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34章 教学之斗【1 / 4】

一念烽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朗朗的读书声,自武当山脚下传来。

这是当地士绅,应朝廷某些大员的要求,专门选在最靠近张山风的地方。

他们将自家祠堂,改建为了鸿儒学院。

天天大声念书,自然是用来恶心张山风的!

你不是要建学校吗?

你不是要跟文人士子,分庭抗礼吗?

你的学校还没建成,咱们的武当鸿儒学院,已经开始教学了!

就是打脸!

……

张山风的学校建筑,工程浩大。

整体按照后世的学校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水泥打地基,以及区别这个时代的土砖,专门烧制红砖做外墙。

这样的好处是,坚实耐用,而且可以盖多层!

原定计划,要修建三到四层高,各州县按一千两到五千两银子不等的费用,买地建房。

建房面积都不算小,又是新工艺造房,工序繁重,自然费时费力。

这是一劳永逸,可以用几十年的,免得到时候又要花钱重建。

所以,速度上,虽然早几个月就动工了。

最后却没有祠堂,旧宅改建的各种儒家学院,开办的速度快。

……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开始之乎者也……

牟双怕张山风郁闷,特意起身,准备将窗户关上。

张山风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反而阻止了牟双:“天气热,别关窗!”

随后,他居然乐呵呵的跟着一起念叨:“有朋自远方来……”

牟双叹了口气:“当地的乡绅和大儒自费修建的学院,专门招收一些聪明的孩子。

他们有钱有势,又有大儒言传身教,所以……”

所以,很多农户将自家孩子送入鸿儒学院,就想有个出头之日!

这种情况,不仅仅在武当,在很多地方,同样发生。

只不过,武当鸿儒学院的投资规模,招生数量,补贴待遇,以及参与教学的大儒,是仅次于京城和曲阜的。

甚至,强过了应天府!

这就是为了,在张山风家门口,打他的脸!

张山风将一脸失落的牟双拥入怀中:“跟这帮文人士子一样,双儿也犯了一个错误!

聪明过头,却纠结了边角,大局掌控不够!”

牟双脸色一黑:“什么意思?”

张山风手脚不干净的揩着油,却很正经的说道:“一群傻不拉几的儒家老头,翻不起什么波浪!

朝廷只要那么些官,位置有限!

科举每三年才招三百来人,人人都想做官!

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官呢?

先说翰林院,一堆扎了好几年的进士,眼睛都望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