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31章 乐与命的交织【2 / 3】

漳州老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据说和他一起的人也曾生病,经历过生死考验。

“要是去试镜的话,得练习呕吐的演技。”

“呕吐?为什么?”

“难道要一整天都在呕吐吗?”

“嗯?”

我也有点好奇当时该如何演绎。

‘话说回来,好像有不少相关电影。’

我之前从未关注过,但也听说过有很多关于莫扎特以及我的电影。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过今天我们一起看这个吧。”

崔志勋拿起电影《阿玛德》的 dvd 笑着说。

----------

1795 年,维也纳,夏天即将来临。

“嗯。好吧。在出版这首曲子时,最好在你的名字前加上‘海顿的弟子贝多芬’。”

‘这个怪老头昨晚吃错什么了?’

这个连乐谱都不怎么看的人,在我的第一首钢琴三重奏曲出版前说出如此荒唐的话。

“我拒绝。”

我实在无法忍受,猛地摔门而出。

为了舒缓心情,我来到常去的店铺,喝着加了甜味剂的葡萄酒,醉意渐浓时,朋友克莱门蒂坐在了我面前。

“今天又喝酒了,路德维希?”

“别吵,拿个杯子来。”

我给他倒满酒,然后举起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口后,克莱门蒂开了口。

“我听说了上午的事。你拒绝了海顿老师的提议?”

“简直是疯话。”

“咯咯咯咯。你这张厉害的嘴。要是想拒绝,不能好好说吗?”

“好好说?我难道要借用别人的名字?海顿能平静地接受拒绝,是因为他是海顿。换做别人,我早就一拳打过去了。”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大师中的大师。

在成为他的弟子,与安东尼奥·萨列里、沃尔夫冈·莫扎特一起满足我的灵魂之后,我对他作为老师却只有失望。

他连乐谱都不好好审阅,更别提给我指导了,居然还让我在乐谱封面上写上“海顿的弟子贝多芬”。

简直是无稽之谈。

作为作曲家,我无比尊敬他,但作为老师,他糟糕透顶。

他总是无端挑剔,批评我的曲子,可听我演奏时却又常常赞叹。

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现在想来,海顿老师那固执的挑剔和矛盾的态度,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我。

-------

突然,我脑海中浮现出洪成的脸,随即将其驱散。

与之相反,安东尼奥·萨列里是位完美的老师。

不仅对我,对于当时维也纳的大多数音乐家以及贵族而言,他不仅展现出卓越的音乐才华。

甚至还为贫困的音乐家免去学费。

当时,他举办并不常见的慈善演奏会,帮助那些失去工作或者有才华却未被认可的音乐家们获得演奏机会。

他真的是拥有完美人格的。

真正的圣人。

然而,和崔志勋一起看电影《阿玛德》时,我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随着字幕滚动,影片对萨列里老师进行了负面解读,我对此极为不满,正想删除时,崔志勋转过头来。

“怎么样?”

“安东尼奥·萨列里老师不是那样的人。”

萨列里老师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主要创作意大利式歌剧和教会音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