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01章 第 401 章【2 / 3】

春溪笛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理应致力于减轻圣上的负担,关爱圣上的身心健康!

赶紧回家读读报纸、学学用法吧!

目前能够真正掌握新报这套刊出标准的人还不算特别多。

文哥儿一想到他们这批庶吉士马上要各奔东西,心里就分外不舍(绝对不是因为用熟了的壮丁即将减少一半)。

得想办法去把唐寅他们这批新晋进士给薅过来干活!

先逮唐寅他们来个一甲专访!

唐寅等人哪里知道文哥儿这家伙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他们还在开开心心地联络感情呢,就被文哥儿抓去接受采访当《新报》的引流工具人了。

头版头条想不想上?

别否认啦我知道你肯定想!

本报记者王小文竭诚为您服务!

唐寅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愉快地答应出这次风头。

第一期的《新报》很快在许多人的期待之中发行。

这时候读报的群体开始出现初步分化:官员们关心时政,学生们关心文教,商贾们关心政策,百姓们关心有没有新乐子。

要同时让他们满意是很难的,这一期《新报》却还是不负众望地满足了各方需求。

这主要得益于《新报》背靠着的庞大的国家机器。

民间办报纸要愁人手问题以及如何搭建信息网,背靠朝廷可没有这些烦恼,文哥儿只需要每天抽空把控好选稿的大方向就行了。

而他恰好又很擅长把握每一类人的需求。

两期《新报》大获成功,户部的拨款也终于不甘不愿地批了下来,《新报》编辑部正式成立。詹事府是内衙,须得出入宫门,所以编辑部放到

了翰林院。

这对文哥儿来说没有区别,翰林院也是文哥儿的重要根据地,他可是在这儿长大的!而且庶吉士们正好平时在翰林院上课,课程一点都不紧张,正好拉到编辑部干活。

京官可没有地方官那么多油水可捞,翰林官更是穷得叮当响还要孝敬前辈。

比如逢年过节喜事丧事都要请领导写文章给“润笔费”,这是少不得的传统开销。你写诗文跟前辈唱和必须是免费的,你想要前辈为你动笔那你可得花钱!

所以今年新一批的庶吉士一选出来,文哥儿就跑去庶常馆开启春季招聘活动。

年轻人们,来干活吧!

这可是户部少有的割肉!

看看我们这活儿,专业又对口,工作又有意思,还能拿过了明路的双倍薪资和额外奖金,可谓是不贪不腐而家用足!

文哥儿这么一宣传,别说庶吉士们心动了,连许多没什么家底的低品翰林官都心动了。

他们就是在翰林院苦苦熬资历的,俸禄低得要命,正经差使也没有,每天无所事事聚在一起修书聊天。像李东阳他们这样熬出头的又有几个?感觉一辈子都无声无息地蹉跎在翰林院里了。

文哥儿这人的煽动力太强,以至于这次编辑部招聘一天不到就满员了。

张灵他们的编制也被文哥儿从鸿胪寺那边要了过来,只不过他们是从九品的鸿胪寺序班变成从九品的翰林院待诏,根本无人在意,两个衙署之间对接一下就完事。

反正都是平时没什么事、只需要待在官署里等皇帝宣见的闲职。

对于他们来说,常年不开工才是常态。要是皇帝天天宣见他们问题可就大了,御史们肯定会捋起袖子开喷。

那不是美术老师居然妄想从语数英老师手里抢课吗?

反了天了你们!

接下来有专业人士负责选稿和编校,文哥儿顿时就更轻松了,再也不用琢磨从哪儿薅壮丁。

《新报》走上正轨!

既然《新报》的事可以试着撒撒手,文哥儿便开始谋划着怎么用皇庄展示西北种子的好处。

西北开发计划的前期宣传已经铺展下去了。

现在集章活动虽然没过年时那么热闹,却还是每天都会有外地来的人慕名去玩。商家也时不时请人去表演过年时那些节目,甚至还为了吸引客人自己研究创新。

接下来就得拿出点实质性的东西来吸引朝廷和商贾往西北投钱投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