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归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易忠海、刘海中与阎埠贵在这段时间里组织了一次全体院居民的 。
其中,刘海中和阎埠贵因为家中的成年男性较多,觉得压力特别大。
此次聚会除了常规事务外,刘海中还有一些个人考虑。
他不仅希望通过参与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最宠爱的儿子刘光齐即将结婚。
对于这个大喜事,婚礼的准备工作不可草率。
但由于家庭条件有限,目前只有一间小房子供居住,显然不适合举办婚礼庆祝活动。
因此,大家决定另外寻找一处住所来满足刘光齐的新婚需求。
另外,宴会的筹备也是一个难题,预计最多只能摆放两张桌子,但是这两场宴会一定要办得隆重、有氛围,还要符合“三十六条腿”
的传统要求,并添置脚踏缝纫机和自行车等礼物,以表达诚意和祝福。
刘海中同意参与这次活动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那就是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何宇柱家的实际经济状况,看看他们是否能帮助自己解决部分婚宴所需的物资问题。
刘海中本来对此计划并不知情,这完全是刘光齐的提议,而刘海中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很快,参加的人聚集了起来。
当时正值初夏,温暖而不闷热的天气使得大家更容易聚在一起。
“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大会,主要是为了支持贾家!”
刘海中照例率先发言,否则他又会错过发言机会,“具体的情况,请我们院子的大爷来详细介绍。”
易忠海接着说:“大家都知道贾家的情况,家里只有贾东旭一人有城市户口,但家庭成员总共有五个。”
“他的粮票很紧张,再加上市里工作的压力很大,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正常工作了。”
“我们院子一向讲究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去年还被评为街道的先进庭院。”
“现在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共同度过难关。”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谁能提供一些多余的粮食每月支援贾家。
作为榜样,我愿意每月捐出十斤玉米面!”
“感谢大爷!”
贾东旭赶紧表示感谢。
这十斤玉米面其实是易忠海之前借给他的,现在直接捐献也不用归还,贾东旭自然非常感激。
同时,易忠海还鼓励全院子居民都伸出援手帮助贾家。
听到这些,刘海中随即补充道:“我是二大爷,虽然我家人口多,都是年轻小伙子,但我也愿意每月捐出五斤,直到灾荒结束。”
阎埠贵心知肚明,这种情况他也无法躲避。
“我们家境也并不富裕,家人都做的是轻微体力活,分配本来就不多,身为家中长辈,我每个月都会捐出一斤玉米面。”
这样算来,三位大爷每月总计捐款达十六斤,而这只是第一月的数字。
这可都是粮食而非货币啊!时期的捐粮确实很不容易。
易忠海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刻说道:“我们院子已经是先进集体,既然是先进就应该有所表现,这是件荣耀的事情,各位还是量力而行。”
“哪怕是拿出半斤或几两都行,灾荒终会过去的。”
“将来谁家遇到了难处,院子里的人肯定也会帮忙。”
听到这些话,大家的情绪慢慢高涨起来,纷纷承诺会贡献半斤或者八两粮食。
现在大家都在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
何宇柱则默默地在旁听着,而雯丽和何雨雨并未出现,因他没有让她们现身,毕竟雯丽正怀有身孕。
无论是否捐赠,何宇柱都不愿意首先表态,因为在贾家遇到麻烦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当年贪图眼前利益时不曾提及这些责任,如今面临困难却要求别人帮忙弥补,这是不公平的。
贾东旭发生意外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饥饿影响,另一部分可能是过度劳累导致,特别是与秦淮茹频繁的夫妻生活消耗了大量的体力。
那次事件预计发生在1961年,就是今年,那时秦淮茹怀着第三胎孩子名叫槐花。
易忠海见何宇柱毫无反应,耐不住了便问:“何宇柱,你们家情况良好,为什么不伸一把援手呢?”
“每个人都会有需要的时候,在你们家困难时也需要大家的支持,难道不是吗?”
然而,这次连刘海中也没有附和,阎埠贵也没有为易忠海打气,只剩下他一人在那里鼓动着,却迟迟没有得到回答。
何宇柱平静回应:“原本打算节省一点粮食,但这事情确实有些棘手。”
“家里媳妇确诊怀上了,雨雨还要准备高考,而且还需要支持一下雯丽那边的需求,真是无能为力再多承担责任了。”
“……”
易忠海愣住了,没想到何宇柱家的妻子竟然真的怀孕了。
之前他对雯丽怀孕的情况有所怀疑,尽管阎埠贵多次解释是何宇柱希望推迟育儿时间,但他总是觉得何宇柱的妻子可能无法生育。
而今居然证实了她有了孩子,这让人难以置信。
许大冒同样是十分惊讶,原来何宇柱要当爸爸了?
他一直不怎么看好何宇柱,认为他是一个笨拙而地位低下的人,一个只知道煮饭的厨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