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煦没听,虽然没能鼓动张辅,但他依旧未曾放弃,继续写信,这次是写给山东都指挥的,约他为内应,帮忙拿下济南城。
这位同样不理他,把信连着信使往北京这么一送……回家睡觉,拜拜了您嘞!
朱高煦:……我自己来,我行的!
接连两次怂恿人造反,朱瞻基要是再不动,他可就真跟建文帝没啥两样了,于是,朱瞻基决定亲征。
这位自洪熙元年6月登基后可一直没有闲着,而是抓紧时间整顿军务,把兵权牢牢抓在手里。
稳定了政局,抓牢了兵权后,他才坐看汉王朱高煦的大戏。
他不像建文帝朱允炆,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开始削藩,真以为那些藩王跟话本里的恶人一样,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结果让四叔翻盘了吧!
话说汉王朱高煦,这个人才是真的“有才”作为跟朱棣一起参与靖难大战的主要人物,他是半点没学到他爹的精髓。
乐安城内官员他没能收服,周边城池他不曾攻打,连兵器、粮草、大义名分都没有准备……就,突然起兵了!
影视剧都算是夸大了他的智商和势力,就这么个人才,听说朱瞻基亲征后,居然连打仗都不敢了,直接投降!
朱允炆:……卧槽,这么顺,为什么我没遇到?
汉王朱高煦,给人的印象除了头脑简单、四肢极度发达,是个铁憨憨外,也就是个乐子人。
毕竟正常人被抓后,皇帝来看他,不说求饶说软话,就算要动手,那也该瞄准要害位置打吧?
他倒好,上去就是一脚……给朱瞻基绊倒了,除了让朱瞻基丢了点面子外,啥事没有。
倒是他自己,成了大名鼎鼎的瓦罐鸡……你说这却是何苦来哉
当然,也有人就此提出疑问,还是那句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人物,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并不算傻,显然四肢虽然极度发达,却也没有阻碍他的大脑发育。
不太可能像史书中表现的那样蠢,于是怀疑是朱瞻基下了黑手,主动对付朱高煦,还给他造黑谣。
奈何,找不到什么实际证据,因此,这也只能就是个怀疑!
嬴政:“叔慈侄善”这莫非就是你们大明传统
朱元璋:这是污蔑,咱没有这样的传统!
朱文正朱元璋:四叔您说这话……心不痛吗?
朱元璋:……
朱允炆朱棣:四叔,您可真是皇祖父的“好儿子”啊!
朱棣朱允炆:哎呦,过奖了不是?子承父业,本就理所应当,子类其父,更是天地常理,俺自然是父皇的好儿子!
朱允炆:……艹,低估你了!
朱高煦:为啥你们都这么顺利,就俺这么难
朱棣朱高煦:辛苦了,汉王爷~!
朱高煦:爹啊,儿不辛苦,儿只是命苦!(w)
朱棣:……我……你……算了,你个蠢才,正反话都听不出来,活该你!
说回正题!
朱瞻基自平定汉王叛乱后,大明朝野再次趋于稳定,由此,他的目光开始转向外面。
倒不是要开疆拓土,而是准备放弃拓土开疆了!
这还得从永乐朝说起,永乐年间,安南胡氏篡了陈氏的权,同时还派人来南京忽悠朱棣。
知道真相的朱棣眼泪从嘴角流了下来:发兵,一定要让此贼付出代价,吸溜~!
于是有了张辅三征安南,将安南国设为交趾布政使司,进行直接统治的事。
奈何,张辅因为朱棣征伐漠北的事情,很是忙碌,无法长时间呆在安南,继任者又干不好镇压安南的任务,加上明朝官员在安南横征暴敛,于是,安南数次造反,一次闹得比一次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