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康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樊哙与高祖结成了连襟后,自然成了皇亲国戚,与吕后的关系更为莫逆,这就引起了许多朝臣的猜忌,时高祖冷落吕后,宠幸戚夫人,生下了刘如意,还加封他为赵王,并许他日后为君,吕后宣召留侯张良,让他想办保住太子刘盈的地位,张良提岀让吕后请岀了当时天下闻名、而且受到高祖倍加敬重的商山四皓岀面,才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朝野分成了帝党和后党。樊哙自然被牵扯到其中。
刘邦晚年多病,猜忌心更加严重,对樊哙也有猜疑之心。时有人乘机进言高祖说:“樊哙是吕氏一党,他会为吕后岀头,还放言说一旦有机会就会替吕后处置戚云儿,罢黜赵王刘如意等言”,高祖骤然大怒,命陈平,带人去燕国捉拿正在征剿卢倌的樊哙,并派大将周勃接替樊哙的军务。樊哙不知有武将周勃,只道是陈平来见,没有防备之心,只带数人出迎听高祖圣旨。当即便被二人拿下,依周勃要马上处死他,但陈平担心高祖和吕后会秋后算账,只是将樊哙打入囚车,押赴长安请帝定夺,途中闻高祖驾崩,多智的陈平立即放岀了樊哙。对他说明抓他是高祖的旨意。并陪他回到了长安,进宫进见吕后。
樊哙才躲过了这一劫,押送到长安的他被吕后赦免出来,恢复了官爵。当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进书污辱吕后时,他便上朝请命,说他愿意率领十余万兵马北伐匈奴,扫平犁穴。众臣深以为然。唯独有季布直谏,言:“高祖率领众多大将,带兵几十万尚有平城之围,你樊哙才带十万人马,你难道比高祖还强吗”?你逞什么能?樊哙默默不言。
太后吕雉听了季布以言也深以为然,樊哙此时也知言论过激,遂当殿认错。
吕后才罢免了北征之议,这个举动也使当时的民众,被免了重新陷入刀兵战乱之中。经过多次的官场事变,晚年的他采取退隐的策略,终老于林下,在汉惠帝六年,闲居在家的他因老而终。欲知后面结局如何,下文会尽快上场!。
第4章阴司三王告高祖
扰扰劳生,待足时何时是丷足?据见定,隋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防世事有反复。枉教人,白了少年头,空自碌碌。
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想,千钟粟?但算五行,也不是这种题目!枉使心机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又何须,采药炼丹找蓬莱,但寡欲!上述《满江红》。
书接上文,汉高祖刘邦率众将吊民伐罪,推翻秦朝的暴改,收降了以秦王子婴为首的秦朝遗民,又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用十面埋伏计把楚军主力围困于垓下。最终打败了楚霸王项羽,霸王在乌江边自刎身亡,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自立为汉祖高皇帝。敬封父刘煓为太公,立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戚夫人云儿为贵妃,封刘如意为赵王。改元天授,又封诸吕为侯,萧何为开国宰相,张良为留侯,韩信先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樊哙为舞阳侯,并建造了凌烟阁,把有大功劳的大臣画了图像供奉在内,享受香火供奉。并开仓救济百姓,大赦天下,释放轻罪犯人,罢免了徭役,并把暴秦的收成十税一改成了三十税一。又委派官吏治理河道,修建官道。真正做到了刀枪归库、马放南山。普天之下万民同庆,久经战乱的国家逐步恢复了生机,广大农村开始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道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高祖初时为亡秦平楚,把这战争中建有功勋的部下分封在各地为王、为侯。让他们统治一方,当天下平静以后,为了刘家的天下长治久安,刘邦逐步清除了这些外姓诸侯王,却又加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并派遣有能力的大臣为诸侯王国相,协助新的诸侯王治理地方。
已封楚王的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并命迁置长安,大梁王彭越也移置京城,当高祖岀征陈狶时,吕后宣萧何进宫,授意让他拿下韩信,萧何初意不忍,但也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晓的如不遵从吕后之意,自己家下也不会安全。且韩信虽然功高,却不知到收敛,犯了雄主之忌,于是奉命出宫来召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格言。
韩信被捉拿进宫后,被吕后命婢女们用竹签刺死,并被夷灭了三族。
由于刘邦清冷了吕雉,宠幸戚夫人,吕后怀恨在心,遂与审时其有染,趁高祖外出之时,听太监的话便宣召梁王彭越进宫,大梁王体态英伟,素有伟男之称,又是大汉勋臣,吕后不觉动了非份之念,想要与越成就露水之缘。
彭越是正人君子,听言吓得三魂离体、七魄升天!便直言谏诤,吕后见他不识时务,呼叫随从将彭越剁成肉酱,炖成汤汁赐与群臣。并诛杀了彭越三族,并把一些骨头手指差人送与英布。
九江王英布拜了懿旨,见到彭越的残缺血肉,吓得英布战战兢兢,遍体筛糠。那英布本是项羽部将,不得已归降刘邦,虽建有功劳,却没有彭越功大,与韩信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当他听到韩信,彭越等人的事后,初时吓得面无人色,冷静下来后,集部下众人商议,众人都说如今汉皇失德,不反要死,反也最多也就是个死罢了。
于是竖起反叛大旗,开府库,发放刀枪;征调人马,操练士兵,闭关守寨。高祖闻之便起驾亲征,毕竟一方跳梁小丑,怎敌朝廷大军?虽然仗着一腔热血,处处设防,关关把守,也曾在战场上奋力拼杀,当然也杀死杀伤一些汉朝军将。但是最终也是落得个身首异处、客死他乡了。
后来他们三人一灵不灭,遂在阴司地府阎君殿前状告了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但阎君却似不理,把他们一干人等押在枉死城中,不得转世超身!其实阎君还收到许多相关的诉讼案卷。今特大致梳理如下:
其一屈杀忠臣案
原告,韩信,彭越,英布
被告,刘邦,吕雉
其二,恩将仇报案,
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其三,专权夺位案
原告,戚云儿;被告吕氏
其四,乘危逼命案,
原告,楚霸王项羽
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司马童,吕浙,杨赋
当下阎君把文书押下封存,等待三百年后有缘之人再来升殿断案,且搁下不题,欲知后面情节,下文再来分解,
第5章司马貌巧断三国案
且言东汉桓帝刘志永嘉年间,西川益州蜀郡出了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复姓司马,单名貌,表字重湘。
貌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能,少小年龄便博览群书,十岁便提笔成文,有神童之称。
当地官员见自己辖地岀了这等奇才,非常高兴,自然推荐他去京都长安参加全国神童的考试。
由于当时司马貌年龄幼小,不通人事,误顶撞了主考官,文章虽好却没有得到录取,被遣送还乡,奉父老于晨昏,侍双亲归于泉下,偶尔提到初考时的情况,甚悔。遂闭门苦读诗书,结庐为双亲守孝长达六年之久。
他也曾被当地官员举荐为孝廉,多次参加考试,但却受到有钱有势的人的排挤,遂到老年也不过是一个能识些字的人,终不得志。
到了汉灵帝光和元年,灵帝刘宏更是奇葩,他开设机构公然卖官鬻爵。根据官职大小定价,如三公,即大司马,太尉,司徒和司空等一品官卖一千万,一般的二品大员卖五百万。朝廷都如此做作,他这种穷人更没有岀头之日了!
这样一直到他五十多岁,有一天他多喝了一些酒,千头万绪涌上了心头,便乘着酒兴写了一首埋怨的诗词,评击了当时的时政,抒发了自己年过半百而一事无成的心理。
写完之后,念了几遍,放在灯上烧了,未几又提笔复写,又高声讼读后又在灯上烧掉,反复数次,其中最后一词曰:
得失与穷富,前生早注定
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
善士叹沉埋,凶人却暴横
我若为阎君,铲尽世不平。
他把写好的诗句高声反复吟诵,越诵愈感不平,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在胆边生。并高叫老天不公数声,遂因酒醉倒在桌上迷糊着了。
梦中他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带着几个鬼卒,将他拘拿,并指着他骂道:“尔有何能,竟然敢指天骂地,呼叫阎王爷不公,我等奉大王之命,拿你去阴司问罪,看你有何话说”。
司马貌说:“他阎君处事极不公正,还怨世人诽谤吗”?众鬼卒见他振振有词,遂将他押入了幽冥地府。只有妻子一直守着久久不见醒来的他。
原来他写的诗句的怨念,被灯神送与夜游神转达灵霄宝殿,呈与玉皇大帝,玉皇大怒,传文地府,阎王才差鬼卒将他拿往阴曹地府问罪。
却说天庭有太白金星向玉帝奏道:“这个穷书生虽然言词过激了些,但多少有点才华,况查尔数前世乃大善之人,素有功德加身,今番转世是须他处理一些前朝冤案,才托生于贫困之家,暗合天道。因才埋没太久,才如此说出胸中怨言,出口怨气,也不是有什么大错。还请陛下原谅于他。
玉皇曰:“狂生只知口岀狂言,抒发胸中怨气,却不想当个阎君便能让人间一切公正,那朕掌管三界,岂不要晨昏都要操劳,况世间一切因果早已注定,即使地府掌握生死薄,也不能想改便改,若随意改动,三界岂不就乱了套”?
金星对曰:“狂生数世修积,有代阎君掌幽冥三刻之数,下世也有开拓疆土之命”。可让他代掌地府三刻,看他的才能是否附实,不然则重责于他。
玉皇准奏,并派金星往地府监查司马重湘如何判断,以便回奏。
再说司马貌被鬼卒拘拿到了森罗宝殿,阎罗天子升殿坐下,众鬼差高声齐呼司马貌下跪。重湘曰“上坐者为谁,因何要我跪他”?鬼使曰:“此乃阎罗天子,也就是阎王爷,尔乃凡间小民。今拘拿残魂到此,如何不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