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31章 秋收农忙【1 / 2】

紫金楠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

秦朝八月,北方开始收割粟、黍等作物,秋收时间到了,人们有的忙了,

他们弄完这些,还需要做好防虫害措施。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总体来说,丰收总是令人开心的。

金风烈烈,拂过渭水之畔的关中沃野。苍穹湛蓝如璧,几缕纤云似练,悠悠飘荡。日头高悬,倾洒下万道光芒,暖融中已藏丝丝凉意,那是秋意渐浓的宣告。

田埂上,农人们早已忙碌开来。青壮年们袒露着古铜色臂膀,手持磨得锃亮的镰,躬身入稻海。

镰起穗落,“唰唰”声不绝,汗水在他们额头、脊背肆意滚落,洇湿衣衫,却无人停歇。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妇人们紧随其后,巧手如飞,将割下的粟黍熟练捆绑,堆成座座山丘。偶尔直起身,抬手撩开额前乱发,望向劳作成果,疲惫中闪过欣慰。

田边,垂髫小儿也没闲着,穿梭奔跑,捡起散落粟黍,小手攥紧,视若珍宝,小脸涨得通红。

老人们则坐在树荫下,目光追着忙碌儿孙,满是关切,时而高声吆喝几句,指点农事。

对于他们来说,如此正常的一年,实属不易。谁也不知道,来年会发生什么。

日头渐西,余晖给大地镀上昏黄,倦鸟归巢,叽叽喳喳。农人们才荷锄担担,沿着蜿蜒小路,向炊烟袅袅的村落归去。

那沉甸甸的收成,是他们对苛秦律法下艰辛生活的抗争,更是对未来质朴的期冀,伴着秋风,融入这悠悠秦关大地。

“差事办完了?今年黔首的收成怎么样。”胡亥像个地主一样瘫在摇椅上,最近连军营都去的少了,秋乏。

昨天派人打听过的离栾回答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关中大丰收啊陛下,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降下圣德庇佑百姓,才有今日盛景。”

“你最好没有说瞎话。”胡亥冷不丁的讲了一句。

“哎呦,奴婢怎敢!”离栾跪下磕头道。

“行了,起身吧,把丘常侍叫过来。”皇帝摸了把脸,秋天下午两三点,好容易犯困啊。

“诺。”离栾离开。

“不对呀,朕记得起义在夏天,就算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属于黑天鹅事件,这都秋天了,就没有其他人出来接力吗?”胡亥震惊,轻声自语道。

皇帝直起身子,回过味儿了,好像哪里不太对。

随后,他又有些欣喜,能把一场灾难消弭于无形当然是好的,能延后,就说明自己的诸多手段有用。

“陛下,校尉陈平,请求觐见。”

“朕让他来的,宣。”胡亥收敛神色,吩咐道。

“诺。”寺人退下。

胡亥越来越适应皇帝这个位置,也越来越被它影响,他已经无法仅仅信某一个人了。

幸好他的身体不会衰老,否则,恐怕他未来也难逃多疑的诅咒,就如同汉武帝、李世民、唐玄宗、康熙等人一般,垂垂老矣的身体再也撑不住皇权的重量。

“参见陛下。”陈平躬身行礼,随后将袖子里的卷轴拿出来,双手平举。

寺人一看,小步快走过去,将它转递给皇上。

竹简上记录的是农业情况:关中农业丰收,物价稳定,一石粮27钱;上郡粮价有所下滑,一石粮48钱……

总之,关中及周边地区大体无碍。三晋地区有的地方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但情况尚在控制范围内。

至于更远的地方,不好意思,猎戎兵的实力还没那么强,平乱赵高所消耗的元气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此刻的交通也不是特别允许,关于三晋地区的情报,全部来自于大城市附近,那里安插了人手,县乡一级暂时触达不到。

“也就是说,今年确实不错?”

陈平抬头看了眼皇帝,想了想,道:“臣所执掌的猎戎兵是这样回复的,但臣留在家中的外大父跟臣有过闲谈,再往东边儿,似乎有地方遭灾了。”

胡亥的敏感神经被触动,刚刚想没事儿了,就又搞事情?

“哪里?”胡亥简短直接地问道。

陈平却摇了摇头,“臣也不太清楚,信中都是些家长里短,关于遭灾的消息,不一定是真的。只是臣的工作习惯导致记得比较清楚吧,也许是地方谣传、空穴来风。”

他又道:“要不臣派人去查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