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守义手持那封刚由信鸽送达的书信,眉头紧锁,心中犹如掀起惊涛骇浪
信中所述之事,关乎生死,关乎大义,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华中大区殿主陈凝宇和长老李庆的字迹映入眼帘,他们声称华中大区虽表面固若金汤,实则内部暗流涌动,人心思变
风后篡汉自立为帝的行径早已引起诸多不满,如今他将大量兵力收缩于华中大区,妄图与皇帝刘睿一决高下,却不知这是自掘坟墓之举
陈凝宇和李庆看出风后大势已去,决定趁着手中尚有余力,率领所部发动哗变,投身于拥护皇帝的起义军阵营
他们还着重强调了起义军如今的优势,大汉天下十一殿,起义军已掌控其九,风后仅剩华中大区和西北大区这两块立足之地,而西北大区在风后自顾不暇之时,已呈一盘散沙之势,实际上风后的存亡全系于华中大区这一处
在他们看来,起义军代表着正统皇权,顺应天命,加入其中便是为了拨乱反正,恢复大汉的荣光
周守义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风后对自己的种种不公,那被调离的军队,被瓜分的权力,这些屈辱的过往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风后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将多年来追随他的臣子弃如敝履,这般行径让周守义对其彻底寒心
从个人情感和利益的角度出发,此时与风后决裂,转而投向起义军,似乎是对风后最有力的回击,也可能为自己寻得一条新的出路
然而,周守义的理智告诉他,此事远非那么简单
起义军虽打着拥护皇帝的旗号,且占据了看似绝对的优势,但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些优势是否能真正转化为胜势,尚未可知
起义军内部是否团结一心?他们的军事策略是否明智?这些问题都如谜团一般萦绕在他心头
倘若起义军只是乌合之众,凭借一时的声势壮大,而缺乏坚实的根基和长远的规划,那么加入他们无疑是将自己和敦煌郡的百姓置于危险的境地
就像秦朝一样,难道秦朝真正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赵高和?
哪怕秦始皇再活二十年,哪怕扶苏继位也是一样如此,个人英雄主义是救不了秦朝的
秦朝灭亡的究极原因是因为他的基层已经全烂了,以至于整个秦王朝的统治也是有名无实
秦朝的基层官吏存在着大量的缺编情况,一个县的基层100多个编制,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人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当官考编的不得一抓一大把?怎么会呢?
其实,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历代先君对六国都是步步蚕食,主打的就是稳健
结果到了嬴政时期,嬴政同学改蚕食为鲸吞,一口气把六国灭了,地图扩大了一倍,看着是很雄伟
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太大了,一口气吃成了个大胖子必定会消化不良
九年时间,版图扩大了太多,请问你在新地盘上的控制该如何建立,要知道战国时期纸张还没发明呢,民众的识字率普遍不高
找个识文断字,当官坐吏非常不容易,而且当初还没有像样的官吏选拔制度,别说科举制了,就连察举制都没有
全凭借军功爵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官吏队伍,所以就造成了秦朝新收的地盘没有足够的官员去补充
按照秦简里的说法就是秦始皇把曾经犯过错的,戴罪的官吏重新启用,派去六国担任基层官员
即使是这样做了人数还是不够,秦始皇一发狠,把那些休病假的,退休的官员全部拉起来,让他们去六国管事
到了最后,秦始皇更是突发奇想,把官吏考核中那些考核不及格的官员也扔到了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