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索性,赵恒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点,专门写了《文武七条》告诫官员要廉洁、奉公什么的,反正我话说完,听不听在你。
你要是听了还犯,罚你没商量,因为我早说过了,不是不教而诛。
另外赵恒废除了关于官员俸禄折发实物这条制度,对明朝感兴趣的人应该知道明朝的俸禄有多坑,发宝钞就算了,有时候还给你折成胡椒、苏木啥的。
很多人会把这制度归纳到明太祖朱元璋头上,但真实情况却是明太宗朱棣——下西洋嘛,带回来挺多东西,卖不完的干脆就塞给官员了。
明朝官员:……陛下你人还怪好嘞!
赵恒废的就是这么个制度,拿了个大喇叭宣布:大家好好干活啊,朕把工资给你们加够,现金,不玩虚的。
宋朝官员:官家万岁!(看我真诚的眼!)
以上,为宋真宗赵恒的人生高光,于经济、农业、朝政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自公元997年至公元1005年这八九年间,赵恒的表现简直是明君典范。
提问:为什么只到公元1005年?赵恒不是公元1022年才死吗?
回答:因为公元1005年,宋辽达成了澶渊之盟,赵恒觉得自己就花了区区一点小钱,居然就买到了平安,于是……
赵泰山环保大使、天书制造大师、宫观营造信徒,神仙批量生产者恒登场了!
对此,历代名人多少是有点无语的,你说好好一皇帝,就因为签了个盟约,居然就疯了,跟个神经病一样的,不是去泰山封禅就是去华山祭祀,有病吧?
事情是这样的,自那一天高粱河惊现驴车、自雍熙北伐失利后,宋朝的开拓事业基本也就黄了。
赵恒上位后,辽宋双方攻守易形,辽国很想邀请赵恒去草原放羊,赵恒死活不愿去,表示开封很好,我很喜欢。
谈不拢,那就打!双方一阵突突,李继隆、曹玮、杨延昭、耶侓休哥、耶侓隆绪、萧绰等人轮番登场。
辽国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坚固的城池我是不打的,你家的良田、水利我是要破坏的,粮道,我是要截断的。
就这么来回拉扯,拉扯来回,双方是互有胜负,都伤亡惨重。
什么?你家萧太后和皇帝御驾亲征伐宋!瞧我家……寇大人拉着皇帝同样御驾亲征(寇大人注意影响,别拽着官家!)
战争打了许久,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再拖下去,两方都要吃大亏,说不定就让党项人捡漏了。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双方决定和谈,并最终达成《澶渊之盟》
盟约如下: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二、双方以白沟河为界,辽归还宋遂城以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岁币,官方说辞为资助的军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互市,开展贸易!
对于这个盟约,赵恒是很高兴的,据说他的期望本来是一百万岁币买和平,谁知道大臣曹利用这么给力,直接砍了七成。
这个盟约……它确实保证了宋辽两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边境百姓渐渐不知兵戈,且这点岁币相比于宋朝原来的军费开支确实九牛一毛。
但关键的问题是,不管这盟约有多少好处,你都不能改变它本身的屈辱性,签了这么个盟约,你赵恒不该是难过吗?不该是奋发图强,准备一雪前耻吗?你这么高兴是肿么肥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