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火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蓝武和这位道衍大师接触过之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位大师的思想,应该是他穿越大明以来,见过的最接近现代人思维的一个。
这种思维方式连朱元璋都远远不如。
蓝武甚至有一种这位道衍大师也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错觉。
难得遇到这样志同道合,能谈得来的古人,蓝武便拉着他促膝长谈了大半夜。
正好他白天睡了一天,晚上是真睡不着觉。
两人从先秦谈论到前宋,从秦朝的耕战制度谈论到宋朝正式开始发扬光大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一个好东西,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出现,才让那些从汉朝一直传到唐朝的大门阀世家彻底消失殆尽。”
“但科举的出现却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大问题!”
“凉国公你发现了没有,经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主和派,只有极少数的异类才会主战,而且一般这样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
姚广孝看着蓝武,面色郑重的说出了自己心中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
蓝武闻言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科举的选官制度用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三纲五常,而且还是朱熹批注的版本。
朱熹是什么人?
是南宋大儒!
而他的学说当年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当年的南宋士大夫阶层普遍不思进取,没有北伐,统一全国的心气,而为了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理论依据,也为了压制下面普通百姓的反抗之心,于是朱熹的学说便应运而生了。
朱熹的学说本质上其实就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
讲究的就是顺应天道,不过多追求个人本身的欲望。
这一套学说其实和道家的黄老学说以及佛门的转世之说很是相似,就是禁锢人思想,让人不会对统治阶层生出反抗之心的一套理论。
这也是为何这一套理论在明初会被朱元璋选中成为科举考纲的原因。
因为那时候老朱迫切的需要一套理论来支撑他建立大明,让天下人都知道为何是他成了皇帝,大明又是为何会出现。
用朱熹的理论往里面套就是,大明是顺应天道而生的,而他朱元璋也是实实在在的真命天子。
这一套理论在明初的确帮助朱元璋稳定住了民心,让他快速的结束了乱世,安定了地方。
但这一套理论却是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一个就是让江南士绅能够通过科举这个渠道不断坐大,最终尾大不掉,葬送了整个大明。
另外一个就是姚广孝提出的,科举考出来的儒生,基本上都是主和派。
因为他们读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出来做官,做的是文官。
若是打仗即便打胜了,那最得利的却是武勋,武勋势大是一定会压制文官的生存空间的。
就像如今的洪武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