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火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炽的话让蓝武一脸懵逼。
他和杨士奇有仇?
他貌似连见都没见过杨士奇吧?
“还记得二月时,在街上和国公起了冲突的那一群士子吗?“
“当时杨士奇也在其中,亲眼看到那个士子倒在了国公您的马下。”
朱高炽看蓝武依然没什么印象,不由再次提醒一句。
蓝武恍然大悟。
不过他还是不记得那一群人中有谁让他印象深刻,他只感觉当时那一群士子看到他时都畏畏缩缩的。
而且杨士奇若真因为这件事记恨他,那和他有什么关系。
说实话,他对杨士奇本就没什么好印象。
这老家伙当朝二十多年,特别是明英宗继位的前十年,他几乎独揽了大权,直到正统九年在和王振的争权中去世。
而也正是他当朝的这二十多年时间,大明军力从所向披靡,一路暴跌到任谁都可以欺负的地步。
明英宗之所以要打土木堡之战,根本原因就是边军被瓦刺打的苦不堪言,甚至连大同镇都快要丢了。
那位瓦刺首领也先,更是隔三差五就带人越过长城劫掠边民,如入无人之境。
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放在二十年前朱棣还活着的时候简直是不敢想的事情。
那位永乐皇帝都已经快把蒙古人赶到西伯利亚去了。
但就是二十年的时间,蒙古人不但卷土重来,甚至还可以压着明军当儿子打。
这就是史书上一直夸赞的仁宣之治。
这就是所谓的三杨治世,国泰民安。
在蓝武看来,当时的大明并不太平,边疆的百姓也并不安稳。
真正安稳的只有江南。
因为没有了老朱和朱棣以皇权压制那些士绅,又有一位当朝首辅保驾护航,江南士绅们那二十年过的的确非常的舒心。
而现在年轻的杨士奇再次入朝为官,而且如同历史上一样,再次入了朱高炽的幕府。
历史似乎有了要重演的趋势。
但如今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凉国公府可并没有倒台,武勋们也并没有被老朱彻底清算舍弃。
他蓝武如今同样和朱高炽,甚至整个燕王府关系极好。
未来大明到底会如何走向,可不止只有杨廷和一个人说了算了,他同样有了搅动未来的能力。
心中闪过这些念头,最终蓝武还是看向了朱高炽,一脸认真的问道:“是这样吗?”
“那殿下今日叫我,是要做个中人,在中间给我俩说和说和?”
说实话,若朱高炽真是这个打算,那他恐怕就要对这位未来的洪熙皇帝失望了。
因为武勋和文官天然就是对立的,特别是从士绅之家走出来的文官。
两人天生立场不同,未来必定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
朱高炽闻言赶忙摆手笑道:“国公说笑了,我怎会如此不智,我只是想要给国公解释一下,杨士奇的确有大才,皇爷爷让我用他,只是为国取才,并非是针对国公。”
“若是以后国公从旁处听到了什么流言蜚语,切莫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