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35章元仁宗【2 / 2】

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乡绅地主、世袭小吏,这一波算是吃了个肚儿圆,至于百姓有多惨,有多苦

地主、小吏:关我屁事,爱死不死,饿死拉倒,正好肥地。

至于百姓的怨气,那当然是朝廷受着了,乡绅地主造桥铺路,怎么会是坏人呢?世袭小吏,为民作主,那可是最尽忠职守了,也不能坏不是?

大家都不是坏人,那谁是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些刁民、逆民!

何为刁民、逆民

就是那些不安安静静等死,不愿意当安安饿殍的人。

退无可退时,有人选择等死,或者卖身为奴,也有人心有不平,不愿意卖儿卖女卖老婆,那怎么办呢?

当然是效仿前辈,陈胜、吴广、张角、黄巢,也就是……反他娘的。

打上皇都戮公卿,杀破暗夜万物明!

什么皇帝、王侯,什么皇子、公主,刀子一架也就是个玩意儿,就俩字,反了!

此为1315年,江西赣州蔡五九起义,也就是科举授官的同年,文人们吹嘘的贤君治世。

很可惜的是,仅仅两个月,这场起义就被平定。

最终结果也就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迫于压力,不得不停止清查田亩。

话说元朝百姓的名字也是挺有特色,1315年这个起义首领叫蔡五九,几十年后的那一帮人,分别叫朱重八、陈九四,张九四……都是数学爱好者啊。

朱元璋:……

陈友谅:……

张士诚:……

你,礼貌吗?

有人说元朝宽仁……宽字是可以认的,底下的地主、士绅都养成什么样了,那是随意生杀佃户……不,应该叫农奴。

那是随意兼并土地,反正就是找个理由,比如增加一下土地亩数,多收农民税赋,多摊派点徭役,把人搞死,田地不就到手了。

要是上面追查……花点小钱,区区一条人命而已啦,也就跟毛驴一个价位,多数时候连狗都不如,地主老爷们哪有心思理会?

至于仁……确实仁啊,眼看着人口越来越多,大地不堪重负,负责的皇帝直接帮忙清理,为的就是帮大地减轻负担,能不仁吗?

比如说忽必烈穷兵黩武,征倭国两次报废的士卒。

比如元成宗征讨八百媳妇国,枉死的数十万百姓。

比如元武宗营建中都……这个算了,给他老娘修佛寺死的人多点,营建中都起码还有点意义。

比如元仁宗清查田亩,清出一个蔡五九,清出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忽必烈:……

爱育黎拔力八达:……

还是说回科举吧,这个元仁宗一辈子最大的功绩。

爱育黎拔力八达这次科举,是元朝第一次科举,这一次科举首次奠定了理学,也就是朱熹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标准。

往后的明、清两朝基本沿袭了这个标准,且越来越严格。

同时,因为元朝的民族特殊性,也就是四等人制,于是,元仁宗规定,四等人每等予以75个科举名额,乡试300人这个数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制度是不是看着挺公平但仔细想想人口基数,蒙古人、色目人才有多少汉人、南人又有多少什么倾向不言自明。

同时,蒙古、色目人参加的科举右榜,题目还比汉人、南人的科举简单,为啥呢?为了公平!

另外,殿试之所以只录取50多人,原因就是元仁宗还得考虑贵族的世袭特权,毕竟你要是每次录个几百人,没几年官位就满了,贵族子弟想当官怎么办让汉人、南人让位

真当汉人地主、士绅是泥捏的啊,抽刀子捅你一下,你都不知道为啥!

除科举、清查田亩外,爱育黎拔力八达另一要事就是完善元朝法令,没错,就是法令,开国几十年了,还没有一个通行全国的法令。

为啥嘞?

还是因为贵族特权,毕竟法令一完善,这个有限制,那个不能干,想随便抢个女人,随便杀个人助兴,都有限制,这让贵族老爷们怎么同意

这是纯纯不给活路啊!

作为贵族怎么能跟那帮泥腿子一样呢?贵族杀人一定是刁民的问题,怎么能怪贵族老爷呢?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泥腿子就没有错吗?

退一万步来说,贵族老爷们为大元立过功,为大元流过血,只是杀个人而已,怎!么!啦!

当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爱育黎拔力八达最终还是完善了法令……姑且算完善。

虽然,贵族特权依旧保留,虽然这法令更多是针对底层百姓……好吧,他还是完成了,取名《大元通制》正式通行全国。

一句话,有总比没有好,就像是国家政体,有,就算再怎么差,也比乱世好。

统一的王朝有剥削,那是必然,但混乱的乱世……没准赶个路就让人砍了。

人砍你或许也不因为啥,可能是你的同伴女性长的漂亮,他想要,可能……心情不好,所以杀你发泄一下。

这你上哪说理去?

所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特权,有这样那样的阻力,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重开科举、完善法典,依旧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当然,仅仅限于皇帝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是不可能出圣人的,好人都难出,所以,把皇帝当圣人,想按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们的……睡吧孩子,梦里啥都有!

比如秦皇、汉祖、汉武……隋文、唐宗、宋祖、元祖、明祖、清世宗,你可以说他们是好皇帝,至于好人……下辈子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