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冀大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单表示,古代帝王只要有精兵三万,就能让天下诸侯臣服。
赵奢表示反对,他觉得,必须要有十万,甚至二十万精兵才足以服天下。
瓦特?二十万?田单表示不服!
赵奢随即解释了,古代和现在不一样,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池也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精兵攻或守,对将帅来说都没有困难。
可是现在存世的,只有七大强国,千丈之城(小吹了一波),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
三万精兵?野战都未必能必胜,围城就更不用指望了!
总结,老田你不仅不懂用兵,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也少得可怜。
田单那个恨啊,姓赵的你就这么笑话我!
此后,燕王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让荣蚠率军攻赵,赵孝成王赵丹打算仿效燕王,以割让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给齐国为条件,换取齐国田单率领赵军攻燕。
平原君赵胜也同意这个做法,但赵奢表示坚决反对,评论说这种行径犹如覆军杀将。
赵奢认为,赵国并不是没有名将,他自己就曾经担任过燕国的官职,熟知燕国地理形势,自己领兵伐燕比田单更适合。
况且,田单毕竟是齐国人,如果伐燕成功,只会对赵国有利,但赵国强大,就代表齐国霸业终结,作为齐国人的田单不可能会做这样的蠢事。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名将田单,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品,被人拿城池换来换去算怎么回事?
一旦开了这个先河,以后,他赵奢要是不受重视了,是不是也会被拿去换城池?
可惜,赵王和平原君都没听赵奢的意见,而是坚持拿城池换名将,于是,第二年,田单成了赵国的相国,封都平君!
人是换来了,可惜,被换来的田单心死了,能活一天算一天,至于打仗什么的……莫找我!
赵丹:……
说回赵奢,这位很可惜,在秦、赵长平之战前去世了,已致于他儿子赵括被秦国一道计策送上了战场,留下个纸上谈兵的笑话。
赵奢,作为一个良将、良臣,他有着高尚的品格,从来不循私情,虽然封君,但却治家极严。
可惜,他儿子不知咋的,长歪了,只知道读死书,夸夸其谈,谈及兵法,自认为天下莫能当,嗯,老赵都论不过他。
赵奢对此很忧心,赵括这小子在他看来,聪明是够聪明了,可惜,仅记书本而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早晚要吃大亏。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长平之战前夕,赵奢的夫人拿这话给赵王说过,可惜,赵王不信啊,非要用赵括,然后,果不其然完犊子了,四十多万赵军全军覆没,还半数是活埋,惨极了!
有人觉得,赵括其实并不蠢,只是倒霉的遇上了大魔王白起,所以才大败,成了笑话。
嗯……话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赵奢也是这么想的?
想想当时的环境,赵国,那是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跟秦国之间,早晚都有一战,而如果一战的话,不管领兵的是谁,多半都会遇上白起。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赵奢害怕儿子赵括傻乎乎上阵让白起砍了,所以才会传出:破赵者必括也!这段话呢?
那个时间段,赵国能挡白起的,最多也就廉颇、李牧、乐毅、田单这四个,且四人中,乐毅病重,田单心死,李牧还没成名,算来算去,也就一个廉颇能顶。
偏偏最后秦国一道计策,把廉颇换了,让赵括顶上,哦豁,这就很无语了!
那位赵孝成王,虽然乐于收集名将,乐毅、田单都让他收集到了,可惜,他用不了,这就很尴尬了,拿城换的名将,最后发现……换了个寂寞!
咳……言归正传,赵奢聪明吧,作为一个聪明人,除非对儿子全无感情,不然不可能不为赵括考虑,所以,什么破赵者必是赵括的话,个人认为应该是赵奢主动传播的,为的就是帮赵括保命、保命,还是保命!
不然,遇上白起大魔王,基本是个死,没第二种可能!
至于赵奢有啥反转?嗯,硬核收租人秒变用兵名将,算不算反转?
【上榜奖励:恢复巅峰状态,延寿三十载,开启特殊状态【勇者无敌】灵脉一条】
赵奢:纸上谈兵?我儿砸?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