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宜修穿进了康熙朝24【1 / 2】

祍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康熙十一年,宫里各大巨头都选择后退一步,维持表面平和中度过。

每人都在自己的盘算,康熙是无法清算任何人,能和稀泥最好。

太皇太后是因为赛音察浑还小,她不能太激进,同时也怕自己活不到孩子长大。

此刻低调一些,也是不想伤了祖孙情谊。

如果将来真的她要先走,也不能让玄烨心里对琪琪格生刺。

皇后的考量就简单了,她虽不知道皇上查出了她的不干净,但她还是感到了皇上对她的变化。

为了能怀上下一胎,只能多多表现,不然她一个人要如何生?

可康熙十二年,注定是个多事之年。

刚进二月,皇次女就殇了,年仅三岁。

宫里只有公主的生母董庶妃最伤心,其他人都只是面上表现的好。

宜修看着像没事人的马佳氏,心中还感慨,因为自己,竟把荣宪公主给搞没了。

也不知道,马佳庶妃知道了真相,会不会难过?

她可知道,前世这位荣宪公主,可是很得康熙喜欢的。

虽然最后也嫁到了蒙古,可却生下了儿子,丈夫对她也不错。

没了就没了吧,跟她也没太大关系,善心这东西,她可没有。

三月前朝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平南王尚可喜年迈,上奏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镇守广东。

文武大臣们集议,认为如果让尚可信拥兵留镇广东,将会跋扈难制。

康熙心里也认可,遂想要下令撤全藩。

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尚可喜的请奏,心中实不能安。

二人私下里密谋了好久,在七月的时候,先后上奏请求撤兵,以此来试探朝廷。

六部为此形成了两派,有主张迁藩的,也有觉得三藩不可迁移的。

康熙再命议政大臣、王公贝勒、及至九卿会同商议,诸王以下,仍持两种声音。

最后还是因为藩镇久握重兵,已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于国家十分不利,遂下令三藩俱撤还三海关外。

还以吴三桂之子、耿精忠之弟都宿卫京师,充作质子,防吴、耿发动兵变。

可吴三桂和耿精忠当初奏请撤兵,是迫于形势,并非他们的本意。

吴三桂还希望朝廷能抚慰挽留,创名主贤臣之佳话。

撤三藩的圣旨传遍天下,吴三桂不止愕然,心中还十分失望。

在他看来,是皇家先不仁的,那就别怪他不义。

召来心腹密谋,暗地部署兵马,又与耿精忠加紧联络,准备叛变。

八月,朝廷派了顾命大臣赴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商讨移藩事宜。

九月,又命陕西总督、宁夏总兵接管云南军务。

吴三桂明面上敷衍拖延,暗地里加紧密谋,可却没有能站住脚的叛变借口。

毕竟是他自己上奏请求的撤兵,上面批复了,他又要不同意?

真要以此来起兵,只会背负万古的骂名。

但到底人多力量大,最后竟欲立明朝后裔以号令天下。

十一月,先杀了云南巡抚,又拘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

接着就发布檄文,自称“天下水陆大元帅”,要兴明讨虏,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