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还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会议室沉寂了几秒钟,所有人都在盯着夏景风看,或许是在思考这个年轻人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能不能解答他们的问题。
“夏景风同学,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一下,”一个有些沧桑的中年人站起身,“资料中给出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优化在可行上没有问题,我想知道它在理论上的速度能达到什么级别呢?”
虽然夏景风的手机被安全员留在了外面,但是经过脑量子波配对技术,他依旧可以远程操控手机,并接收手机传来的信息,甚至完全没有受到这个屏蔽场的影响。
很快,他就得到了对应的答案。
“在大气内,按照最大的起飞重量120吨来算,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大概能在80马赫左右,如果按照空飞重量来计算,最大的速度应该能达到120马赫。”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人都大为震撼,当前第六代战斗机理论上的速度上限也就是15马赫左右,光是这种速度的巨大差距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如何保证这个过程中的发动机状态稳定呢?”
“通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发现当震爆频率在趋于一个固定值后,燃料和空气可以进行充分得混合,并且进入一个稳定状态,目前一个比较合理的值大概是在2870赫兹左右。”
“当然,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爆炸频率可以上升,最多可以超过1万赫兹,但是这种瓶频率的震爆状态目前只能维持最多90分钟,否则会对材料造成不可逆的疲劳伤害。”
“这个维持状态还可以进一步加长吗?”
“可以,但是需要对材料进行强化,”夏景风换了一个话题,“这就需要我给到各位的另外一份材料了。”
“这份资料在我这儿,”一个老人举起一份纸质材料,“用电磁场从微观结构上将材料的原子和电子进行固定,这需要极强大的电流,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做到。”
“如果实现了常温超导,能量的损失大大降低,这就可以做到!”
…
一位位学术大拿不断提出问题,夏景风几乎能在一瞬间给出解答,并且他们发现,这些技术相互之间居然都有着联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闭环。
一旦其中一个技术实现突破,就能连带着另外一项技术更上一层楼,甚至他们还可以延伸开去解决更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一场提问足足持续了两个小时,终于没有任何人继续提问了。
“各位老师们都问完了吧?”顾珂从边上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各位能确认这些研究材料没有问题吧?”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但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那么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这些材料中的核心数据了对吧,”顾珂看向夏景风,“夏同学,我现在代表001所和您洽谈这些技术专利购买的事情。”
顾珂在言语之中已经对夏景风用上了“您”这样的尊称。
刚刚通过它的回答能看得出来,他几乎将这些技术的内容全部都牢牢记在了大脑里,就算这位内容不是出自他身上,但他也绝对是已经融会贯通了。
那么在学术造诣上,他必然是超过了在场每一个院士的专业领域,这就足够值得他一个尊称。
“一共18份材料,国家愿意出资300亿一份向你购买其中核心数据,并且希望获得专利授权,希望你可以答应。”
然而夏景风摇了摇头。
说实话这个结果并没有超出顾珂的预料。
300亿一份,那实在是太便宜了。
要知道,漂亮国研制第六代战斗机的时候,计划投入21亿美元,但迄今为止已久没有成功,在追加了几次投入后,恐怕最后的耗资将会超过100亿美元。
而夏州研制第六代战斗机,所消耗的经费大概也在80亿美元左右。
目前国家对于第七代战斗机还只是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如果真的要实现技术成熟,所耗费的财力绝对远远超过百亿美元。
现在出300亿夏洲币购买一份成熟的材料,那绝对是血赚不亏的,甚至还是占了大大的便宜。
当然,他们也可以按部就班慢慢研究,甚至可能依旧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第七代战机的国家,但估计那个时候,其他国家第六代战斗机技术也几乎趋于成熟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就领先了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