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许知行现在这种近乎于将书上道理通过浩然之意喂到弟子的嘴里那么轻松。
所以反过头来看,为何赵虎他们儒道修行的速度并不快,修行十几年,除了宇文清这个妖孽之外,最高的也只有赵虎这个四品境界。
若不是在泰安城外赵虎恰巧碰到许知行晋升君子境,恐怕现在依旧还是四品。
不过话说回来,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赵虎他们的儒道修行底子都打得极厚。
每一步都走的极稳,将来的前景,自然也就更高。
毕竟是自己一字一句领悟来的道理,肯定是不太一样的。
一本《论语》,许知行带着几人读了一遍前面五章。
在浓郁的文道气运滋养和浩然之意影响下,几个弟子仿佛醍醐灌顶,多了不少明悟。
甚至这五章的内容基本上都快背下来了。
其中以苏锦书的进境最快,有文道星位的辅助,她只是跟着许知行读了一遍,便一字不落的能够背诵下来。
苏锦书也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先生绝非凡人,心中对其敬意,不知不觉更重了几分。
昨晚在自己书房里,她早就通读了整篇论语,可能记住的内容并不多。
今天只是跟着先生读了一遍,五章内容就能全部记住了。
要说这是她记性好,苏锦书自己第一个不相信。
那么一切的根源,就在许先生身上。
转眼一天时间又过去了。
临别前,许知行并没有布置其他新的内容,依旧是让他们回去温习《论语》。
几人既然学了《论语》,自然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不敢有半分懈怠。
六月十七,大暑。
算算时间,许知行已经在白鹿书院开课教书一个月了。
从一开始的火爆,到后面的冷清,一个月的时间,儒道院也渐渐淡出了白鹿书院学子的视野。
若不是还有苏锦书和另外三名学子在儒道院读书,恐怕大家会完全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冷门的学堂。
不过最近几天,在儒道院读书的那三名弟子却碰到了一些坎坷。
因为每天都把重心放在了儒道院,不可避免的让他们忽略了其他课堂先生的课。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教书先生在学子心目中的地位极高,这种行为对于教书先生来说,几乎算是叛出师门了。
所以那些教书先生对三人的行为痛斥不已,甚至要让书院开除三人。
最后还是苏清泉亲自出面才缓和,但就算如此,那些先生还是放下话来,书院每个月一次的学问考验,若这三人不合格,书院就必须把他们逐出师门。
对此,苏清泉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他也并没有多少担心,因为这一个月以来,苏锦书身上的变化他是有目共睹的。
苏锦书空闲的时候,在家里会跟他闲聊,偶尔口中说出的一些话,令他这个声名显赫的老牌文豪都不禁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一开始他只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送苏锦书去读书,以便调养身体。
现在看来,那位许先生不仅医术高超,学识更是惊人。
之后苏清泉便翻了翻苏锦书带回家的《论语》,这一看,立即让这位老爷子难以自拔。
《论语》中所著的关于仁义、治学、治国、为人、孝悌等等论述,令他叹为观止。
这绝非当今科举考试的那些内容可比,这简直就是足以教化世人,流传千古的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