

这,这是!

上部为座杆,与底座铸接成一体,起夹持和固定伞杠的作用。两道机关就分别置于底座和座杆上。

为了确定效果,陆子安特意试了试。

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wèi,又叫轨。

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辖,不让车轮外脱。

嗯,这话让他怎么回呢?

他甚至不需要抬头,左手虚拢着部件,右手接过零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卡入。

于是他微微笑了笑,手下动作不停,淡淡地道:“略懂。”

整个大厅仿佛落针可闻,只有组装的声响格外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