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亲兵入伍中【2 / 3】

倚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竟如果只是一两个人,王真儒的许诺第一封保人的信件上去那肯定是能通过的。

但王真儒这么大包大揽的给燕王挑选亲卫里面塞人,这怎么看都像是找死啊!

“这是燕王下得令,因为天津徭役为高陵建设功勋卓著,便是特此殊荣。

只要天津徭役出身,年龄合适且工作一年以上的徭役,都能享受到这个报名优惠。

不过这只帮你们解决报名问题,但一样是需要去测验的,被刷下来了一样进不去。”

“那也好啊!”听到王真儒的话,雷头倒兴致勃来。

当然不只是雷头,还有很多因为在高陵徭役中干活干出一身肌肉与古铜色皮肤的年轻人,都是兴致勃勃。

除了天津徭役,另外一部分则是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天津城生活的普通百姓也乐得看自己的亲人报名。

这些百姓有的有自己的土地,因为国家政策就是会给这些百姓分田。

而李泰虽然挑选了一部分人进入了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的农业实验。

但官方还是以半卖半送的方式给了这些百姓很多农具,鼓励他们去开垦田地。

毕竟现在天津城,或者说整个幽州的情况是地多人少,鼓励他们开垦田地,对幽州的整体收入才会变高。

而他们中的有一部分人进入李泰规模化的大农场,这里面的人与其说是佃户,还不如说是农业工人,他们多数都是月结工资,至少不必担心自己会饿死。

同时这些农业工人跟着农业学子,会掌握较为前沿的农业科技,使用最顶尖的农业技术。

有的人在积蓄足够财富后,会想办法购置田地,用燕王府的农业技术去耕种自己的田地。

毕竟薅社会主义的羊毛这种事情,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那是无师自通的。

这样的行为,李泰也没有阻止,只不过发现一个便是惩罚一个。

但惩罚了后,便是允许某些工具有偿外借,并且需要交纳押金。

说实话,很多东西其实不适合土地较少的普通百姓。

因为很多重功率的器械需要耕田足够的多,那使用起来成本才能够摊薄,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

与之相比,这些百姓只是想要占点便宜野日,很多东西给他们用,是很浪费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泰到底给了他们一个生活下去的机会,更重要得是,李泰能够对天津城有一个规划,让天津城大环境不断变得优秀,而他们则是能够吃到天津城发展的红利。

虽然对世家来说,这些百姓吃到的红利也许连汤水都算不上。

但只要天津城在发展,那很多属于天津城内的问题,都能被经济的发展给轻松掩盖掉。

这时候,李泰放出了招募亲卫的消息,也像激活了这一层涟漪。

对比起世家,底层百姓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出于本能,还是会对这一件事情予以回应。

尤其是在这尚武的贞观,当兵从来不是一个坏的选择。

更不要说,对当地百姓来说,李泰是好官,这次给出来的福利不错,那自己的儿子给李泰做亲卫,也是自己儿子的进身之阶,一个个的也许未必想得很长远,但都很乐意。

所以李泰这次招募亲卫的事情,整个幽州城的上上下下的阶级,到底都是相当踊跃。

只不过最让李泰意外的是,等到这次五百亲卫的名单落下,最终入选的世家只有百余人,普通百姓也只有百余人,真正最多通过的人,还是从农业学府毕业的学子。

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没有超过二十岁!

对农业学府的学子们来说,这批人中有的天津的徭役,有盐场的管理,有农场的技术,但对这些农业学府的学子而言,这一切都比不过李泰亲兵的身份。

先不说幽州分校的这一批农业学子,因为他们要等到明年才有八百人的毕业名额,绝大多数的农业学府都能学子都是从长安高陵过来的。

愿意过来的学生绝大多数心中都是怀着几分的野心。

毕竟若正常人谁不想要安安心心的待在自己家呢,而是要到外面闯荡呢!

而这批赶过来的农业学子,就算自己不知道跟着李泰越近那就越会有好处,但这么多人之中总归会有几个聪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