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21章 沉迷求道(1)【2 / 2】

没文化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一旁的道士也赶忙附和着劝说道:“陛下圣明!想这蓬莱仙岛从古至今一直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说当中,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寻得其所在之处。所以,如果陛下当真下定决心要踏上这段未知之旅,那么无论如何都务必保持警惕之心,切不可轻易相信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或者消息啊!”道士言辞恳切,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李世民轻轻地摆了摆手,他的目光坚毅而果断,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只见李世民缓缓开口说道:“朕深知此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但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即便最终以失败告终,朕亦无怨无悔。朕要让后世子孙铭记于心,唐太宗李世民曾为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毅然决然地踏上这条充满未知与艰险的旅途。”

站在一旁的武照听闻此言,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忧虑。她太了解陛下李世民的个性了,只要是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难以回头。此刻,望着李世民那坚定不移的眼神,武照明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劝其回心转意。

思来想去,武照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悄悄将此事告知太子。毕竟如今的太子,或许是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了。她只是想让陛下开心开心,要是真让他出去寻那啥子岛屿,那些大臣怕不是要撕了她。

夜幕悄然降临,宛如一张巨大的黑色帷幕笼罩着整个宫廷。宫内灯火辉煌,璀璨的光芒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庭院的石板路上,映照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武照如同一只轻盈的猫儿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回廊之间。她那娇小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若隐若现,脚步轻柔得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终于,经过一番寻觅,她发现了正在书房内沉思的太子李治。

武照放轻脚步,缓缓走到李治身旁,然后轻轻地伸出玉手,扯了扯李治的衣袖。李治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但当他看到眼前之人是武照时,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之色。

武照朝着李治微微颔首示意,接着便用纤细的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后,她领着李治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确定四周无人后,才压低声音向李治诉说着李世民执意要去寻找蓬莱仙岛之事。

“太子,您有所不知啊!”武照的声音犹如蚊蝇一般细小,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与担忧,“陛下最近对求仙问道一事越发痴迷,整日念叨着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臣妾实在忧心忡忡,生怕陛下会因为此事而荒废了国家大事,更甚者,或许还会遭遇不测之险呢!”

李治听了这番话,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双眉紧蹙,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安。沉默片刻之后,李治开口道:“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武照,依你之见,朝中可有哪位大臣敢于挺身而出,劝谏父皇放弃这个荒唐的念头?”

武照微微蹙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她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李治,轻声说道:“房玄龄大人一直以来都深受父皇的信任,而且其才智超群、智谋过人;而长孙无忌大人则以忠诚耿直着称,在朝中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依臣妾之见,或许唯有他们二人能够成功劝说陛下回心转意。”

李治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武照所言。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语气坚决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朕便即刻动身前去拜访二位大人。”说罢,李治便匆匆离去,径直朝着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所在之处赶去。

不多时,李治终于见到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顾不上寒暄,直接将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向二人讲述清楚。只见李治面露忧色,急切地说道:“两位大人啊,近些时日父皇竟沉迷于求仙问道之事,一心想要前往蓬莱仙岛寻觅那长生不老之术。本宫实在忧心忡忡,生怕父皇会因为此举而逐渐疏远朝政,更甚者还可能危及到他自己的安危。所以,朕恳请二位大人务必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阻止父皇这般荒唐的行径。”

房玄龄眉头紧锁,深思片刻后说道:“太子,此事的确严重。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否则一旦陛下启程,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建议我们三人联名上书,劝谏陛下。”

长孙无忌点头赞同,然后又补充道:“除了上书之外,我们还应该联合其他大臣,共同劝谏。陛下向来重视朝臣的意见,若众人齐心协力,或许能够打动陛下。”

李治面带微笑地说道:“两位大人所言极是,此乃关乎国家社稷之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便有劳二位大人费心组织众大臣,共商此事。本宫自当在父皇面前竭尽全力劝谏,以期能让父皇明悟其中利害关系。”

三人经过一番深入商讨后,达成共识,随即毫不犹豫地展开行动。他们马不停蹄地联络了诸多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们,众人齐心协力,共同撰写了一份言辞恳切、情真意切的奏章。这份奏章字斟句酌,句句饱含着大臣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皇帝的一片赤诚之心,只待朝会之时,郑重地向李世民呈递上去。

终于,期盼已久的朝会来临了。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威严,不怒自威。此时,一名内侍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只见房玄龄率先迈步而出,他身着华丽的官服,步伐稳健而有力。走到殿前时,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挺直身躯,面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李世民。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沉稳地开口说道:“陛下啊,微臣曾听闻古人云:‘治国如烹小鲜’,意为治理国家就如同烹制一道精致小菜一般,需要精心料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与大意。如今陛下您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道,沉迷于此,长此以往,必然会荒废国事。想我大唐江山来之不易,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得以建立,倘若因为陛下您一时的执念而导致国家陷入混乱,这绝非陛下所愿见到的景象啊!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说罢,房玄龄再次躬身行礼,退回原位。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世民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长孙无忌紧接着开口,他那低沉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能够穿透人心一般:“陛下啊!如今咱们这大唐帝国可是如日中天,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您瞧瞧,老百姓们个个都过着安定祥和、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咱这国家呢,也是日益繁荣昌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呀!值此关键时刻,陛下理应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上头去,切不可沉溺于那些虚无缥缈、毫无根据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哇!要知道,陛下您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可都与普天下的黎民百姓息息相关呐!况且上行下效,陛下这般大张旗鼓,恐怕会开一个不好的风气。”

李世民静静地聆听着这两位大臣苦口婆心的劝告,他那颗原本坚定的心不禁泛起了丝丝涟漪。只见他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深邃而凝重地凝视着眼前这两位忠心耿耿的臣子,眼神之中悄然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沉默片刻之后,李世民终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二位爱卿皆是朕的左膀右臂、心腹重臣,今日所言之辞实乃肺腑之言哪!朕细细思量一番,觉得确有道理。朕身为一国之君,确实万不可因为一己私欲就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罢了罢了,那蓬莱仙岛之行,就此取消吧!”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回答后,一直紧绷着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两人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他们那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因为从皇上的话语之中,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位英明君主已然恢复了往日的睿智与冷静。

房玄龄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啊!微臣等人为此深感欣慰。陛下之智慧犹如夜空中璀璨之星,照亮我大唐前行之路。愿陛下一如既往地勤政爱民,以您的雄才大略引领大唐走向更为繁荣昌盛的未来,让这大唐帝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长孙无忌亦随声附和道:“是啊,陛下!您向来心怀天下、仁慈宽厚,此乃万民之福。上苍定会庇佑吾皇龙体安康,诸事顺遂。陛下切莫过于忧虑,保重龙体方为重中之重。”说罢,他微微抬头,目光满含敬仰地望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