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霜鸳鸯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是华靖离真能配合着她试,让她把前世最后的医术捡起来,应该是能成的。
只是夏明嫣还是一定要找到舅父,因为上一世她收到的嫁妆是镖局送来的,她舅父声称远游、钻研医术去了,自此之后十年未见。
再见时,舅父居然重病缠身,不久于人世。这一世她得拦住舅父,就算他还是要去远游,也得注意自己的身子,有空的时候也得跟她通信才行。
无论如何都得先把舅父找回来,千万不要水患一解,见都没见她一面,就远游遁走了。
夏明嫣特意加重了语气:“身子是侯爷自己的,一旦出了什么错,就是妾身以命相抵,痛楚和耽误了的前程也都是侯爷自己的,没人能替代。”
“侯爷还是抓紧派人去找舅父吧,他早一点到元京,也能早一点帮妾身一把,侯爷也能更快康复。没有她,妾身真的没把握。”
真的一点把握都没有?夏明嫣看起来战战兢兢的,答应的特别勉强。
难道他的猜想是错的?华靖离又犹豫了,如果夏明嫣跟他一样都是从上一世回来的,她表面推拒一下也就算了,不该如此勉强。
可若是她没有上一世的经历,也就是真的没有行医经验,她该是连试都不敢试的。
华靖离正纠结着,就听夏明嫣又补了一句,“妾身回元京前曾听舅父说他想去远游,侯爷要是去晚了,舅父万一已经走了,这后面的事,妾身实在无力保证。”
远游?华靖离目光一利,他面上不露锋芒,只在心里一松,小狐狸百密一疏,终于还是出错了。
杨家舅父杨敏仁是现任杨氏蛊医一脉的家主,上一世时曾经远游十年,这十年里他不知所踪,据说是寻遍大川名山,寻求蛊医改良之法。
最终虽然写成了一本医书,却因他之后不久突然离世,未来得及安排,导致医书遗失,之后再未寻见。
只是这么看,杨敏仁在卢阳时就对夏明嫣说过他要去远游,是说的通的。
可华靖离却知道,上一世“远游”这套说辞是在十年后找到杨敏仁时世人才得知的,这当中也包括夏明嫣。
在那十年里,夏明嫣是托了很多人去寻访杨敏仁的,甚至在她找过夏明月帮忙。
夏明月大概是想看她的笑话,曾经动用了府里的人去查,所以整件事华靖离比夏明嫣还清楚。
所谓的远游,只是杨敏仁拿来给夏明嫣安心的托辞,一个善意的谎言罢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个时候的杨敏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远游”,若是夏明嫣没有重生,她哪里知道什么远游。
华靖离故作犹豫地道:“你舅父是来给你送嫁妆的,水患之后,他会不来元京见你,直接去远游?”
夏明嫣微愣,很快就理所当然地道:“行医之人,遇上好的药材或是哪里有了特殊的病患,都是说走就走的。嫁妆可以托镖局送来,这也没什么要紧的。”
“侯爷刚才拿杨家和蛊医的声誉压妾身,那么妾身也要拿舅父的去向压一压侯爷。”
“侯爷的伤势关系着很多人的安危,不能拿来做筹码,那就把找到舅父当作妾身给侯爷治伤的回报吧。”
小狐狸崽子,真是能说会道。明明已经露了破绽,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还能把话圆上。
华靖离靠在大迎枕上,换了个姿势,舒缓一下伤口上的痛楚:
“夫人求人是不是该有些求人的姿态?我怎么听说,早上夫人对着母亲和旁人称呼我时,一口一个夫君,怎么到了我这儿,就只剩一声‘侯爷’了?”
“那是……那是……为了让长辈和家里人放心,证明妾身和侯爷之间相处得很好。”
夏明嫣语塞,那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硬气,难道还要当着他的面叫他夫君不成?那得多难为情,反正她叫不出口,
“侯爷别这么看着妾身,妾身现在还叫不出口,妾身从前与侯爷并未见过面,拜堂行礼侯爷这边也是二弟代劳的,其他的……总之妾身叫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夏明嫣现在还未能将华靖离视作自己真正的丈夫。
有着上一世的记忆,在南疆的时候,她是李玦的贵妾,华靖离是李玦的义兄,那时她熬了汤羹也会给华靖离带一份,华靖离可是要唤她一声弟媳的。
这一回,他们虽然做了夫妻,可是她一直以一种盟友的心态看待他,他们又还没有夫妻之实,她无论如何都迈不出这一步。
华靖离统领华家军多年,最会看人,夏明嫣自以为自己是只历经两世磨砺的老狐狸,在他这儿却近乎透明。
她那点儿小心思,都写在她尴尬的神情里了,这时候他却不打算放过她,
“夫人觉得与我并非真正的夫妻,是昨夜本该洞房花烛,你我却并没有夫妻之实?原来夫人这么盼着我康复,才好跟夫人圆房啊?”
“你……你,侯爷,你别乱说,当务之急是解决眼前的问题,稳住大局,不适合谈论儿女情长。”
夏明嫣到底被他的话羞得脸颊红通通的,没想到华靖离伤得这么重,还有心情开这种玩笑。
华靖离不想把她惹恼了,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更容易应承的条件:
“这件事就不强求你了,不过你一口一个‘妾身’的,听着烦。我……倒是还好,可是母亲一定听烦了,她没说你?”
“母亲的确说过,可是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妾身也是想着恭谨一点好,谁知道……”
夏明嫣说着说着突然明白过来,明眸一瞪,染上了一层薄怒,
“侯爷好坏,话说一半儿不说另一半儿,你明明知道母亲不喜卜小娘那样的人,不说清楚就只说母亲生性豁达,不喜欢被规矩束缚,才不让妾身多礼。”
“要是妾身知道有卜小娘这号人,妾身……不,我才不会这般知礼、谨慎。”
卜小娘自诩自己是在太后宫里服侍过的,礼仪、规矩了得,一口一个“妾”、“妾身”的称呼自己。
殊不知这时候的大恒,规矩礼教在面对外人时要端上,日常在府里相处时,即便是楚家这样的文臣翘楚、相府人家,也是很随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