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彻所说的科举,理想筹备,应该是同明清时代的科举一般。
而参加科举,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第一个流程就是,预备性考试,读书之人,去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前,首先得接受本县知县主持考试,俗称为县试。
县试通过后,再去府城接受府试。
府试及格的人,就称为“童生”,得了童生身份只后,才获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之后第二步,是院试,院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通常在各地州府进行。
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或者是六部等官员到各地去任职。
院试就包括了岁试和科试两种。
岁试任务,一是从童生中,选秀才,二是对原本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优劣分别奖惩。
成了秀才,才能有国家学生的身份,虽说不一定要去学院,但有了身份。
秀才之中,成绩优秀的,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第三步,是乡试,乡试三年考试一次,考试流程跟选秀才相差不多。
不同的是,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说的就是这乡试共考三场。
最后便是会试和殿试,这两场考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
其中的会试,则是带决定性的考试,至于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可能被黜落之事。
会试由礼部主办,一般乡试的第二年,第一名为会元。
参加会试的,是全国的的举人们,录取名额则几十人到几百人,都有可能。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
详细的还有很多,个中细节,赵彻也不能全然记住。
而且科举超前这么多时代开始,效果也不能太过期望。
其中的很多东西,也是需要一场场科举,不断累计,才能慢慢完善。
这第一次科举,想要尽善尽美,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所以对此,赵彻提出了初步的方案,第一次就先抛开预备考试选拔。
这第一次科举,不需要设立太多门槛,所有的士子,只有证明有一定基础,就能参加。
赵彻原本打算直接不设立门槛,可是一想,如果说这样的话,那不识字的人也来参加。
那这样的人,除了占用名额,增加科举成本和负责人员的工作之外,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决定,稍微设置一些门槛。
之后长达数年的科举,第一次试行,也改为三步考核,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第一次考核,是各科内容的基本功,这一次考核,参考乡试,在各郡县完成。
第二次考核,施政方针,通过了第一次考核的人,才能参加第二次考核,这相当于要写一篇具体的论文,这一场考试,需要本人亲自前来咸阳进行。
第三次考核,类似于最后的会试,赵彻亲自出题考核。
科举的考核内容,监管官员,考试流程,全部都已经定下来颁布天下。
此刻赵彻担忧的,依旧是贫寒士子的前景。
因为科举,也就是考试,这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法,确实是无差别。
但是考试的人,差别是始终存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